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玲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当前,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来说,更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文难,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它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的教学,扭转这一局面呢?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我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1)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所以,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2)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3)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输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
二、注重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的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三、注重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遣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一是用词准确,二是句子完整。它的步骤是:一是理解词义。理解词语表达意义,明确词语的运用范围,分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二是选择材料。选取一些新鲜的、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来写,用词要灵活,内容要丰富。三是培养造句能力。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这就是句子的主语部分;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做”或“是什么”,这就是句子的谓语部分。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当把话说得具体明白,让人一看就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平时加强以下两点遣词造句的训练。(1)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造好句子的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部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或造句时说出的句子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要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或“什么时候,什么,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如果我们在平时就坚持不懈地强调句子的完整性,我相信学生写出不完整的句子的次数会大大下降。(2)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生动,句子的表达首先就要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如教学“抚摸”一词造句时,有学生说:“朝阳抚摸着土地。”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在怎样的季节里,在怎样的天气条件下,朝阳如何抚摸着什么样的土地?”经过引导,学生造出:“深秋的早晨,薄薄的雾气正慢慢散去,朝阳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显然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四、注重指导课,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
只有在指导课上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那么怎样才能加强指导课作文范例的剖析呢?即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1)展示优秀作文,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在指导课上,简要复习作文要求之后,展示优秀作文范例,对照要求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是否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你认为哪里写得好,从分析中使学生明白好作文的标准和自己要努力的方向。(2)分析作文的病例,明确病因。在作文指导课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在指导课上坚持不懈地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提高得很快。
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这样,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自己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怀远县找郢乡上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