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与激情的体现 记大提琴家李洋

2012-04-29 00:44卜大炜
音乐爱好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大提琴家柴科夫斯基李洋

卜大炜

2012年是大提琴泰斗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逝世五周年,为纪念这一时刻,他的中国弟子李洋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由胡咏言指挥。李洋的演奏曾被罗斯特罗波维奇评价为“激情与力度的完美结合”,当晚,李洋的演奏充分体现了大师的评价,让现场观众对大提琴的艺术表现力有了新的认识。

诠释《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柴科夫斯基这部不朽的大提琴作品经由当时的大提琴家菲茨哈根(Wilhelm Fitzhagen)首演并编排了变奏的顺序,他对作品的解读被延续至今。柴科夫斯基的创作初衷是写作一部充分体现莫扎特式古典美曲式的作品,力图以主题变奏曲的形式来体现纯形式上的造型,不事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但在音符之间仍无法屏蔽他心中浪漫主义情思的流露。菲茨哈根将原作变奏的顺序所作变动或许是为了加强舞台上的演出效果,然而这种效果正适合于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浪漫主义情思的宣泄,无论是调性布局还是情绪的发展均一扫原作的平稳推进,而变得参差婀娜,旖旎起伏。李洋的演奏尽在这些起伏之间找到情感的勃发与收敛,他对几个无机性质的技巧性变奏段落注入了人性化的动情歌唱,更在乐曲中腰的第三个变奏中,将音乐的戏剧性和柴科夫斯基特有的感伤气质推进发展。李洋在旋律线的延展上将俄罗斯大提琴学派的韵味处理得惟妙惟肖,如此一来便拓展了主题变奏曲式的思想外延。曲中几处泛音的演奏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把位处理,而是一种声乐演唱中特定情绪下的半声。

在大提琴的音色类型上,我们听到过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坚实、王健的遒劲、海默威茨的质感、马友友的丰腴和富尼埃的松弛,李洋的音色由于兼有上述特色而极具磁性。人们常说大提琴的音色如同男中音,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一种音色,实际上,大提琴还时常兼有戏剧男高音、男中音、戏剧男中音、男低音的音色,李洋的音色就兼具那几种音色。他的音色除了浑厚圆润坚实外,还有苍劲与低沉,温柔与奔放,在低音区具有一种“力透纸背”的劲道,这是由于他运弓时加入了大臂、肩背力量的下放,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第五与第六变奏之间的华彩中。在第二变奏中快速音阶经过句结尾高把位的极限音,李洋坚实而稳定的音质平添了情感的冲击力,如此的音色令大提琴的表现力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如果说柴科夫斯基之前大提琴的音域与男中音近似,那么柴科夫斯基将大提琴的音域扩展到男高音声部,这是《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对大提琴表现力的一次提升。

老罗是心中的偶像

李洋的求学之路颇耐人寻味。他是中央乐团的子弟,在当年,这一身世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作为乐团大提琴家的父亲李仲平能够在他求艺之路的起点为他把正方向,夯实基础。他自幼学习大提琴可谓一帆风顺,一路考进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曾经是苏联留学生的司徒志文。改革开放后,步入青年的李洋心中升腾起强烈的艺术追求。他接触到大量的音像资料,嗅察到国外大提琴艺术的新风向,在众多的世界大师中,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的风格正独步世界乐坛。李洋独崇老罗的风格,也从司徒志文老师那里隐隐感到了自己的流派传承关系,因为司徒志文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班上的学生。老罗的音色坚实、洪亮,无论多高的把位都有良好的音准把握,这源自他独特的持琴和握弓方式。老罗的握弓握得非常深,同时他使用的尾柱比皮亚蒂(Alfredo Piatti)等大师那些传统的尾柱要长许多,并且弯成一个九十度,这样大提琴就放得很平,琴弓就对琴弦产生更大的压力。这种方式原为法国大提琴家托特利埃(Paul Tortelier)使用,到了老罗这里便发挥了更大的效益,并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远在中国的李洋就是一个。但老罗吸引李洋的不仅仅是音色和持琴、握弓方式,最主要的是老罗演奏风格的大线条歌唱性以及热情与奔放。于是,李洋就从录像带上开始模仿。在中国音乐学子纷纷走出国门之际,李洋的录音带也寄到了美国,引起了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大卫·威尔斯的青睐,为他保留了五年的全额奖学金,直至李洋得到签证入学。

改换门庭

威尔斯有意让李洋继承自己的衣钵,在生活上和学业上关心他,经常赠送他昂贵的琴弦,还不时带他出去“撮一顿”。威尔斯的音乐处理继承了欧洲的传统,讲求乐句的划分,这样听起来很有怀旧的味道,但稍嫌切割太多。李洋的风格与这位老师相左,他不得不在平时练习时用老罗的处理,上课时用老师的处理。久而久之,老师觉得这位弟子回课时不是百分之百的投入。最后,李洋终于做出了抉择:他放弃了顺理成章留校当教授的道路,转投纽约州立大学,因为那里有俄罗斯裔大师瓦格拉姆·萨拉金,曾经的莫斯科音乐学院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助教。李洋上完萨拉金的第一堂课后,这位当年老罗的高才生对李洋说:“你不用改变任何方法。”从此,李洋在萨拉金的课上得以尽情挥洒,再也没有任何顾忌了。而在这里,李洋更是有幸得到了心中偶像老罗的亲炙。

与老罗的初次相见颇具戏剧性。担任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的老罗不时到昔日弟子的班上教授大师课。萨拉金将全体学生集中起来向老罗介绍,最后一个介绍到李洋,只听得萨拉金用俄语向老罗连说“哈拉硕!哈拉硕!(好)”老罗听完李洋的演奏后过来紧紧地拥抱了他一下,就这样,李洋成为了老罗的中国弟子。

有个性的罗氏弟子

在第一堂课上,当老罗作示范演奏时,李洋不时围着他身前身后地转,甚至还弯下腰从身后看。老罗很奇怪,还没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这般举动的。原来李洋想从各个方位看清楚老罗独特的握弓方法,力图原汁原味地采用老罗的持弓方式,取到真经。如今,李洋的握弓方式能将大臂甚至肩背的力量都通过琴弓压到琴弦上,演奏时,可以发出老罗那样恢宏坚实的音色,而大线条的乐句处理更是与老罗、萨拉金一脉相承,汪洋恣肆。李洋的演奏充满激情,尤其是对德奥以及斯拉夫风格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他的保留曲目很多,包括许多浪漫派、近现代大师的经典作品。除了这次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外,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也是李洋的拿手曲目,其中斯拉夫式的热情歌唱更是他的长项。

在向老罗求学期间,李洋获得全美SUNY协奏曲大奖,多次在林肯艺术中心举办独奏音乐会。后随萨拉金转至休斯敦音乐学院深造,专攻艺术演奏博士,并任教于杰克逊音乐学院。他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不仅获得了“演奏家”文凭,还在哈特福德音乐学院的大提琴家大卫·福林克的班上获“艺术家”文凭,福林克是著名的埃默森四重奏的大提琴手,也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学生。受导师的影响,李洋不仅独奏,还积极参加室内乐的重奏。钢琴演奏家、哲学家斯蒂文·鲁宾听过李洋的演奏后赞叹道:“这个年轻人对音乐的表现完全是颂歌般的抒情诗,他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完全超出了他的年龄。”而文格洛夫则评价他为“活力与激情的体现”。

如今,李洋既活跃在音乐会的舞台,又致力于教学。无疑,他的学生传承到的也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艺术血脉——“活力与激情的体现”,当然,也是罗氏的持琴法与握弓法。

猜你喜欢
大提琴家柴科夫斯基李洋
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李洋、龚有月、赖姝、程晓春作品
李洋论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Junior English Class Teaching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灵感从民谣中来
“奇怪”的算术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