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勇
一、案例描述
这是我2009年高三一模后的一次试卷讲评课,内容是文学类作品阅读,选取的是刘长春的《江南无雪》,学生的得分一如既往的“低迷”,相较于23分的数值,11.5分的均分着实不让人满意,最后一道探究题平均得分为1.3分。距离高考还有100天不到,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文学类作品解读能力成了我着重思考的问题,以下为试卷讲评课的片段。
师:同学们,看这道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还记得这道题吗?
生1:这是去年江苏卷小说阅读的最后一道探究题。
师:不错,那到底什么是探究题?如何探究呢?
生2:就是最难的题目。(生哄笑)
师:他是从解答的角度来说的,其实有那么点意思,所谓探究题,说白了就是对文本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等。难就难在它既需要立足文本,又要进行综合和合理的个性解读。那么我们今天所遇到的这道探究题和《侯银匠》的探究题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3:都是针对题目的。
师: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转化一下:为什么用“江南无雪”这个题目或者说“江南无雪”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生:可以。
师:那你们结合我们以前文章的学习回想一下通常标题有哪些作用?
生4(插嘴):玩噱头。
师:我们说标题的作用时有“玩噱头”这样的说法吗?
生4:故意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师:嗯,标题作用的确有设置悬念一说(适时纠正学生答题的随意性,引导学生注意表述规范)。
生5:线索。
师:能举例吗?
生5: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橘灯》。
师:很好,那还有什么作用?
生6:标题还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表明作者的情感。
师:不错,在做标题类探究题时,我们需要关注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简明、生动与形象等;文体不同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小说重在主题、人物、情节;散文重在主题、选材内容、情感。
师:这是一篇散文,那么就请大家从主题、选材内容、情感倾向三个角度思考,作者用“江南无雪”做题目目的何在?
(生交流讨论)
生7:我觉得这篇主题是对江南环境破坏的担忧,冬天没有雪,四季不分明。
师:有点啰唆,你想表达的是不是对江南日益恶化的环境的担忧。
生7:嗯。
师:那你有什么依据说明这就是本文的主题?
生8:因为他第一段说: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第五段说: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可以说明记忆中江南有雪的日子是令他兴奋的,喜爱的。
师:哪些句子可以表明那段记忆的美好?
生9:作者用了好多修辞手法,比如说:“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比喻中透出喜欢,还有“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都表明我喜欢有雪的江南,江南有雪的日子。
师: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写记忆中有雪的江南的美好?
生10:现在没雪了,不美了,对比呀。
师:对比吗?对比是既要强调有雪,又要强调无雪,两个方面同等着力。这儿是要强调两面吗?
生11:写过去江南有雪的美妙是为了衬托现在无雪的落寞。
师:对,这是一种反衬,那作者又为什么连用两个问句: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
生12:表现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一种担忧。
师:总结一下用“江南无雪”做题目,主题上是用过去江南有雪的美妙衬托现在无雪的落寞,表现对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投影对主题的作用)
生13:我觉得还有向往。
师:向往什么?环境恶劣?
生13:最后一段说“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作者想象有雪的日子,可以像古人一样惬意。
师:是不是说作者用当下的无雪和想象中有雪的诗意比对,表达一种惬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情趣。这更多指向的是标题的情感倾向:江南无雪,多么希望江南有雪,享受古人围炉夜谈,啜茗畅饮的生活。(投影揭示情感的作用)
师:作者除了写飘雪的记忆和现在无雪,希望过古人般雪夜围炉畅饮的生活外,还写了什么内容?
生14:还有作者的儿子对雪的困惑和憧憬。
师:小孩子爱雪是天性,憧憬可以用,为什么还有困惑?
生14:因为江南无雪或者说有雪的日子越来越少,在孩子心中缺少真实的印记,所以有困惑。
师:作者还引用了一首诗,写的是什么?
生15:希望孩子可以认识到更真切的雪和自然。
师:这样说来,作者写江南无雪不仅是针对自己还针对现在孩童,以自己飘雪的记忆和当下孩童无雪的印记比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投影对选材内容的作用),现在看来只要我们掌握方法,探究题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探究题成为当下高考试卷中的“宠儿”,究其根源是因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探究既是语文能力,又是语文学习方法。但从学生角度来说,探究题又是当下最尴尬的试题,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实乃因为探究无门,“弃之可惜”全因分值比重“伤不起”。造成探究题这种尴尬局面的具体原因我以为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解读文本无条理
很多时候,在评讲文学类作品时,我们是为了讲解而讲解,是为了答案的“合理性”在苦思冥想,并大吐苦水:现在孩子是怎么了,一点都不动脑筋。真的是学生不动脑筋吗?当我们拿着答案“恢恢乎游刃有余”时,所到之处自然是“柳暗花明”;于学生而言,一来觉得了无生机,因为多次“绞尽脑汁”却与答案“擦身而过”,自信心倍受打击;二来很多时候所选材料与他们生活经历相去甚远,费这么大劲值得吗?想想分数就那样,还是罢了;所以他们所到之处皆是“山穷水尽”,悲哉。特别是探究题,很多老师其实是拿着答案“自圆其说”,而不是按着文本脉络,理清文脉,授之以渔,最终就是一遍遍地练,一遍遍地做无用功。所以实际教学中要摆脱为答案而解读的观念,应贴着文本和学生巧妙设置问题。
(二)学生解读文本少意识
这里的意识主要是指找到题干信息区间的意识。很多时候,教师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先通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知道文本要表达什么意思;再认真研读题干,知道命题的意图,问的是“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看看这些问题是针对哪些区间的;但实际操作时又有多少是这样的?枯燥乏味加之时间不允许,所以这些统统是“冥想”,可以省去,抓紧时间“直奔主题”,卷子做了一张又一张,分数依然不见涨,缘何?时间省下来了,学生的解题好习惯也一并省去了。表现在:其一,学生不重视对文本的阅读。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而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材料一般又比较长,有些学生便情绪急躁,不能专心致志地仔细阅读文本,而是观其大略。只抓住只言片语,或依据文后题目凭主观臆断,盲目答题;其二,学生答题时不懂得回归文本。不少学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的题目时只注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不善于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所以尽管答案很多但却不能得分或不能得高分。鉴于此,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注意答题区间。
(三)学生作答不规范
随意答题、随性作答是现在学生做文学类阅读的大毛病之一,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术语缺少识记,甚至是分类不清,所以经常出现答非所问或者原则性错误。“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其实是作答文学类作品的原则,但很多时候,学生提笔就写,“信马由缰”,最终得分寥寥。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精心挑选试题,分门别类地对专业术语精心研究,力求分得清,想得着,用得准。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理解文章内容的要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可以说文章中词语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都是从具体的文本而来,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具体的段落或者全篇而设置的,解答时一定要将题目回归到文本上来才对。但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答案而阅读,这样自然不能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自然也就无从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所以即便是一节试卷讲评课,也要立足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交流,而不应是教师进行强迫式灌输。从这一层面,本课遵循“领进——感悟——生成”原则,着重引导学生自我阅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本中的“空白”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对文本的阅读,就是要通过驱遣学生的生命原动力让他们去发现、填补这些“空白”,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方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开拓他们的思路。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活动中应一切从文本出发,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师生的一切感悟都应当从文本阅读开始。文本不只是表层话语,还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对这种深层意义的把握,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这样理解文句才不会断章取义。不为了解决几个问题而评讲试卷,重在将问题有机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中。“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心灵、激发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