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军
当前,诚信问题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震惊全国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恶性案件屡屡发生,正是丧失诚信、缺失诚信的极致表现。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类似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一、中国人的诚信观
(一)诚信的含义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在现代社会,从主体角度看,诚信应包含个人诚信、企业诚信、政府诚信;从内涵角度看,诚信应包含伦理诚信、商业诚信、职业诚信。
(二)诚信从古代走向现代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
由此看来,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
现代社会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二、诚信的价值
(一)诚信是立人之本
诚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国,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人格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孔子对此有精辟论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把诚信作为做人的三大德之首,“人之所以立,信、智、勇也”。可见,传统诚信是被看作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人的尊严和人格都是建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待人以信,施人以诚,关注他人、关注众生,在满足一己之欲时虑及他人之欲,做到利人利己。人有了诚信,才会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当今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竞争空前激烈,越来越多的夫妻因忙于应付各种琐事而疏忽了交流,这就要求夫妻双方均应有宽厚的胸怀,有对爱的自信与对伴侣的信任。
(三)诚信是交友之基
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有信也。”(《论语·学而》)“朋友有信”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交友原则。孔子不否认朋友之间同甘共苦的可贵,但认为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信任、真诚相待,即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里,孔子把朋友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真诚相待作为自己的三大心愿之一,表达了一种美好的人生渴望。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因为朋友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
(四)诚信是为政之法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对于从政者来说,取信于民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政府守信、赏罚分明,人民才能信赖政府、遵纪守法。
(五)诚信是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一个有信誉的人,其感召力是巨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凭着“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只须正直做人,信誉为本”的信条,必能创造奇迹。
(六)诚信是心灵良药
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
三、如何建立诚信体系
(一)宣传教育机制
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加强诚信教育迫在眉睫。第一,建立信用管理的教育课程。当今社会,谁都离不开商品交换,所以以诚信为核心的商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职业教育,还要有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第二,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第三,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各种宣传工具、各类文化活动场所。第四,宣传的方式形象生动,切合实际。
(二)行业自律机制
法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视职业为天职的伦理教育使西方社会成员为近代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能量。在我国,职业道德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历来受到各方面的强调和重视。朱镕基总理在为一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中写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我国的职业道德规定中也明确提出诚信原则。事实表明,加强、规范职业道德中的诚信观念,对整个社会具有引导作用,有利于促使民众自觉形成诚信意识。
(三)信用记录机制
西方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从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管理开始的,这一举措使任何诚信行为都变得有据可查,它如同一张个人履历表,上面以详实而量化的形式记录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诚信表现。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采用使每一个公民有一个类似于身份证的社会安全号码(但比身份证号码的内容更详细、更丰富、更具体),将这个号码输入计算机系统,并全国联网。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把每个人的学习、就业记录、银行贷款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情况录入。个人资信档案有助于规范、约束个人行为,促使个人重视自己的信誉,从而有利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四)诚信评估机制
从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对个人诚信给予科学而合理的评估,就能够辅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基于这种社会需求,资信评估在资信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在各种资信评估体系中,个人诚信都是广泛关注的重点。现代资信评估系统大都采用“5 C”评估方法,其中个人品德(Character)是第一要素,在对企业资信评估中,企业领导者的品德成为评比的第一道关。衡量品德必须透过行为进行间接判断。因此个人诚信记录就成为客观依据。比如在评估客户风险指数时,主要负责人的诚信记录是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权重与企业盈利能力、企业信用史基本相当,三者共同构成了信用风险指数的核心内容。另外,个人消费信用评分是资信评估的又一有效方法,也是个人诚信水平在商业上的真实反映。通过个人消费信用评估方法,由个人诚信水平决定其消费能力,起到了规范个人行为的作用。
(五)政务诚信机制
社会诚信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三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认为,三者中关键还是政务诚信。这是因为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决定了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企业诚信就难以做到,个人诚信就更无从谈起。
(六)法制约束机制
法制约束机制的体现:首先,有良法,对不诚信的行为有制裁措施,对诚信行为有鼓励手段;其次,司法裁决要体现出对诚信等道德行为的支持。对滥用司法权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法官应进行问责。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法院裁决一旦出现问题,后果难以估计。
对于个人诚信行为的法律约束,实际上就是要营造一种“重诚实,守信用”的道德风尚,无论是对失信责任人的惩罚,还是对商业守信行为的支持,都显示出法律手段不可替代的威力,法律是信用机制的有效补充和保障。法律通过对不良诚信行为的处罚,表达一种善意的期望。比如一个想要恶意透支的人,会因畏惧法律严惩而不敢轻举妄动;用法律严惩违规者,增加制假者的违信成本,使造假者得不偿失或难以生存,其警示和惩诫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诚信问题,既古老又年轻,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共性。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眼夺目;诚信无味,却可以沁人心脾。有了诚信,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阳光和温暖;有了诚信,我们的社会就充满和谐和安定;有了诚信,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富有和美好!
(作者系恒大地产集团法律事务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