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岗琳
傍着乡间清新的空气和苍翠的景致,廉江市长山镇勿曲村村民老林走入家中的鸡舍,朝地面撒饲料。呼哨一吹,顷刻之间,数十只鸡从四面八方奔向老林,争吃着洒落在地面的食物……
这有趣的一幕发生在深圳国资委对点帮扶的廉江勿曲村长山生态养殖基地。长山镇是革命老区,地理位置偏僻,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自帮扶项目落地,这里就成了绿色天然走地鸡“长山一号”的专门养殖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像老林一样通过养鸡脱贫致富的村民,在当地已比比皆是。勿曲村的快速脱贫,让长山、石角两镇另外七条村的贫困户也干起了“养鸡事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外出务工不如回家养鸡
昔日“打工妹”,今朝“鸡司令”。这是长山镇勿曲村女青年林国梅的真实生活写照。
勿曲村,是廉江长山镇比较典型的贫困村,外出打工一直是当地人脱贫的首要选择。然而,自从当地的扶贫项目搞来了之后,这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外务工的青年人逐渐回乡了,干起了他们拿手的养鸡事业。
二十出头的林国梅就是昔日外出打工族中的一员,如今她已是廉江勿曲村养殖基地上一名优秀的“鸡司令”。
2006年,正值青春年华的林国梅离开家乡廉江,到了深圳开始了她的务工生涯。找份工不容易,几经辗转,龙岗区一家塑料包装厂招录了她,她成了工厂生产车间的一线工人。来自农村的林国梅勤学肯干,工作踏实,很快她就从普通工人做到了车间小队长,但每月的收入还是在1500元左右徘徊。
2009年底,林国梅从乡亲们的闲话家常中得知家乡勿曲村要建走地鸡养殖基地,于是她拒绝了工厂加薪的挽留,回到了廉江。村里的养殖基地要招年轻力壮的贫困户群众去当饲养员,林国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肯吃苦、勤干活的林国梅很快就掌握了相关的饲养技术。现在的她,已经是负责两个鸡舍1.5万只鸡苗饲养工作的优秀“鸡司令”。
日前,林国梅所负责的鸡舍第三批幼鸡已出栏,出栏率高达99%。由于业绩突出,她的绩效工资一路水涨船高,每月收入逾2000元,在饲养员中一直名列前茅,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
“外出务工还不如回家养鸡,这样不仅自己可以脱贫,还可以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现在,我不仅努力让自家摆脱了贫困,今后会有能力帮助别人摆脱贫困,让家乡变得更好。”在记者面前,青春靓丽、对生活充满憧憬的林国梅激动地说。
如今的勿曲村,像林国梅一样选择回家务工的贫困户的年青人越来越多。随着一个个扶贫项目的落地开花,养鸡这一养殖业已成为了帮助当地村民脱贫的“法宝”。贫困户的劳动力不再用背井离乡,在家里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
养鸡基地助力村民脱掉“穷帽子”
在走地鸡养殖基地现场,记者看到,这个注册才一年多的养殖基地,10栋大鸡舍都是满负荷育苗。在栏的37万多只走地鸡,已销售出20多万只,给当地贫困户带来了1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
“相比起其他企业,养鸡的门槛比较低,职业适用人群多,更利于在村中推广。同时,我们了解到,帮扶点多以小丘陵为主,空气、环境都适合发展养殖,因此我们在此成立了生态养殖基地。”深圳市派廉江“双到”工作组组长张小涛说。2009年底,经过深入调查,深圳国资委决定在长山镇勿曲村兴建长山生态养殖基地,推动八条村上万名贫困户群众参与养殖深山“走地鸡”。目前,长山、石角两镇八条村超过七成的贫困户已干起了养鸡事业。
免费派放鸡苗,提供饲养技术,出资搭建鸡舍,统一回收鸡只,统一销售到深圳市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帮扶方式,这是在廉江本土注册的长山生态养殖基地的运营模式。按照规定,农户养一只鸡至少会得到5元的收入。正常情况下,当地农户每人每年能养3000至4000只鸡苗,也就是说,养殖户每年可由此获利1.5万到2.5万的收入,这对于之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的村民而言,是一条很好的致富路。
“我们所帮扶的八个村已提前一年实现省里规定的80%以上脱贫的目标,其中勿曲村已全部脱贫。”张小涛介绍说,“今年贫困户养殖了走地鸡50万只。随着规模的扩大,很快将具备年产100万只的条件,到时全部贫困户可以稳定脱贫。”
竞争机制促脱贫有奖有惩脱贫快
在扶贫中引入奖惩竞争制度,是当地扶贫的一大特色。
从相关文件中记者了解到,帮扶的技术人员、贫困养殖户的绩效工资、收入和鸡的成活率直接挂钩。高出规定标准的,帮扶单位将实行奖励。如若出现回收数少于存栏数,养殖户、所属村委及帮扶企业也要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不养懒人、‘劳动最美是我们的口号。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竞争性扶贫,让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来致富,杜绝‘等、‘靠、‘要,这样才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深圳国资委负责帮扶的工作队员解释说。
项目发展形势良好,扶贫工作卓有成效,但眼前的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如何让“扶贫项目”走向企业化的正常经营,让村民更稳定脱贫、奔向富裕,是深圳国资委在认真考虑的事情。
张小涛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分三步走。首先,不惜成本,帮助8000名帮扶的贫困户稳定脱贫;其次,要将企业的效益辐射到周边,带动产业发展,壮大项目,让四五个镇的50万群众受益;最后,要进一步打通本土周边市场,扩大规模,让项目转变成以本地市场为主,深圳市场为辅的企业,大力发展种养项目,壮大企业经济,发挥公益反哺革命老区。”
为了让切实让贫困户脱贫,深圳国资委专门找来近20名有多年养殖经营、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到生态基地,在保证产品安全同时,通过“以养带培”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传授技术知识、管理方式,培养本地人才,为当地未来脱贫致富打好基础。
此外,打造好生态养殖基地,也是帮助当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目前,基地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完备。据了解,正在规划的第三期工程,已拟定增加孵化、屠宰等深加工、配套设施。
“扶贫是一项事业,从投入资金开始,我们就没想过从企业带钱回去。现在,没有什么比贫困户脱贫致富让我们更值得期待。”张小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