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爱红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是教师“串讲”: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领读,一字一句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那时我所担心的,是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对学生,我那时所关心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有时候考完,自己也纳闷: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已经讲过,还反复强调:这是星级题,一定得注意,结果还是错得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更多的是责怪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后来,在“活动单导学”模式背景下,我给学生建立了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做文言文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用这种方法执教文言文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
第一步,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千年古训,至今仍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文言文,读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不认识的字词,在各自的小黑板上呈现重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接着每一小组选出一名朗读冠军擂赛,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参加,竞相出谋划策,如何读出水平、读出气势。如在执教《黔之驴》、《捕蛇者说》时,有的小组竟然采用分角色朗读文言文,声情并茂,博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在此基础上,学生全体起立,师生大声齐读课文。
第二步,说。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翻译文言文,口述文章的中心和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冲破不能言传的禁锢。具体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翻译一句,发现异样翻译,小组成员及时指出,如果小组内不能解决,及时提问老师,老师负责巡回指导汇总。接着每组分别推荐代表就文章内容和疑难问题发言,不足的由本组成员补充。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既锻炼口才,又训练思维。大家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一问多答,文章的主旨、结构和写法,一点一点地全“拼”出来。老师该讲的,学生都涉及;老师没讲的,有些地方学生也涉及。比如在授课《爱莲说》一文时,以前作为难点分析的,是作者以莲自比,追求高尚情操,讽刺污浊世风。而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不仅赞扬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结合社会实际,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的丑行,说他们连古代的周敦颐还不如,真该要他们好好读读这篇文章。这不禁使我有些自惭,以前太低估学生,教学时满堂灌才放心,现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确受益匪浅。
第三步,点。有了活动单,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有的放矢,但文言文毕竟不同于现代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很浅显、片面,还未能举一反三,所以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及文章的精华,给学生作适当的点拨。
点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点拨字音。特别是那些通假字、生僻字,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师要予以点拨。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中的“腊”应读xī,不读là,通过点拨,学生不易混淆。二是点拨字词义。文言文的词义教学,不必一一讲解落实,因为学生在小组已基本解决。只要把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多义实词和虚词告诉学生,然后让小组合作整理就可以。都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教师想到的他们整理了,没想到的他们也整理了,而且整理得很全面。三是点拨句子。对学生在翻译中难以理解的省略句和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要重点点拨。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的省略句,翻译时必须把省略的成分翻译出来,而且此句中的鼓是击鼓的意思,也要重点点拨。四是点拨课文内容。至于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一开始,学生确实想不到。成为教材的文章,都是典范文章,哪里敢怀疑?如执教《爱莲说》一文,静场片刻以后,我启发大家: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近一千年,难道到了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发生变化,还完全同作者的观点一样?这几句话激起了同学们的不满,于是立刻有人反驳:周敦颐反对追求富贵,我认为不对,追求富贵有什么不好,难道应该追求贫困?在文章的结构上,有的同学提出:作者三次写到三种花,前两次的顺序都是“菊—牡丹—莲”,而到了第三次却变成了“菊—莲—牡丹”。因此,应该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调到文章最后。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第四步,练。活动单上练习的设计必须殚精竭虑,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让学生提升能力。文言文的练习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课前预习,要想成为课堂小明星,课前必须充分预习;另一部分是课堂反馈检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将文章的重点、精华部分精心设计成一些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小组交换批阅,登记算出各小组的平均分。此外还必须重点训练学生的背诵、识记能力,小组内互背互默,老师定期抽背抽默。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背景下教文言文,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充分的调动: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以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当然在“活动单导学”模式背景下教文言文,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活动单”不同于教案,教案的执行者是教师,而“活动单”的执行者是学生,因此,它更接近于“学案”。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虑活动的可行度、设计活动的内容、研究活动的梯度,还要查阅资料,对文章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链接,这些对教师而言都是有力的挑战。
面对新课程,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任,教师要想法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学习的平台,预先帮助他们建立更适合的学习小组,唤醒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主人翁意识,自主管理文言文课堂,采用“读—说—点—练”的课堂授课思路,自主学习文言文,一定能事半功倍,无疑会大大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