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
施海,是一名长期从事林业站工作的管理干部。他质朴、幽默、平易近人;不打官腔,没有官架;讲得都是大实话,办得都是大实事。“乡镇林业站是唯一能够直接触碰到乡镇林农心声的部门。因此,林业站的干部一定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点事,要办到他们的心坎儿里去。” 施海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栽培乡土专家的伯乐
怎样将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一直以来是个大难题。关于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怎么搞,自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改革以来,各个部门都在千方百计的想招,科技入户、科技协调员、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这些都很好,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的技术需求问题。”施海回忆说:“2006年,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举办了‘科技直通车开进新农村科技下乡活动。该活动辐射了8个区县,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受到了三大因素的困扰:一是时间短。果树的生长周期和农事活动是贯穿全年的,但这种科技下乡方式时间太短,不能解决果树栽培管理各环节的全部问题;二是区域小。举办活动的地点一般固定在县城,一些路途遥远的村民就无法参加科普活动,受地域的限制涉及面较小,也不能完全解决当地所有果农的实际问题,三是结合差。乡镇林业站没有全程参与到活动中去,林业站干部的能力也没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那么,如何发挥乡镇林业站的作用,解决农村的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瓶颈”问题?经过认真总结思考,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于2007年初提出了“北京市林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使得“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等相关问题迎刃而解。乡土专家,即通过乡镇林业站的筛选、推荐,采用师徒“传帮带”这种最原始、农民兄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把农民培养成当地不走的“土专家”,再由林业站牵头把若干“土专家”集结成农民专业技术服务队,对辖区农户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的技术服务,最终实现共同致富。
施海介绍道,北京市乡土专家的选择标准一是主要栽植苹果、梨、桃、柿子、李子、樱桃、葡萄、板栗、核桃、枣这十个品种中的种植大户,要有独立经营的果园,面积不少于5亩;二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带头人,群众基础好;三是掌握一定的果树理论知识;四是支持乡镇林业站的工作,有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愿望,能够起辐射带动作用。这些林果乡土专家培养扶持对象确定后,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积极联系市农科院、市林果所的有关专家,通过采取农民进城“拜师”求艺,聘请专家下乡指导,示范果园辐射带动,热线电话咨询和网站答疑解惑,观摩交流指导等一系列举措,把一批批农民培养成了本乡本土实用型人才。
截止2012年上半年,北京市林果乡土专家队伍从2007年之初的200名,已经壮大到目前的627名,专业领域也从林果扩展到蚕蜂、花卉等领域。经过培训考核,已有200名乡土专家获得了中级技工证书,80名乡土专家获得了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劳动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果树高级技工证书。目前,“林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已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和人心工程,并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
蓬松的土地,敞开坦荡的胸怀,期盼着犁铧的耕耘。勤劳的人们,也已备好了种子,即将播种幸福和希望。广大果农、花农、蜂农将通过“林果乡土专家”这个窗口学习到了经验、技术、发明、创新。经过了知识的洗礼,技术的积累,乡土专家们各个蓄势待发。
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的崔玉山就是一名情系蜂业、老有所为的林果乡土专家。为了养好蜂,老崔吃尽了苦头,他翻山越岭,饱经风霜,风餐露宿;无数次地转战各地,察地貌、探蜜源、访蜂友、拜名师、询行情、售产品;博览各类养蜂的书籍报刊,钻研养蜂良方。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实践和精心培育,2012年,他已经拥有84窝蜂,产蜜15000斤,每窝产蜜170多斤,净收入达6万多元。老崔成名致富不忘本,通过“林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的平台,崔玉山继而学习了植物学、昆虫学、气象学、土壤学,了解掌握了各地风土人情,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养蜂业中,为管理蜂蜜饲养打下坚实基础。在他不断宣传、带动下,同乡三十多人跟他学起了养蜂,加入了养蜂行业。他还多次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请政府重视养蜂业,增加农民收入。在他的努力下,2012年3月房山区园林绿化局牵头成立了房山区蜂协会,为保证蜂产品质量,维护蜂农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保障。
施海说,像崔玉山这样的乡土专家还有许多,像种桃专家田顺宝,西洋梨专家赵成春,苹果专家陈立福、花卉专家何丽君……他们正用知识和精神培育着下一代乡土专家。平谷的桃,大兴的梨,昌平的苹果,房山的磨盘柿,通州的葡萄,怀柔的板栗,门头沟的核桃……京城之中各种名优特色的水果云集。农民坚持着,用一份辛勤的汗水换取一份珍贵且喜悦的收获;我们坚持着,为乡土专家继续搭建知识与智慧的华彩阁楼。
金剪子,
剪出一条新农村致富路
犹如树苗破土萌芽,“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在阳光雨露的照耀下,茁壮成长,越发蓬勃葱郁。有了技术,还需要管理和销售。施海说:“除了坚持‘林果乡土专家行动计划,我们还致力于为乡土专家打造一个健康的果品销售平台,拓宽宣传渠道,打造乡土专家品牌以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组建以乡土专家为核心的‘家政式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助力推进北京新农村建设实现科技化、现代化。”
在做好科技推广工作的同时,为了达到果农共同致富的目的。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采用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每年举办一次“北京乡土专家进城交友活动”,在广大市民面前展示乡土专家自己精心培育的果实,让乡土专家走出农村、走进城市,与市民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成为真正的朋友。为乡土专家搭建一个零距离的销售平台。并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努力把乡土专家打造成一个经典的品牌。
针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人口急剧减少,林果生产队伍老龄化,社会资本进入带动林果业发展遭遇技术“短板”的问题,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决定在全市依托乡镇林业站倡导建立了121支以乡土专家为核心的“家政式”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施海说:“为了解决林果产业人员的断档问题,根据13个区县的不同情况,我们扶持建立了121支以乡土专家为技术核心的服务队伍,采取‘家政式的服务模式,为广大的果农、社会团体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通过几年来的发展,这种服务模式即有效地改善了从业人员断档的问题,又解决了社会资金涌入带来的‘有地、有树、有人、没技术的两大问题。”
延庆的寒冬,大风凛冽刺骨。然而,在人烟稀少的果园里,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各个身穿绿迷彩,拿着“金剪子”,略加思索,迅速而精准地裁剪树枝。随着剪刀此起彼伏的声声脆响,弃枝纷纷落地……他们就是享誉一方的周顺海“金剪子”果树修剪服务队。2007年,周顺海的“金剪子”专业修剪服务队正式成立了,队员个个有着二三十年果树管理经验,都是十里八村的“老技术骨干”。服务队一经成立就得到了市、县、乡林业站的大力支持,专门聘请农业大学和林果所的专家对服务队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和指导,使队员们的修剪水平节节提高。“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周顺海的服务队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技术、统一工具、统一着装、统一保险。配备了打药机、打草机、旋耕机、树梯、高枝剪、铀锯等设备,实现了林业服务的机械化。 “金剪子”服务周到,技术过硬,口碑享誉四周,疏花、蔬果、拉枝、刻芽子、套袋、解袋、刮病、嫁接、桥接、环布……“金剪子”服务队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近几年来,每年在县内外修剪果树6000多亩,涉及农户800多户,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队员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上。
如今,在“金剪子”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果农技术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一位杨镇的果园经理赞道:“自从有了果树服务队,什么时候打药,什么时候除草、修剪……所有的问题我都不用操心了,再不用四处找人,忙到焦头烂额了。”
施海说:“专业的技术服务队是正在新兴的一种‘家政式林业专业技术服务模式,他不仅使广大农民能够学到果树技能,更重要的是服务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直接的效益,直接的实惠。”
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多种培训方式,大力推广应用十项林果实用技术,培养一批本乡本土不走的乡土专家、带动周边邻里百姓、搞活当地果品经济,实现县县有示范、乡乡有专家、村村有能手,最终组建以乡土专家为核心的林果技术服务队,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和乡村的综合发展。
林业站要“四化”文化
要融入绿化
2011年在深入调研、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北京市提出了 “十二五”期间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四化”新目标,即“基础设施现代化、资源管理数字化、业务人员专家化、社会服务多元化”。并通过加大林业站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启动基层林业站站长能力测试、组织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竞赛和基本技能练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队伍的整体素质,向着“四化”的建设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面对成绩,施海依然冷静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北京林业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配套资金不足。二是林业站经费缺乏保障。随着“乡土专家行动计划”队伍逐步扩大,服务范围逐步增加,林业站在开展人员培训、示范园建设、乡土专家进城交友行动等多项工作时,亟需科技推广经费。三是绿色通道后续投资标准有待提高。随着物价上涨、各种费用也相继增多,绿色通道绿化带养护资金明显不足。四是全市园林绿化系统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此外,施海还呼吁将我国传统文化融会于园林绿化建设之中。施海感慨道:“我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浓厚的文化沉积,廊檐庭院、山石堆砌、水畔亭桥、屏风叠嶂、一草一木皆有精妙的文化蕴涵。以颐和园为例,昆明湖的造湖设景,多仿杭州西湖,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素有‘北国江南之称。乾隆诗云‘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其中,豳风桥与荇桥的名字源自《诗经》中的《豳风七月》与《关雎》。而现代的绿化建设只能称之为植树造林,文化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繁忙的工作之余,施海喜欢纵情于山水之间,吟诗作赋赞美大好河山。在雁栖湖畔,施海云“山做画框水为布/蓝天绿树映画中/风做画笔雨为墨/画尽苍穹万里空。”诗言志,人如文。施海,作为林业工作者的一员,他将技术播洒在民间,将绿色铭记于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