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银妹
摘要:十年来,教育界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推动了国家及各地区班主任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造就了一大批班主任名家和班主任研究专家,撰写和出版了大量的班主任研究著作及班主任校本教材等,但与此同时,研究缺乏理论性,班主任专业化内涵及外延尚无科学权威的定论,高师院校相关课程开设滞后,思辨的论述有待加强等问题也需要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8-0048-04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承担着“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使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对班主任的重视,体现了国家“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都处在一种“业余”“兼职”的状态,既缺乏专业尊严,任命随意,又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压力大、报酬低。为改变这种不利状态,一大批班主任及班主任研究专家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理念,并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班主任专业化已经有规可循,有发展的路径,并且深入人心。
一、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探索回顾
(一)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探历程
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讨论从发起至今,已整整经历了十年,从网上、杂志上搜索,相关研究论文逾万篇。
2002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在大会上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理念。
2003年11月,全国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广西柳州举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了会议主题,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2004年8月,《人民教育》15-16期以合刊形式,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较为明确地阐述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要点,总结了柳州市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经验。
2005年4月,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他认为,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为“主业”的必由之路,就是班主任专业化。
2005年7月,全国第一个以班主任研究为主题的“班主任研究资料中心”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收集了目前能见到的各类研究班主任工作书籍及大量的图片资料。
2008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论纲》,本书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黄正平研究员著,该书较为系统、辩证地论证了班主任专业化的丰富内涵,并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内容、观点和意见。
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将“班主任专业化”作为“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在“十二五”期间将自动顺延。这是全国首个“班主任专业化”专项研究课题,由《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任小艾担任课题组长,魏书生、李镇西等是课题组成员,全国近两百所知名中小学和七个区域性实验单位参与课题研究。
2010年4月,《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的《班主任专业化指南》出版,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全面剖析,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班主任专业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同時也促进了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的科学开展;而班主任工作也逐渐从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分化出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门学科,并逐步成为师范生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二)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改革实践回顾
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以不同形式实践着、推动着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其中,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以广西柳州市的实践为发端。
2003年3月,全国第一所“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在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诞生。
2004年,广西柳州以部分小学为“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研究基地,进行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和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合作开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研修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
2006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2007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举办首届全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以“专业能力”为题,突出“专业”理念,推动各中小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培养。
2008年,北京市建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工作室项目的方式,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经验,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些行之有效、推动有力的方式和措施,在全国各地各学校创造、发展和完善,这些实践对国内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深化与实践路径的进一步探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班主任专业化研究与实践取得的喜人成绩
(一)极大地丰富了“班主任专业化”理念的内涵
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是第一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理论界定的研究者,他提出的“班主任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的论断,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班主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提法,得到了任小艾等班主任研究专家的认可。班教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等理论,也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普遍认同。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黄正平研究员认为:班主任专业化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在职业道德上,以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新性”发展。[1]
作为一个新的命题,“班主任专业化”内涵丰富,包括专业认知、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范畴、专业特性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已被一步步地挖掘、探寻出来。
(二)全面论证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改革势在必行。班华教授早在2003年就提出,因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使“班主任专业化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2],从理论上揭开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序幕。冯建军则论述了班主任专业化的诉求,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顺应教育职业专业化的趋势,是教育本身的要求,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需要。[3]2006年,黄正平研究员指出:“班主任制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成功模式,班主任在中小学的特殊作用是难以替代的,班主任工作应当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班主任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4]。2008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下发后,黄正平研究员补充道:“繁重性、复杂性、艰难性、长期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必须成为主业,要求班主任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地付出。班主任从‘副业到‘主业,是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5]。
类似的论述不胜枚举,尽管专家们的表述各异,但是殊途同归,论证着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三)理性分析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制约因素
分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许多文章的着眼点,综合部分文章的论述,主要归纳了下述制约因素:
1.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方面
班华教授认为“专业化,是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6],实现班主任专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班主任专业水平还偏低,还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职业重理论轻实践技能的职前职后的培训模式。先天不足体现在职前教育的专业化程度低;后天失调表现在职后的专业化培训不够。班主任自身的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都急需增强和深化。
2.制度方面
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制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班主任专业化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的制度建设主要有:班主任职责制度、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班主任职称评聘制度、班主任培养培训制度、班主任薪酬制度及班主任考核奖惩制度。上述制度如不得到完善,将无法从根本上走“专业”的正途。
(四)积极探索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实现路径
如何使班主任走向专业化,是众多学者论述的落脚点。归纳起来,主要的观点有:
1.明确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和内在标准
班华教授提出,“精神关怀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7]。可以说,班主任的根本角色是教育者,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促进者。班主任专业化的实现,要根据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来确定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在标准,包括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人格等方面。
2.形成了专业发展的培养培训工作机制
班主任专业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
第一,在职前的教师教育中开设有关班主任与班队工作的课程。调整当前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结构,增设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课程,奠定班主任专业化的知识基础。第二,要开展职后的校本培训。黄正平教授指出职后培训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8]第三,引导班主任进行实践反思。必须重视实践反思在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3.制定和完善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
班主任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等特点。班主任研究学者认为,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班主任的职责制度、培训制度、资格制度、职级制度和薪酬制度等,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五)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法规与指导文件不断完善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把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关怀班主任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举措。200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科任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2009年8月,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主业和专业性地位。
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实施办法。例如广东省,2005年启动了“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2006年下发《关于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实施的意见》(粤教思〔2006〕10号)等文件,目标明确而措施具体地开展班主任能力建设。
(六)大批班主任名家和班主任研究专家迅速成长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浪潮,使一大批班主任开始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而一批优秀班主任或通过自主成长,或通过行政部门及专家的培养,成为班主任专业的带头人,如魏书生、任小艾、王立华、张万祥、田丽霞、郑丹娜、何汝玉、陈宇等。
而一批身处高校或研究院的专家教授们,也将目光聚焦于“班主任专业化”,进行孜孜不倦的实践与思考。
三、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存在的问题思考
十年来,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2010年,班华在给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开题仪式的贺信中,指出了当前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问题,那就是研究缺乏理论性。他认为,当前虽出版了很多不同形式的相关著述,但其中不少是经验性描述,少了一些理論提升,只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班级教育理论。班主任专业化研究既需要演绎,更应重归纳,把班主任教育劳动作为主要理论源泉。[9]
其中,班主任专业化内涵及外延尚未有科学权威的定论,有待加强研究。例如观点的阐述,理论构建的逻辑结构、理论构建的系统性、全面性等,尚不成熟,致使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得到本领域的权威的公认。
(二)中小学班主任实践研究扎实,高师院校相关课程实施行动滞后
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部分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特别是广大班主任进行了扎实的实践。以广东省为例,在省教育厅思政处与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推动下,班主任能力建设在近几年有了质的变化。如组建了班主任讲师团,启动了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开展了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编写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教材等等。特别是德育科研的引领,一大批学校、班主任投身到班主任专业化校本研究中来,向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智慧型班主任迈出了一大步。根据笔者的统计,在2009年立项的518个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中,就有近40个课题是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可见,中小学校及班主任们的关注及热情。
而高师院校的行动却明显滞后,迟迟没有开设或重视班主任工作相关的课程;没有建设起“班主任工作”学科;没有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没有投入适当的研究经费;没有设立班主任工作研究硕士点等等。高校教育教学专业的研究学者,在科研投入的指挥棒下,大多不愿涉足中小学,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研究领域。
基础教育层面一头热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诸多班主任及班主任研究专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进行了呼吁。希望不久的将来,高师院校能为全国400多万班主任提供成长的土壤和阶梯。
(三)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规律性探讨、思辨的论述有待加强
一线班主任有想法有热情,但理论修为欠缺,缺少思辨的思想,大量论述都围绕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实然状态”的无奈和对“应然愿景”的追求。部分研究专家尽管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但缺乏严谨和系统的论述,因此难成一家或名家之言,说服力不足。其中一个表现就是部分概念、提法模糊,逻辑内涵不明确,让人费解。例如,与“专业化”相关的概念便出现了如专业素养、专业素质、专业内涵、专业信念、专业精神、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诸多提法。大部分研究者还处于随手拈来、概念模糊的阶段,严谨性有待加强。
班主任专业化培养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新课题,目前在国外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迈出实验性的步伐需要巨大的勇气。当前,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知不足而后勇,我们有信心看到班主任专业化不再是一个众人叩问的话题,而只是一个理论研究层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宁.班主任专业化:从自觉走向有序[J].人民教育,2006,(11).
[2][3][7][9]班华.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3,(15-16).
[4]冯建军.班主任专业化初论[J].教师之友.2005,(8).
[5][8]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解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J].人民教育,2006,(19).
[6]黃正平.班主任专业化论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73.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303)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