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源自“枪杆诗”的军旅歌曲

2012-04-29 07:01李诗原
百姓生活 2012年8期
关键词:独奏曲休止符军旅

李诗原

1950年夏,第四野战军某师刚刚结束解放海南战役,驻扎在湖南休整。休整期间,该师政治部组织广大官兵开展“写自己、忆过去”的业余创作活动,于是快板书、顺口溜、“枪杆诗”大量涌现。一天,师文工团负责文学创作和舞台美术的分队长陆原和负责音乐的分队长岳仑从中发现了一首十分有趣的诗:“俺本是一个老百姓,扔下锄头来当兵……”其大意是:一名战士爹娘早丧、扛活做工、挨饿受冻,然后家乡解放、光荣入伍,进而打日寇、灭蒋匪,出生入死、经受考验、立功受奖的战斗经历。

正是这首质朴、直白的“枪杆诗”,激发了两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灵感,使这首《我是一个兵》一气呵成,进而很快就在这个师传唱起来。创作这首《我是一个兵》的1950年夏,正值美国入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半岛事务,并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之时。因此,《我是一个兵》虽然出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前,但与即将爆发的朝鲜战争密切相关,歌词中的“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就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1950年冬,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是一个兵》和另一首《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起,被带到朝鲜战场,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打击侵略者的士气。西方舆论界说这是中国在朝鲜战场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

1951年8月1日,《我是一个兵》发表在《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解放军歌曲》创刊号)之中。不难发现,此稿第一段结束句“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与第二段结束句“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歌曲最后一句)所对应的旋律是一样的。从音乐创作上讲,略显呆板,但部队战士却易学、易唱。翌年,这首歌曲在《人民音乐》上发表时,编辑部对“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一句的旋律作了细微改动。这就是在“战争”二字后加上了一个4分休止符,让音乐休止一拍,将“坚决打他”4字后移,“不留”二字安放在一个小节内,并在“不”和“留”字上均加了一个8分休止符,使“不留”二字显得干脆利落,其语气也得以加强。这一小小的改动堪称绝妙,使“坚决打他不留情”这一结束句从强拍上起音,从而大大加强了“打”的力度和气势。这个版本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我是一个兵》。

像这一时期的许多歌曲一样,《我是一个兵》也强调了一个“打”字,充分表现出了我军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首军旅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平时期,《我是一个兵》仍在军中广泛传唱,曾被改编为军乐曲、笛子独奏曲、手风琴独奏曲。而“我是一个兵”则成为部队的一个流行语,成为广大官兵严格自律、服务人民的一个承诺和信条。

猜你喜欢
独奏曲休止符军旅
军旅青春正步走
胸怀军旅梦
本期主题:军旅
音止意不止,声断情不断
音止意不止 声断情不断
林宥嘉:军旅回归,重新上路
关于“音值组合法”中的“休止符组合法”与“切分音组合法”
中国手风琴独奏曲的民族化创作特征
画说乐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