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五十年

2012-04-29 06:42盛湘颍
农家书屋 2012年8期
关键词:林县

盛湘颍

6月28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河南林州黄华村,76岁的农妇刘凤仙拿着一张黑白老照片,一遍遍地回看,脸上淌满了无声的泪水。照片上,两张笑脸凑在一起:张瑞芳穿着一件风衣,头发编成麻花绾起,笑容温婉,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短发的刘凤仙戴着一枚发卡,圆领的对襟外衣上布满了大小圆圈,她的笑容看起来俏皮一些,眼睛眯成了线……

这是刘凤仙此生拍摄的第一张照片。1960年仲夏,张瑞芳拍摄电影《李双双》前特意来到当时的河南林县体验生活,每天和李双双的原型刘凤仙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年多的朝夕相处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姊妹情。拍摄期间,张瑞芳主动要求合影,才有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

山坳里的妇女干部

正值七月暑期,好不容易盼来了在大学读书的孙女,刘凤仙带着换洗衣服,离开位于黄华山脚下黄华村的农院,来到儿子李长增安在林州市区的家。吃完午饭,坐在沙发上的刘凤仙看完小品《打工奇遇》,便开始拿着遥控器换台,听到新闻里播放“学习红旗渠精神”,刘凤仙立马起身从沙发前的玻璃柜下拿出老花眼镜戴好,搬个塑料小凳,坐到电视机前一米开外处,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

开会,曾是刘凤仙年轻时最主要的活动。16岁就担任林县黄华乡(现在的黄华村)妇幼保健站站长一职的刘凤仙,每天要去大队参加三次会议,有时甚至开会到半夜才能回家。即便婚后有了女儿,还在哺乳期,她也从未耽误过开会,每次都步行三五里绕道把幼子托付给母亲照顾,然后再急匆匆赶回去开会,傍晚会议结束后再把孩子接回来。

那时候,刘凤仙在会议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大寨改造农田。“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山包子,土层薄,才三四寸,下面都是石头,种不了庄稼,身强力壮的男女都去石岸上搬石头,运土造田地,看天吃饭。”计出勤时,刘凤仙每天都拿满8个工分,队里的男人一天最多也就拿10个工分。为了造农田,各家将小孩交给妇幼站一并管理。“那时还没有计划生育,全乡有上千个孩子,工作量很大。”刘凤仙说,“各地选一个老婆子看小孩,要是有哺乳期的孩子,就多留一个奶妈。”刘凤仙的儿子李长增生于1968年,他对学大寨修田的印象停留在为劳作的父亲送午饭的记忆上,他依稀记得,去田头为父亲送饭的日子,直到1975年前后才结束。

1958年,黄华乡撤乡,刘凤仙随之成为林县城关公社宋家庄大队妇女队长。隔年,毛主席主持召开第二次郑州会议后不久,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大锅饭”,评工记分,按劳分配,刘凤仙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大队的300多位妇女参加劳动,修渠抗旱、植树防风,干得有声有色。那三年里,刘凤仙和大伙儿每天都“累得不想动,日子过得跟打仗似的”,尽管如此,山里的女人们硬是让岩石低下了头,把光秃秃的山头变成了山林,造林面积达几千公顷。

刘凤仙最早居住的黄华生产队所在地离宋家庄有五里多地,隔三差五,她得到林县宋家庄、郭家庄、北关西、王家庙等地检查接生站、学前班的情况。“那时没有自行车,全靠步行,光是走遍整个黄华乡,就得两天。”频繁的大队会议,让刘凤仙错过了识字的机会。在民校,每天中午有一个小时可以认字以及学习土地和农业方面的知识,但仅上了几天民校,刘凤仙便因忙于开会耽搁了。

1958年初,在刘凤仙家里的墙上和窗子上,作家李准见到了很多他从没有见过的话:“水库的库字,就是裤子的裤去掉一边的衣字”;“如今兴握手,真好,用右手握”,这些朴实得发亮的语言一度让李准激动不已。

渴望新生活的“刘双双”

刘凤仙的婚姻,曾是村里议论的焦点。1956年农历6月16,20岁的刘凤仙和丈夫冲破世俗,以当时颇为“离经叛道”的自由恋爱方式结婚了。就在这天早上,刘凤仙还忙于参加大队会议,连衣服都没有换,下午,两人就领了结婚证。

那时候结婚,大多新媳妇还保留着坐轿的传统,既有礼金也有聘礼,礼金为一块钱、两块钱不等,聘礼一两百块钱、十丈布匹、五六斤棉花等。妇女队长刘凤仙什么都不要,说:“我结婚不要聘礼,不坐轿子,也不请人吃饭,领了证就算结婚了。”

因为女儿的干部身份,刘凤仙的老父亲也没有多言。但这件事在偏僻的乡村轰动一时,在那个“主动跟男人说话就是风雅(风流)”的年代,周边的村民记住了这个敢作敢为、泼辣能干的妇女队长。为了表彰刘凤仙,林县政府做了大大小小20多张画报,绘上她的画像,附上标语,赞其“自由结婚好”、“不支大锅不浪费”、“新事新办”。

那个年代农村依然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许多女孩子为此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刘凤仙却敢于冲破世俗,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不仅如此村里碰上谁家干涉子女婚姻,她还要站出来管一管。有一年村上有一户人家想把女儿嫁到城里,女儿不愿意,刘凤仙知道后就在他们相亲时前来阻止。邻居张妮子说,那时的刘凤仙快人快语、爽朗火辣,没有她不敢说的,没有她不敢做的,和电影中的“李双双”性格如出一辙,大家都喜欢和她诉说烦恼。

在刘凤仙心里集体最重,即便结婚,刘凤仙也仅仅因为看中对方“心中有集体、有生产队”,而毅然托付一生。村里曾有一个孤老太太名叫王二妞,老太太临走前的3年里,一直是刘凤仙帮她洗脸、洗脚、洗澡,村人夸说“比亲闺女都好”。

对那些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刘凤仙总是能够勇敢地站出来进行揭发,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因为闲事管得太多了,刘凤仙的丈夫还曾离家出走。

李长增七八岁时,村中有一片大麦场,常晒着公家的芝麻、小麦等,那时,村中几个淘气的孩子经常溜进麦场,蹲下来,瞅着四下无人,便把集体的麦子偷偷藏进鞋子里,“一小捧麦子能换一根2分钱的冰棍”。当时有一个小孩偷麦子被刘凤仙看到了,为了保护集体的财产,她硬是追了一路,追到了那个孩子的家里。“现在想想,她做得挺过分啊。”即便面对着的人是自己母亲,李长增也无法完全理解那个年代里人们的这种执着。

两个“李双双”的半世情缘

宋家庄妇女干部刘凤仙一心为集体的热情,给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留下了好印象。1958年,作家李凖来到林县体验生活,杨贵想都没想就推荐了宋家庄和刘凤仙。在刘凤仙家住了一个多月,李凖以刘凤仙为原型,写下了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看完小说后喜出望外,马上联系李凖。很快,李凖写出了剧本《李双双》。

1960年春的一天,公社妇联主任领着40多岁的张瑞芳住在了刘凤仙家。那时,张瑞芳已经是很有名气的演员了,刘凤仙还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瑞芳绾着头发,身上一件蓝底白花的衣服,配蓝裤子,脚上穿着一双农村很少见的有带扣的方口皮鞋。”熬了几天夜,刘凤仙很快为张瑞芳纳了一双农村人常穿的尖口布鞋,也是此后大家在电影《李双双》中看到的那双鞋;每天她还为张瑞芳梳头,编出农村女人喜欢的辫子。白天,两人一起参加劳动,锄地、浇水、施肥、点种;晚上,她们促膝谈心,纳鞋底儿、缝被子、擀面条。

村里一座最好的房子成了电影中“李双双”和“孙喜旺”的家。如今,建筑基本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回想起张瑞芳跟着去开会的情景,刘凤仙笑了,“瑞芳每天跟着我走五六里路去开会,几天后她跑不动了,往炕上一倒说‘你老这么跑,我受不了了,我就让她在屋里歇着了。”毕竟不懂农活,在地里跟着薅苗(择谷苗子)时,张瑞芳闹了笑话,“应该竖着薅,她二话没说,下了地,动作很快,却横着薅。”

因为是县里交代的工作任务,“道具师”刘凤仙每天跟着剧组跑前跑后,找群众演员,准备马匹、马车。“剧组啥道具都没有,8点要拍摘棉花的镜头,我8点前就必须得找好棉花地,有时天气一变突然来了一块云彩,换拍另一个镜头,我得马上再准备。”刘凤仙乐滋滋地说,那时农民去地里干活一天赚2毛、4毛,当群众演员一天拿1块5毛,大家争着要当群众演员。还有一次,乡亲们听说张瑞芳同另一个女演员吵架,并且吵得很凶,纷纷跑过来劝架。到了现场才知道,原来她们在排戏。

村里缺水,平常饮的水,都是村民去五六里地外的邻村高家庄挑的,那时候有一条小沟叫吃水沟,人多时,挑水需要排队等候。一担水挑到家里,得省着用,早晨起来,全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挨个儿洗,到后来,水都黑了。当时正值红旗渠工程开工建设第二年,即便如此,刘凤仙还是想办法尽力保证摄制组每人每天都有一茶缸水用。

在宋家庄,农村女人有爱美之心,却买不到漂亮的东西。刘凤仙回忆说,拍电影时有位女演员穿了裙子,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件稀罕事,大伙都来看。这位漂亮的女演员被看得不好意思,只得脱下裙子穿上对襟的花布衫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合影中,刘凤仙戴的那枚发卡是托人捎来的。“那时候农村兴(流行)这个,有人去外头了,就让人往回捎,一个塑料发卡几分钱。”拍完电影后,回到上海的张瑞芳给刘凤仙寄来了漂亮的发卡。1975年,刘凤仙去河南信阳开会参观,看到穿着高跟鞋、烫着头发的城里女人,还很稀罕,“那高跟鞋,穿着要倒下了似的,烫着头发的女人看起来很洋气。”

看到张瑞芳和刘凤仙合影,导演鲁韧也想同刘凤仙拍一张。刘凤仙想,两口子才合影,单独同一个外地男人照相会不会招来闲话?犹豫中她还是合影了。等剧组走后,刘凤仙把这张合影偷偷撕了。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刘凤仙仰头大笑说:“那会子,好多人看见我俩拍照片了,当时的思想还是保守,就怕人说闲话,时刻得注意影响。”

电影《李双双》在全国放映后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精神,全国很快掀起了一股“李双双热”。在修建红旗渠的工地上,女民工还成立了“李双双突击队”,与男青年展开劳动竞赛。李长增评价这部电影说:“仲星火演的孙喜旺,我觉得完完全全把我父亲性格比较懦弱的特点表现出来了,非常像,但张瑞芳老师的表演,像,可也不那么像,有一丝艺术夸张吧。”可刘凤仙谈到张瑞芳的表演,就一个字:像。

1961年分别后,身处两地的两个“李双双”友情不减。1988年,收到张瑞芳的来信后,刘凤仙给张瑞芳打了电话,说了半小时还觉得话没有说完。2000年,张瑞芳的作品集《瑞草芳华》出版后,特意给刘凤仙寄来一本,并在扉页上亲笔题写了“凤仙老友留念”。2003年,张瑞芳给刘凤仙寄来眼镜、丝巾等,刘凤仙亲手给张瑞芳做了两双绣花鞋垫,只是张瑞芳舍不得用,当成工艺品珍藏起来。

“我和张大姐的情谊一辈子都难忘。”刘凤仙的眼里噙满了泪花。

猜你喜欢
林县
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暂时经过的老虎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红旗渠的“难”
杨贵走了,但红旗渠精神永存
《红旗渠》
红旗渠赞
论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涵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