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语境下的言语表达

2012-04-29 09:19尹建学
新闻爱好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微博语境

尹建学

【摘要】言语交际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不同的交际语境形成不同的言语风格。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交际平台,实现了精英与草根的话语权平等,其交际主题更多的是娱乐话题,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个人化、多媒体的传播特点,这些构成了微博的交际语境。在微博语境制约下,形成了微博碎片化的表达结构,适应娱乐化的词语、句式和修辞,从而表现出亦庄亦谐的整体风格。

【关键词】微博;语境;言语表达

微博的诞生是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2009年新浪微博的推出,加速了微博在中国的发展。短短三年,中国微博的用户数量和在网民中的使用率都得到飞速发展。微博以其简洁的沟通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介的交流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社会交流。在以微博为平台的交流传播中,受传播媒介、交际主体关系和交流内容的制约,交流中的言语表达独具特色。本文尝试分析微博交际的语境特点,并描述这一语境下的言语表达风格。

言语表达与语境

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交际。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言语。言语表达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选择和组合。同样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就显示出不同的表达特点,如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示出庄重高雅的特点,而称“老婆”则显得通俗。有限的语言符号要想表达无限的思想内容,必须经过组合。不同的组合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取得不同的效果,修辞、句式无不是组合的结果。因此,言语表达特点就是不同组合手段在表现特色上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对言语表达的研究,应主要把握特定言语中的词语、句式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特点和整体表达风格。

“语境”是在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等学科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不同学科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语境下了各种定义。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语境就是交际主体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通过特定媒介进行交际的具体环境。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指出语域(也就是语境)包括三个方面:(1)范围,即言语话题涉及的范围,如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2)方式,即不同媒介下的表达形式,如以人的声音为媒介的口语表达,以文字为媒介的书面表达,以建立在数字技术上的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表达;(3)主体,即言语交际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交际者的地位、身份等。这三个方面构成语境的三个变项,三个变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其他两个变化,形成不同的语境。如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表达,就要求有与这种媒介表达相适应的网络表达主题及上网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任何言语表达,都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表达方式和对表达的理解。在特定语境制约下,人们会采用不同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言语风格。情景语境对表达方式的制约,要求表达方式与表达话题、表达媒介和表达者之间的关系有所关联,保持协调。因此,了解某类言语表达特点,必须研究其产生语境。

微博的语境特点

(一)表达主体:精英与草根的话语权平等。几千年来的社会交际中,话语权一直掌握在少数强权者和社会精英手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社会交际主要表现为口语交际和以文字为媒介的书面交际。书面交际是社会交际的主导,而书面交际是在官僚和士大夫之间进行的,普通民众受地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被排除在书面交际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参与社会交际的意识逐渐觉醒,强烈要求参与到社会的主流交际中,而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也为普通民众参与社会主流交际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在这种情况下民众虽然参与了社会交际,但在交际中却始终处于“受众”的被动地位,他们只能倾听来自当权者和精英的声音,自己的意愿却很难自由表达。这种语境下的交际,社会精英与平民的话语权是极不平等的。随着互联网作为公共媒体的诞生,这种话语权格局被打破。网络使普通民众获得了话语渠道,提升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

互联网的群体交流经过了三个阶段:网络论坛、博客和微博。最初的网络论坛,只是一种公告形式,互动性很差,没有明显的网络特色。在后来发展起来的专业论坛和综合论坛中,虽然有了众人说话的机会,但那些所谓的精英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知识背景仍然充当着意见领袖,普通人的言论仍得不到关注。1997年博客的诞生,使人们能利用公共空间表达个人言论,但很多人却把它营造成私人空间,缺少开放性而不能和社会互动。微博的迅速发展,才真正实现了草根和精英的话语权平等。微博短小的形式要求、快捷多样的发布、对共同话题的关注,使草根和精英有了直接对话的机会,而草根言论形成的舆论效果,也提升了草根阶层说话的分量。

(二)表达主题:话题内容的娱乐化。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人们在微博上表达的话题很多,但热门话题主要是娱乐内容和对新闻事件的关注,而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中国微博,前者明显多于后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笑话、图片、视频等的高频转发。据报道,惠普实验室曾对新浪微博和国外的Twitter就热门话题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新浪微博上,人们更倾向于分享笑话、图片、视频等内容,微博转发内容所占比例相当大,对这类内容转发已经成为趋势。相比而言,Twitter平台上的主流话题跟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有很大的相关度。当然,新浪微博上的有关新闻事件也是主流话题之一。

2.微博领袖的明星身份。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为人人发表意见提供了机会,但人人发表意见并不等于人人的意见都能受到重视。微博中,只有那些微博领袖才能备受关注。微博领袖在微博传播中,可以设置讨论话题,能把舆论推向高潮,他们的见解被迅速转播,成为微博的信息源头,因此微博领袖引领着微博交流。而在惠普实验室的研究中,排名前100名的微博领袖,有身份认证的主要是一些娱乐界的明星,未经身份认证的用户具有论坛特征,如“星座密语”、“冷笑话精选”等,而他们的贡献也多是视频、图片和笑话。

3.严肃话题娱乐化。在微博上,人们固然有获得信息的渴望,但更多的还是想在这个交流空间里宣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人们对信息本身的关注远不如信息引起的情感共鸣。因此一些娱乐、社会、体育新闻话题远多于严肃的政治、经济、外交话题,即便有一些严肃的话题,其理性也往往在转发过程中被戏谑的表达方式消解了。

(三)表达媒介:即时性、互动性、个人化、多媒体。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个人化、多媒体等鲜明特点。

随着手机网民和手机微博用户的增加,加上微博140字的限制,使微博的信息发布可以随时随地,表现出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很多重大事件都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送的。微博传播中,既有一对多的传播,也有一对一的传播,每个人既可以是接收信息的受众,也可以通过发布、转发和评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通过发布与反馈实现了表达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也实现了精英与草根的互动及两者的话语权平等。微博简短快捷的特点,使个人的表达欲望得以实现。微博的发布往往是以个人的名义,微博的评论体现的是个人的观点,微博转发的依据是个人的兴趣,因此微博也称为“自媒体”。微博的个人化,推动了微博的互动性。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介因素融为一体,传播的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图片或视频,真正实现了立体、多维的多媒体传播。

微博语境下的言语表达

(一)结构:碎片化的表达打碎了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微博作为一种表达文本,由于140字的限制,即时的互动、多媒体的综合表达,使其文本结构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文本,表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传统文本,不论是文学文本、新闻文本还是广告文本,都有自己的文本结构规律,虽各有特点,但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微博中,这种传统文本的系统性却被打碎了。

碎片化,意味着所说的只是整体的一片,不论是叙事、议论还是说明,只是撷取了最能表达自己想说的一个片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但没有完整深入的论证,也没有来龙去脉的详细叙述。例如:“河南宋基会以公益医保的名义吸取资金后放贷搞房地产。报道来自新华社,吸金吸到农村,放贷放到房地产,伤害伤到慈善。该收场了!”(崔永元——实话实说,腾讯微博2011年11月11日)这段微博按传统文体分析,好像不合任何一种文本的要求。第一句话只是一件事情的一个碎片,第二句话是对这件事情感受的一个碎片,但每个碎片都折射出一个整体。

碎片化的结构,轻快灵活,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快速需求,但因为不系统,受众获得的信息不完整,很多需要知道的信息被隐藏或丢失,需要从其他信息渠道继续获得。

(二)表达:适应情绪化娱乐化表达的各种语言手段。微博与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相比,情绪化重于理性思考,娱乐化重于严肃话题的讨论。与此相对应,词语、句式、修辞等语言手段的选用,微博与传统的新闻媒体也明显不同。

在句式选用上,微博的疑问句和感叹句较多,以适应强烈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传统媒体表达比较客观,多用陈述句。微博的句式比较简短,不论抒情还是叙事都是跨越式的,句与句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而传统媒体往往表达严密,通过关联词语的使用,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微博中排比句和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不仅使感情表达更强烈,而且也更精练,更容易引起关注,传统媒体中,即便有评论也很少用到排比句和对偶句。词语使用上,与主流媒体语言的规范性不同,微博词语有很多是充满新奇个性的网络词语,如一些字母词、数字词、表情图形符号以及运用特殊修辞新造的词语等。例如:“童鞋,这‘零钱电影院的屋顶上站着的都是‘肉麻姐妹团成员吗?怎么貌似还有……八顿?!”(姚晨新浪微博,2011年11月13日)这里,童鞋、肉麻姐妹团、八顿都是网络词语,这些语言不会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但在微博交际中却显得很亲切。除大量运用网络词语外,微博还广泛运用语气词,以满足情绪化的表达需要。在修辞选择上,微博表达为了张扬个性、追求新异,更好地引起人的关注,宣泄自己的情感,充分运用各种传统修辞,诸如飞白、谐音、双关、仿拟、隐喻等。而传统媒体、主流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为了追求客观、准确、理性,很少使用修辞手段,当然不是不讲修辞,更多的是讲究整体表达的修辞策略。

(三)风格: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网语风格。在微博这一特定交际语境下,通过碎片化的结构和各种个性化的语言手段,表现出微博的语体风格,这一风格既不同于传统的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与其他的网络交际语体也有差异。

如果说书面语体的风格是庄重、严谨、准确,口语语体的风格是简短、随意、自由的话,那么网络语体的风格则是幽默、新异、夸张,充满个性和不规范。微博交际作为网络交际的一种形式,具有网络语体的一般风格,但也有自己的个性。精英与草根的话语权平等,一方面使精英的表达更趋平民化,他们走下了高高的神坛,以普通人的身份和粉丝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草根的表达更趋典雅规范,由于话语得到了重视,他们能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不像在论坛和QQ里一样恣意发泄。两者的交会使微博表达呈现出亦庄亦谐的语体特点。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交际平台,是网络交际的进一步发展,在促进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人们交际的话语模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微博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我们还需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田飞.从符号互动看微博意义的建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5).

[2]闫培培.浅析微博的媒体话语权构建方式[J].今传媒,2011(9).

[3]曹林.微博传播的十大特点及对言论生态的影响[J].新闻记者,2011(9).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微博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神回复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