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编者按:人们熟悉的“关”,是防守的要塞,封闭的象征。而海关,恰恰是开放的门户。内陆省份,如何打开“关”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如何走出“关”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大格局中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优化结构?如何充分利用国家对进出口企业的诸多优惠政策?这是内陆省份改革开放、转型跨越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张建武对话太原海关关长吕伟红。这篇访谈虽然谈的是山西外贸情况,但对其他内陆省份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海关:开放的门户
张建武:吕关长,山西是内陆省份,外贸依存度很低。有人说山西不沿海,设海关有何用?在我身边,不论机关干部还是企业家,对海关不了解的人,不在少数。请您谈谈海关的职能和作用有哪些?
吕伟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海关的主要职责有四项:
(一)进出境监管。海关依照《海关法》规定,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管。(二)征收关税和其他税。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根据法律规定,中国海关除担负征收关税任务外,还负责对进口货物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三)查缉走私。法律规定,海关是查缉走私的主管部门。中国海关为维护国民经济安全和对外贸易秩序,对走私犯罪行为给予坚决打击。(四)编制海关统计。海关统计是国家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负责对进出中国关境的货物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科学、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海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反恐维稳和海关国际(地区)合作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保持外贸稳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海关作用凸显,地位提升。
张建武:海关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我印象中,太原海关的历史并不长。请您介绍一下太原海关的情况。
吕伟红:太原海关1987年建关,2004年升为正局级直属海关。建关以来,在海关总署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党组的不懈努力下,我关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关下设1个副厅级局(缉私局)、11个处室、3个处级隶属海关(大同海关、侯马海关和机场海关)、4个科级监管组,全关现在编206人。
我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服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山西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关区各项业务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值14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打破2008年创下的143.9亿美元的进出口记录,创历史新高。,监管货运量1928万吨,同比增长21.6%;监管进出境飞机714架次,同比增长83.5%;税收连年超额完成任务,2011年全年征收两税42.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打击走私不断取得新成果,先后破获了“10.10”汽车走私大案和“5.31”焦炭走私案,维护了全省良好的经济秩序。坚持以“海关监管的主动转型适应和促进外贸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这一工作原则,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界的更高要求,积极推进海关业务改革,在政策研究、法制建设、分类通关、税收征管、保税监管、国际合作、金关工程、统计预警、打击走私等方面形成新的海关监管格局,不断提升海关监管的整体效能,较好地完成了海关总署党组交给的各项任务,关区各项工作保持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山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转变发展理念 山西外贸大有可为
张建武:您长期在海关总署工作,对全国的外贸情况比较了解。站在全国看山西,有什么感受?
吕伟红:我2011年8月2号到太原海关任职,8月4号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接见我时,希望我在调查研究了解省情的基础上,对山西对外贸易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我带队到11个地市走访、深入68家企业调研,到28家重点大中企业实地考察。通过调研,有两个深切的感受:
一是山西省的外贸依存度还比较低。纵向看,山西省的外贸额逐年增长,结构趋向优化。“十一五”期间,全省的进出口总值为537.3亿美元,接近“十五”总量的3倍;外贸年平均增长率为17.8%,高于全国15.9%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外贸出口结构也初步扭转了出口增长主要依赖资源型商品的状况,煤、焦等资源型商品出口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45%降为2010年的21.9%,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由2005年的15%、3%上升至25.8%、9.8%。但横向比,差距还是不小的。尽管全省登记备案的有效进出口企业有2246家,但仅有1000多家实际开展业务。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9.3亿美元,与全国4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全省目前只有27家公司从事加工贸易,但太钢和富士康两家就占到加工贸易总值的96.5%。2010年,山西外贸总额125.8亿美元,占到全国外贸总额2.97万亿美元的0.42%,与全省GDP占全国2.7%的比重不匹配。从出口的产品结构看,2010年,钢材、焦炭、煤炭、金属镁这4类产品出口占到出口总额的54%。2010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58%,而山西的外贸依存度仅为9.3%,在中部六省中居末位。
二是山西省大量的出口业务由外省代理。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但由于企业自身无法经营进出口,产品全部被外省或外地企业收购出口。如晋中市的联邦制药公司,每年有近2000万美元的产品出口,全部交由上海一家外贸企业代理。这种情况在运城、朔州等市都存在。
张建武:我也曾作过这方面的调研。山西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企业对于做外贸,一是不了解进出口程序,不了解出口退税政策,不知道怎么做;二是有畏难情绪,宁愿作为供应商,挣最低端的利润,而不敢去做外贸。
吕伟红:是的。内在原因是企业缺乏做外贸的主动性,但渠道不畅、环境不佳是重要的客观原因。这就需要包括海关、商务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加以引导,积极为企业创造条件,使其尽快具有进出口经营权,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支持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目前全省各部门大转型大发展的干劲足,政府部门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中部博览会签约项目不少,如果项目能够落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全省外贸进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理念,外贸发展会大有可为。
张建武: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山西省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七个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民生福祉有新水准;社会管理有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王君省长在山西省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山西省外向型经济?
吕伟红:山西省外贸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外贸结构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其背后依托的仍然是资源消耗大、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路子。2010年,采矿业向下游延伸的炼焦业、金属冶炼业、矿物制品等行业产品的出口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6%。一定程度上,外贸的发展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加剧了“资源诅咒”的效应。山西省目前正全力谋划“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开放型的发展环境,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大力发展。
山西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既符合国家战略和各项政策,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山西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应以促进地方资源型经济转型为基本目标。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内因是主导,外因是关键,外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作用于内因。对外贸易是一种外力,外贸的发展,不应受制于现有产业结构,而应该通过引进符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增量,通过一定程度上限制不符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存量来实现。2011年8月份以来,太原海关通过对全省外向型经济的调研,提出了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发挥利用好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的作用、加速海关机构建设步伐、优化各地投资环境等建议,正是这种外贸发展思路的体现。
我关还结合山西省外贸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山西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以下6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一是希望山西省召开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二是希望政府主管部门组成调研组,摸清外贸进出口企业底数,出台相应优惠政策。三是希望从保税、物流等各方面为外贸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四是希望发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作用,搞好经济开发区对接工作。五是希望走出国门,做好拳头产品推介工作。六是希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整合引导企业合力发展。
加快综保区筹建步伐 为山西综改区建设先试先行
张建武:提到经济特区,自然会联想到综合保税区。它是先行先试的“特区”,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洼地”,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但很多人对保税区不太了解。综合保税区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有哪些?
吕伟红: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综合保税区实施的税收政策是:进口货物保税、出口货物退税、区内货物交易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综合保税区作用主要有:一是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窗口和桥梁。二是国际货物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三是具有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聚集效应。四是具有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的作用。综合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国内很多经济区都设立了保税区。目前全国已经批准16家国家综合保税区,还有58个报批。我省没有,在中部六省中也是唯一没有保税区的省份。
张建武:在实践中,山西人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和右玉精神,这些精神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柱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仅有这些精神是不够的,还要注重研究政策,掌握政策,用足政策,而这是我们的弱项。我们往往是连很多国家明文规定的优惠政策都不清楚,用不上。搞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综合保税区是当务之急。
吕伟红:是的。山西省应利用获批“综改试验区”的契机,加快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和建设,率先在太原经济圈内建设一个“样板”,在短时间内建设完成并封关运作,将其打造成加工贸易和吸引各方投资的“洼地”。
张建武:前面谈到出口结构偏“重”的问题,也需要调整、优化。
吕伟红:对。山西省应当在继续支持传统出口产业的同时,不断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以富士康在山西省的投资项目为龙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使山西省的外贸结构主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同时要加大对初级产品进行深、精加工的投入,依托资源优势,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引进带动能力强、集聚效应好的企业,结合山西省劳动力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张建武:保税区建设还需要时间。现在有没有企业外贸业务可用的现成优惠政策?
吕伟红:有。山西省唯一的一家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位于侯马经济开发区,是海关的保税监管场所。该中心已经运作两年,其功能主要是转口贸易、转厂服务、国际配送、国际采购、集装箱物流服务、流通性简单加工、物流信息等。该中心成立以来,业务量快速发展,2011年1-11月,监管货运量137万吨,同比增长1.6倍,进出口总值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倍。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企业还不知道利用这个平台。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优惠措施,鼓励省内进出口企业利用该中心,充分享受其“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进出口保税,出口退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太原海关为服务综改试验区建设、促进转型跨越出实招
张建武:太原海关在为山西综改试验先行先试服务、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吕伟红:最近,我们根据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海关总署提出的“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的要求,制定了服务山西综改、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20项措施。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有:畅通关企沟通渠道,提供通关指导;开展走访调研,掌握外贸形势;加大海关政策宣讲力度;认真履行首问负责制。在提高通关效率,营建便捷的通关环境方面有:扩大网上税费支付范围;实行大客户协调员制度;运用稽查工作指导规范企业经营;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实现守法便利;发挥山西电子口岸便利通关作用;扩大区域通关合作范围。在加强进出口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方面有: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发挥统计分析的监测预警作用。在加强海关机构筹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方面有:全力支持设立综合保税区;大力扶持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的建设;加快各地级市海关机构筹建进程,完善海关机构布局。在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有:用好国家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外向发展。在依法行政,维护正常进出口秩序方面有:严格依法办案,营造健康的外贸发展环境;加大对自有品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
张建武:随着山西省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逐步提高,境内现有的海关机构分布格局已经远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目前太原海关在自身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方面,有哪些举措?
吕伟红:首先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的“四好”要求,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并和组织部门协调,建立海关与地方的干部交流机制,通过交流提高海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也让地方干部更多地了解海关业务和外贸知识。其次是完善海关布局。目前山西省内的隶属海关机构仅有大同海关、侯马海关、太原机场海关3个,是全国设立海关机构最少的省份之一。我们将协同地方政府加紧工作步伐,争取尽早在晋城、运城、长治、朔州4市设立海关,积极为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提供服务。太原海关将为有设立海关机构需求的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主动请示海关总署,配合申请设立工作。
张建武:吕关长,作为山西人,大都知道山西由于地域的原因和观念陈旧,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极低,也知道山西需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发展?这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和您的交谈,使我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在山西综改试验和山西“十二五”建设中,随着太原海关作用、职能的发挥,尤其是太原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山西的外贸经济一定会有大的发展。同时,这也将成为综改试验“先行先试”的一个范例。
吕伟红: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在海关总署的领导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建成太原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提升服务和监管水平,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