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生产必须去除贵族化和狭隘功利主义

2012-04-29 15:31郭静舒
理论月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

郭静舒

摘要:国家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和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自立上舞台之后,常演不衰,受到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近年来舞台艺术中一道难见的景观。本文结合学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对《家》剧的成功经验、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评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文艺创作生产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贵族化倾向和唯领导评委是尊的狭隘功利主义等突出问题,鲜明地提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重要论断和基本精神,坚持市场是检验文艺精品的最高标准,生活是文艺精品生产的唯一源泉。创新是文艺精品生产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新市场观;新生活观;贵族化;狭隘功利主义;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I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99-03

《家住长江边》是湖北省继歌剧《洪湖赤卫队》之后,历时近两年倾力打造的又一部舞台艺术精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长江文化为背景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该剧先后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一等奖、全国歌舞杂技展演一等奖,在2007年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上荣获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并在全部56台参赛参演剧目中荣获观众最喜爱剧目第一名。2011年被评为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家》剧自2006年立于舞台以来,先后在国内外演出近数百场。无论是在国内演出,还是在新加坡、台湾等海外演出,几乎每场都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堪称新世纪中国文艺精品生产的范例,对当前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去除文艺精品生产的贵族化倾向和狭隘功利主义,推动文艺沿着健康的轨道大繁荣大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一、市场是检验文艺精品的最高标准

《家》剧最让人称奇的是,无论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演,还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专业演员演,都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艺术冲击力和美的享受。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久久不愿离去。许多海外华人和外国人看完后都情不自禁地说,没想到中国有这么美的地方。不依靠任何明星大腕就能叫座,国内观众与国外观众、领导、专家和群众都叫好,只凭借独特的艺术创意、多彩的文化魅力、扎实的编导功力和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就能征服观众,这种情形在中国获奖剧目中并不多见。

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快消费的时代。一部作品想要长时间抓住观众、影响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家》剧能够常演不衰,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剧目从创作初始就有了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这种市场观不是庸俗媚俗的市场观,而是体现大众观、市场观、精品观相统一,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一致的新市场观,是领导、专家、群众三满意的新市场观,实质上就是党的群众观在文艺领域的具体体现。一个好的作品,完全没有市场,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传播和群众认可,或者只有极少数领导和专家喜欢。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个成功之作。以评奖多寡、得奖多少来作为文艺繁荣发展的标尺,实在是对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大误导。当时的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对《家》剧的主创人员提出了三个层次的价值定位:第一追求是“好听好看走市场”,把观众“进得来坐得住看得完”作为第一评价标准,连主题曲都要做到“观众看完后出门能哼”;第二就是要使人“爱听爱看爱湖北”,服务湖北对外开放与发展,反复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以展示湖北文化魅力,使之成为新时期宣传湖北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第三,就是要“耐听耐看成精品”,力争得大奖。欲得金杯,先得口碑,这或许是《家》剧成功的真正秘诀,也是它区别于许多“短命式”获奖剧目的最大亮点。实践证明,《家》剧所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家》剧把“大众观”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创作出让老百姓看得懂的、喜欢看的艺术作品;“市场观”则是老百姓对作品最好的检验,完全没有市场的精品不是真精品,正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而“精品观”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艺术家的才干,让“人民生活中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

近年来名目繁多的文艺大赛奖项,成了一些地方领导发展文化的唯一追求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唯一标准。于是。相当一部分文艺院团围绕着领导要求得奖的指挥棒转动,投领导所好,争取政府投资越多越好;投评委所好,为得奖不惜手段,不计成本;投专家所好,圈内人相互吹捧,最后是评奖部门多设奖大家都得奖,皆大欢喜。至于有无观众,老百姓是否爱看,剧目是否能演得下去,则无人关心;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打了水漂没有多少人心疼。一些剧目获奖很多。甚至获得大奖,勉强演出几场就再也见不到踪影。正如李长春同志所批评的许多得奖剧目“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观众,获奖是目的,仓库是归宿”。这不禁引发人们对当今文艺精品生产的深入思考:评判文艺精品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真正的文艺精品应该是什么样的?文艺的繁荣发展究竟走什么道路?

其实,早在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回答了这一系列基本问题。毛泽东把文艺的全部问题归结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两个方面,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他还尖锐地指出,“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地还是为了群众。”

当时,延安文艺界曾一度出现了脱离实际需要,脱离群众的现象,沉醉于高雅艺术的创作倾向。以鲁迅艺术学院为代表,掀起了一股越演大戏越演洋戏越有名气的风潮,被老百姓称为“大、洋、古”。1942年1月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在延安举办的“大音乐会”,名家荟萃,盛况空前,却没有得到老百姓接受和认可,鲁艺师生备受打击。后来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鲁艺创作出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如《白毛女》、《兄妹开荒》、《大秧歌》等。

遗憾的是,延安时期文艺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可见,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毛泽东所说的“首先”、“主要”的服务对象恰恰被我们一些艺术家所忘记、所颠倒。毛泽东当年严肃批评过的文艺创作生产孤芳自赏、脱离群众、脱离市场的贵族化倾向,把领导口味、专家评委口味和得奖作为文艺创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狭隘功利主义倾向,把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三者人为割裂开来的倾向,在一段时间愈演愈烈,不仅造成有限文化投入的巨大浪费,而且误导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方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二、生活是文艺精品创作的唯一源泉

中国的文艺创作,从延安时期开始,就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如今则发展为“三贴近”。“三贴近”就是当今时代的新生活观。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文艺必须植根于生活始终是一个基本原则。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养分、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但是,这样一种优良传统在一个时期被淡化、被淡忘。不少人闭门造车、跟风创作,内容空洞、思想贫乏,一味追求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舞台成为眼花缭乱的技术和形式的堆砌物,浮躁奢华之风充斥于舞台艺术。很少有人像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那样在基层采风一住就是大半年,即便有采风活动、生活基地大多也是走马观花做样子,概念大于实质。

《家》剧的成功,源自于主创人员对湖北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的长期熟悉把握和创造性地加工提高。其中本土著名舞蹈编导杨凤仙、著名作曲家王原平与全国著名舞蹈编导赵明优势互补、珠联璧合。荆楚历史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民族风俗和人文风韵多姿多彩,突出特点就是水文化丰富。《家》剧抓住湖北文化的这一最大特征,以长江为线,以水为魂,以三峡、巴土、神农架、武当山、洪湖五个最具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地域标志性的文化旅游品牌为“珠”,确立了“一线穿五珠”的剧目结构。同时按照舞蹈诗的要求,将精彩绝艳的荆楚文化、神秘古朴的原始森林文化、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乐天达观的巴土文化、湿润柔美的江汉平原水乡文化“五色调和”,结构出“魂牵三峡一水是我们的历史”、“梦寻神农一水是我们的魂灵”、“情惊巴土一水是我们的风情”、“云依武当一水是我们的神韵”、“鱼恋洪湖一水是我们的家园”五个篇章,使全局一气呵成、形散神聚、诗意盎然,对舞蹈诗这一舞台艺术样式进行了成功探索。

让人叹服的是,创作者在具体表现上对湖北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元素的提炼提升和创造性运用。湖北是有名的文化大省,历史和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如何选取和运用,是对艺术家眼光和功力的考验;有些民俗艺术已经有很高的普及程度,如土家“摆手舞”、“哭嫁”、“跳丧”、利川民歌“龙船调”等。然而打造精品就要使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家》剧的导演不是把民间艺术和民俗简单地加以包装,而是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再造和升华,充分挖掘它们的人文内涵。

《哭别爹娘——哭嫁歌》中,满台的红色盛装烘托的喜庆,在哀婉的音乐中显得格外的凝重,30根鲜红的丝带,一头连着新娘,另一头连着无数的亲人,条条丝带寄托着女儿对母亲,对娘家、对亲人千丝万缕,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情缘,在一片哭声中红丝带渐次抽离,新娘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地走进轿子,留下的是无限眷恋和落寞。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来诠释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的传承。把对婚姻到来的喜悦之情和对父母的不舍之情杂糅到一处,与让观众的心绪纷乱,感慨万千,无不为之动容。

男子群舞《笑入天堂——跳丧》保留了古朴苍劲的原生态舞韵律动及纯净酣畅的原生态歌唱同时,提炼了慑入心魄的舞蹈语汇——身体的痉挛伴着四肢的颤栗,真可谓画龙点睛,鬼使玄绝;在层层推进、极富震撼力的音乐中,刚劲有力、身随意动的男子群舞伴以高亢透亮的长阳山歌《花咚咚姐》,把土家人达观的生命意识和无限的生命张力渲染到了极致,让人灵魂为之震撼。

女子群舞《女儿会》,在表现土家风俗的同时,融进奇特的人声“沏噗沏噗呛”韵律和节奏。这一韵律节奏来源于湖北宜昌一带流行的民间打击乐“打溜子”。作曲家将它有特点的节奏部分加以利用,创造性的将打击乐发出的节奏音响用人声唱白代替,以展现土家民俗风情的“女儿会”中土家少女独特风韵。音乐在保留土家风格的同时多了时尚与俏皮。而舞蹈编导则部分借用了民间艺术“花鼓子”的形式,去掉了“花鼓子”中粗俗的成分,凸显土家少女热烈大胆又略带羞涩的可爱性格。一群群土家少女扭动着身姿,踏着轻快节奏来到毕兹卡集市。她们卖女红是假、物色意中情人是真。简洁明快、俏皮灵动的舞蹈语汇,充满智慧的舞台空间调度,把原本较“俗”的东西,呈现得如此如醉,美不胜收,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此外,把溜溜球游戏与端午粽子祭屈原巧妙嫁接,把神农架梆鼓艺术扩展成灵活的手梆鼓,把江汉平原一带流行的肉连响艺术、赶鱼风俗加以改造变化,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到《家》剧的艺术魅力,不得不叹服它的音乐创作的成功和对舞蹈恰到好处的烘托。著名音乐家王原平在给《家》剧作曲配器中充分展示了他的精湛艺术功力。全剧音乐雄浑大气、变化多端、优美耐听,尤为令人叫绝的是他把湖北地方音乐元素运用得出神入化,且随着三峡、神农架、鄂西土家、武当道家太极以及江汉平原等地域的变换,音乐呈现出多元多变又统一和谐的风格。峡江纤夫号子、长阳山歌、土家跳丧和摆手、宜昌地花鼓、湖北大鼓、江汉平原蛤蟆歌、幸福歌等民间音乐元素和武当道教音乐被巧妙地编织其中,特别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龙船调》得到全新演绎,使得观众既饱眼福又饱耳福。

《家》剧的成功告诉我们,艺术家们要创作出一部真正的艺术精品,首先必须练好生活这个基本功,而不是凭小聪明拼凑堆砌。纵观人类艺术精品,莫不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基本规律。比如红极一时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都是对生活的创造性提炼和再现。

三、创新是文艺精品生产的不竭动力

包括舞台艺术在内的整个文艺创作生产,本质上都属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在当下,文艺创作生产的创新必须立足市场立足本土立足时代。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
杂技艺术的创新
关于室内装饰设计及其个性化的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研究
浅谈小学管理模式艺术创新
浅谈水彩画创作的现状与思考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浅析十四行诗《死神,你莫骄傲》的艺术创新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