对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2-04-29 20:03:07潘栋
考试周刊 2012年79期
关键词:分组实验教学物理

潘栋

摘要: 实施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在认识上不断提高,更要在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变革。如何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当前新课程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作者就如何实施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实验知识转向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种考试命题的改变使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验教学。但是物理老师还是感觉到实验过后一段时间,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过程、现象的叙述效果非常差,总是丢三落四,对实验的迁移能力更加薄弱,作业和考试中实验题的正确率和得分率都不高。陷入了学生害怕考实验、教师担心考实验的尴尬境地,老师便责怪学生笨、记忆力差,喜欢实验但对实验又不重视。如何实施物理实验的有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师探索的课题。

二、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界定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实验教学的功能就是培养实验能力、发展科学素养、促进知识深化。物理实验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形成科学、准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判断实验教学是否有效,主要通过实验教学后,学生在上述诸多方面是否获得发展来衡量。在实验教学上,学生不应只是学会做几个实验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应当注重物理思维方式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物理实验有效教学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关注实验,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将每个实验教学的功能都发挥到最大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实验能力。

三、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不但要重视实验教学,更要始终树立“有效实验”的理念。如果只是思想上重视了实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际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顾及完成实验教学计划的多少,为了实验而实验,完成任务式地进行实验教学,那么这样的实验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只会是浪费时间、人力、物力。物理教师应时刻树立有效实验的教学理念,并将此理念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笔者通过长期的实验教学探索,得到了如下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1.合理安排学生的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理老师可能从来没有对分组实验的分组进行策划,而是根据学生在班级中的座位排定,没有根据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差别分为A、B、C三种递减级差进行组合或调整搭配,安排在教室能长时间关注并能得到辅导或点拨的位置。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差异没有得到控制,长期产生的后果就是使陈述性知识弱的学生采用他们认为合理却是错误的认知策略来解决问题。他们试图通过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或遗漏一些步骤来简化任务,从而得到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减少记忆负担,形成实验效果差、迁移能力差[1]。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分组实验,应在实验前分析学情,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分组实验、重点辅导控制差异,从而以保障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2.重视学生的实验策略教学

重视策略教学,让学生对策略进行“反思”和“领悟”。忽略策略使用的教学,学生往往不能判断哪种策略是有效的。在策略教学的同时,还可向学生提供关于策略价值方面的信息,强化学生将策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

3.洞察调节学生的注意资源

物理实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学生可以接受的能量是有限的。教师应设计有效的物理实验情境和分段目标让学生在认知活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注意选择、记忆的广度和容量等得到调节。

4.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实验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实验结果,而缺乏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监控。应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展示分析思路,纠正思维的偏差。教师也不能总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因为教师给学生的往往是专家的分析思路、思维过程,而对中间出现的不适当思路调节,新思路的寻求与评价,以及最终思路的定向过程隐藏起来,不利于学生思维过程的指导和训练。

5.开发学生实验中的异常情况

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指的是在实验者的预见范围之外出现的实验现象。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必须正确对待,认真进行分析,绝不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更不能对学生敷衍了事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

动机是驱动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一股推动力量。激起思维冲突以后,应当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7.创造学生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操作欲望,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维主编.认知心理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关鸿羽,白铭欣主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3.

[3][美]阿妮塔.伍德沃克著.陈红兵,张春莉译.教育心理学(第八版).

猜你喜欢
分组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处处留心皆物理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