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方方
摘要:阅读教学本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但《风筝》一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出现阅读教学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如何使语文教学丰富的内涵得以展现,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文本阅读由索然无味变得兴趣盎然。文章从两个侧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走进文本。
关键词:风筝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文本阅读教学,既能深入文本,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文本阅读由索然无味变得多姿多味,甚至充满期待充满兴趣。这是广大教师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理想和现实毕竟存在差距,就如同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与读者保持的距离一样。
一、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
围绕《风筝》一课,笔者搜集许多相关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课例反思,发现相当一部分阅读教学课程流于形式,缺少深度,教学的有效性不高,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教学欠“思”:琐碎低效问题反复罗列
①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情绪?②回忆你儿时放风筝的情景,和课文相比较,有何不同?在教学中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稍微思考就会发现:第一个问题设计过度生硬,缺乏对文本主题的把握;第二个问题脱离文本,指向生活感受。诸如此类的问题,含金量很低,缺少多角度的深入解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首先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设计简单但又有深度、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把学生真正引入文中情境,深入感受文本内涵。
2.欠缺“言”:语句品读空洞模糊
部分老师为了彰显自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品读语言时大都抛出一些空洞的品析问题,美其名曰“充分调动学生感悟力,组织语言能力”。如《风筝》有这样一些类似的赏析角度:①同学们找出能够表现作者感情和观点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②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篇文章,看完后大家认为谁最可怜,为什么?这种貌似尊重学生个性的问题设计,往往涉及实际内容较多,回答琐碎,分析问题太肤浅,甚至经常会把一篇美文分析得支离破碎。
3.冗杂的“图”:花哨的设计易喧宾夺主
在《风筝》一课的教学实录中,有的老师插入视频音乐材料,有的老师插入五花八门的风筝图片,这确实让不少老师的课堂更活跃,但活跃的课堂背后又让学生学到什么呢?在多媒体上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对于文本却仅停留在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读层面,这是否有喧兵夺主之嫌?阅读教学应回归文本,化繁为简,从而挖掘作品的内涵。
上述现象只是由于某些教师对于文本理解粗浅、过于依赖教材教参及多媒体,不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导致阅读教学低效乃至无效。如何使语文教学丰富的内涵得以展现呢?下面以《风筝》为例试作阐述。
二、文本阅读的步骤
文本与现实差距几十年岁月,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隔膜,而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拥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和较强的解读能力,根据学生已具备的阅读能力,结合文本特征、编者意图、设计主问题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发现并消除张力。为此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1.横向展示:整体感知
(1)感知性阅读——扩词:风筝
导入课题后我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前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讲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指导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初读即可概括出答案。
(3)理解性阅读——解句:文中人物如何对待“风筝”
文本细读时,小兄弟和“我”有着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表明?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行动,由于弟弟非常喜欢风筝,他后来就怎么来着?对于弟弟做这种“没出息孩子的玩意”,哥哥又是怎么对付的?通过浏览式阅读,讨论板书。
板书:兄弟
十分嫌恶非常喜欢
怒极撕毁偷偷制作
接着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品析人物的动作神态的精彩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感。这是该课的重要环节,学生由浅入深,与文本对话,与人物交流,了解人物的行为意图,进而触及文本内核,为下面的深度阅读打下基础。
2.纵向展示:深度透视
(1)段落对比阅读——读出情味感
为了帮助九年级学生理解人物描写的精彩,在本文中,可以借助对比阅读深切感受,第三段中“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首先让学生找出并解释关键词“傲然”、“绝望”,初步感知,接着以两位学生表演兄弟二人当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情动作对比表现,借助这一环节,学生便可消除隔膜,体会人物心理。
(2)词语的推敲阅读——读出传神感
语文课应该凸显“语文味”,把语言的深度通过增、删、改、调等多种方式,揣摩语言妙处。
从文本中学生可以感知到哥哥专断,但“精神的虐杀”却很难明白,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也很难体会。此处便可以通过换词推敲“抓”“扔”“踏”三组词语,结合具体语境,如果再让学生实际演示这几个动作,特别注意强调学生加大表演力度,便能深刻体会到用词的传神之处,最后在朗读时就会感觉文本语言如同画面般立在眼前。“我”这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以及可怜、同情和痛楚的小兄弟活脱脱地展现在学生心里。
(3)作者简况阅读——读出了然感
文本学习到此,不少学生会开始思索“我”为何如此专断?不就是做个风筝吗?甚至会对“我”产生抵触情绪,在此刻就需要教师展示鲁迅先生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的遭遇:经历了祖父入狱、父亲病死、亲人变脸、家道中落,他才彻底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在当铺和药店之间的游走更让鲁迅尝尽了冷眼和嘲弄。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是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普遍看法,作为一个严格要求的哥哥、一个有着良苦用心的哥哥,只是借用自己的方式来希望弟弟有出息,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将文本、读者、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才能深深地体会到那浓浓的手足情。
3.有机连接:心灵的对话
该课在拓展时可以通过“哥哥(弟弟),我想对你说……”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分别站在兄、弟二人角度,换位思考,在说出他们的见解的同时,便可体会到“我”心之沉重。
最后让学生在感悟中齐读课文这两段,一起来体会“我”那痛苦的内心,那无限的悲哀。
让学生思绪随《风筝》而飞扬,学生的感动缘于人内心美好的情感,缘于深沉的思想力量,鲁迅先生用最真挚动人的感情所谱写的这曲人情美的赞歌,会永远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