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成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替代不了的。”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对学生的爱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学生对他们周围的人施以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经常认真地运用自省、自勉的方式预防和克服各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班主任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一个学识水平高、职业道德高尚、富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做学生的楷模;反之,一个不拘小节、不注重教法和学法指导,不能够平等看待每个学生的教师,学生肯定一见就头疼,甚至从讨厌他本人发展到讨厌他的课,当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心理发展。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他们年龄小,很多事情自己难以理解,有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学习比较好,可是有一段时间上课总溜号,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于是我找她谈心,她哭着说:“老师,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爸爸不要我和妈妈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便急忙安慰她说:“孩子,大人离婚是他们的事,不应影响到你的生活,你的爸爸还是很爱你的,只是你的妈妈爸爸不适合生活在一起。再说,你还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好同学,还有老师,我们会和你在一起的,希望你能从阴影中走出来。”之后,我又和她爸爸谈了她的情况,希望不要因为大人的事影响到孩子。经过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又像从前一样快乐,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这件事也使我认识到,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教师就要多付出爱心,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平时教师较少注意的中等生,更应该多关注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爱。
三、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鼓励
每个学生由于受遗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及个人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尤其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他们。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不要总是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去说教,而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他们的过错,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战胜自我。
当然,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要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但批评要讲究语言艺术,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这样学生才能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非常善于鼓励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言行时,教师可以流露出欣赏之意;即使学生表现出不当的言行,教师也应淡化问题,甚至通过寻找学生的“亮点”来缓释他们的精神压力。当教师鼓励学生时,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时候。一次恰当的表扬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评定,可以促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捧着一棵爱心,拥有一份真诚和耐心。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真情挚爱,也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四、做到“眼勤”、“腿勤”、“嘴勤”,和学生打成一片
“眼勤”,就是班主任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处处留心,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腿勤”,就是班主任要养成常去教室、操场上走一走、转一转的习惯,多接近学生,增进情感。“嘴勤”,就是班主任要学会和学生聊天,要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闲聊。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纠正不良行为。班主任还要经常和任课教师聊天,从各科教师那里,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新变化,听取各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探讨育人方略,形成教育合力。此外,班主任还要善于和学生家长交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做到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班主任若能真正做到与学生沟通心灵,就能很容易找到帮助学生进步的最有效途径。
总之,班主任工作就好像是一部无字的书,它的每一个页码中都有成功的骄傲和失误的遗憾。只要我们多一点付出,多一点理解,多一些正确的引导,用爱心去与学生沟通心灵,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就会将遗憾转化为成功的自豪。
(责任编辑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