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带给人无限的幸福,也使人为之付出血泪,由此世上多了许多的痴男怨女,也成就了许多作家笔下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与《荆棘鸟》俱为现实主义力作。《红楼梦》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有所谓“开坛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足见其在当时的风靡程度。到了现代,《红楼梦》的魅力依然不减,人们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部古代小说,研究者甚至将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之为“红学”。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讲述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而《荆棘鸟》是澳大利亚现代作家考琳·麦卡洛于1977年写就的一部家世小说,它讲述的是克利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的召唤,偕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到帕蒂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斯婷在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这两部家事史的小说,虽然在写作时代上差距很远,其艺术思想也有一定的不同,但不妨碍我们从两位女主角入手来进行比较,而各自的爱情悲剧成为她们走到一起的理由。
一、爱情悲剧寓意或象征的比较
在这两部小说中都存在女主角的爱情悲剧象征。《荆棘鸟》的开卷语这样写道:传说中有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一切生灵的歌声都优美动听。从离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声响遏行云,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
作者将这个荆棘鸟的故事作为开卷语是有一定的寓意的,那就是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女主角梅吉的爱情悲剧正是荆棘鸟传说的象征。
而在《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子也有这样的言论:“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林黛玉的一生果然泪水不断。最终,为了自己的爱情“泪尽而亡”。在这里我们可以将绛珠仙子看做是林黛玉爱情悲剧的象征。
从更深层的涵义来看,“绛珠”二字其实也就是血泪的代名词。“绛”,深红色;“珠”,圆形物,以喻泪滴。再结合林黛玉一生因自家身世遭遇,以及后来与贾宝玉的爱情纠结而流泪不断,终至“泪尽而亡”,我们可以看出“绛珠”即是血泪的隐喻。
作为梅吉的象征,荆棘鸟为了唱出最美妙的歌曲而耗尽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滴血;而绛珠仙子林黛玉也早已从她的仙名就预示着所谓的“还泪”在本质上也是偿还的滴滴血泪。两位女主角的象征:荆棘鸟和绛珠仙子以或明示或暗喻的方式告诉我们,她们的一生特别是爱情经历其实是用血泪写就的。
二、女主角爱情悲剧的比较
林黛玉和梅吉都是有情无果的爱情悲剧的受害者,都饱受着爱而不得的痛苦煎熬。两人都是温柔善良、内向而又美丽的有觉悟的女性,对爱情都有着忠贞不渝的信念,都渴望着自己心中高尚、自由的爱情。但是,不幸的是她们的爱情都面临了巨大的阻碍,饱受了命运的捉弄,在与命运抗争、追求纯真爱情的过程中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安宁陪葬了进去,展现出了相同的悲剧命运的艺术魅力。
梅吉爱上了一个天主教士——拉尔夫,然而天主教士是不能结婚的,虽然拉尔夫在内心深处也爱着梅吉。深爱着拉尔夫的梅吉最后嫁人了,只因为新郎与拉尔夫长得很像,后来梅吉终于和拉尔夫有了一个儿子——戴恩,梅吉将对拉尔夫的爱全部倾注到戴恩的身上,然而不幸的是戴恩在一次意外中身亡了。
林黛玉与贾宝玉自小青梅竹马,彼此都爱着对方。然而,贾宝玉的家族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的需要,不顾两人相爱的事实,为贾宝玉迎娶了薛宝钗,最终造成了宝玉出家、林黛玉泪尽而亡的悲剧性结果。
然而,纵然有着相同的爱情悲剧命运,梅吉和林黛玉却有着不同的表现。
梅吉在爱情历程中表现出抗争的行动。她自己也说:“不为自己去争斗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帮助和同情的,女孩子们也概莫能外。”由于梅吉深爱的拉尔夫是教士,而教士是不能结婚的,且拉尔夫决心将自己的终生奉献给上帝。这种情况使得梅吉不能和深爱的人在一起,于是梅吉认为是上帝将拉尔夫从她身边夺走的。后来,偶然的机会使梅吉与拉尔夫在一个小岛上度过了一段梅吉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并怀有了拉尔夫的骨肉,至此梅吉认为她战胜了上帝,于是她快乐地说道:“我将战胜上帝。”这些言行证明了梅吉在追逐自己的爱情的时候并不是乖顺地承受命运加诸在她身上的不幸,而是以无比的勇气接受了命运的挑战,要从上帝手中夺回属于她的拉尔夫。
反观林黛玉,在面对自己的竞争者薛宝钗,以及其他反对势力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抗行为,她将自己的感情不满都郁积在心底,宣泄于纸间,终日里泪花点点。这种无言的悲痛比之于梅吉追逐爱情的痛苦,悲剧色彩更浓烈,刺向自己的那根荆棘树刺更尖更深,唱出的生命之歌更婉转,更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