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平
所谓“三非”概念,是指在文艺创作方面要注重三方面的创作,一是“非要不可”的主旋律作品,一定要有讴歌社会主义良好风尚,体现社会主流价值,缅怀、咏颂英雄的优秀作品;二是艺术家“非定向”有感而发的作品,指艺术家通过采风、体验生活,激发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三是“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文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处理好、调整好、管理好“三非”之间的关系,就要有意识做到三个“避免”。一是在打造主旋律作品的时候避免“脸谱化”、“类同化”、“极端化”的倾向,对艺术家的创作要鼓励、支持,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往往一个经典创意可以救活一个剧团,捧红一批人。此外,千万不能一窝蜂去抢占所谓的市场,比如歌剧出了精品《江姐》,而后京剧、越剧、沪剧、淮剧乃至木偶都搬演《江姐》,就差滑稽版本了,这种一窝蜂现象效果很差,而真正自愿到剧场看戏的观众有几个?
我在美国学习期间发现,虽然美国政府从未每年要求搞几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然而好莱坞还是不断推出像《拯救大兵瑞恩》、《冬天的骨头》、《航空母舰》、《勇者行动》等一大批体现美国主流价值的影片,而且他们非常善于以独特的思维和视角开掘题材,相比之下我们的许多作品就显得牵强、苍白乃至虚假,即所谓“假大空”。这种题材撞车不仅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更是国家资源的浪费。
二是在搞“非定向”作品时,创作者要避免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的现象。即使是采过风、或拿到一段笔录、或听到感人故事片段,然而这个过程通常也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东西是很难留住观众的。如今观众已经从文化需求“饥饿型”过渡到了“温饱型”,面临多元文化的共存和网络时代的冲击——比如以短平快的速度不断推出的微电影,就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可以预言,将来观众必定会走向“挑剔型”,最后到达“互动型”,这将使得我们文艺家面临更多的挑战,也会带来更多的机遇。
三是在选择传承“非遗”文化作品时,要避免“老东西就一定是好货”、“老曲牌就动不得半点”的观念。在我看来,真正能够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市场的,当属改良后的“非遗”作品。中国的戏曲艺术不仅仅是用一个“美”字能涵盖的,比如越剧《红楼梦》,一个大观园写尽了人类共有的人性问题,它的题材厚重度和宽泛度远远超出了音乐剧《猫》等西方杰作,人家一只“猫”为何能在全球红三十年?为什么我们的《红楼梦》不可以呢?推动文化发展关键还是文艺体制的创新。国外一个歌剧可以在全世界范围招兵买马、优胜劣汰;院团可以实行具有艺术权威性的艺术总监制或导演负责制;观众可以在开演前15分钟到票房退票……因此,我在美国从未遇上“黄牛”。这些让我感受到,用制度保护艺术良性循环何等重要。
经济转型中的上海,要完成文化转型,首先还得观念改变;而文艺繁荣也须摆正创作的“三非”关系。第七次上海文代会开幕式上,俞正声书记的讲话充满激情: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大力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真正发挥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教育人民的作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实现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艺术家以自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承担起文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