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摘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师语文教学与《教师口语》教学的共同目标,语文课堂为口语训练提供了具体的语境,评点这一阅读图式的内在要求(针对性、简缩性、独特性、论理性和文学性)为语文课堂的口语训练提供了可行的途径。通过主体意识的形成,对词、句、篇的分析,对会话含义的补足,对受众的关照,学生将更主动地运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语言和思维都得以成长。
关键词:评点 言语交际过程 评点特征
一、评点概述
教师口语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能够在恰当的情境中得体地进行言语交际。口语的训练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它不仅是声韵平仄的反复练习,更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人文浸润和含咀,它需要切时、切景,需要彰显表达者的个性气质,需要影响接受者,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而这种训练只有在一个具体、持久的语境中才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正是这样的所在。
语文学习以文本的研习为主,但这种研习很多时候被“耳学”之风替代。章太炎在《救学弊论》中说:“制之恶者,期人速悟,而不寻其根柢,专重耳学,遗弃眼学,卒令学者所知,不能出于讲义。”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让魅力绽放的课堂,既包括教师的又包括学生的。交流应该成为课堂的常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之口去表达,让被动接受的“耳学”之风在这个课堂中难以生长。那么,如何生成“表达”和“交流”的课堂,或许我们可以诉诸“评点”这一阅读图式。
所谓评点,即评点者(学生)以劝说为目的,以所要评点的文学作品(课文)为依托,以评论性语言为媒介,向接受者(教师和同学)提供意见性信息的言语交际活动。这个言语交际过程是由表达者、信息、接受者和交际目的组成的。
表达者是信息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评点活动中,信息表达者无疑是作为评点者的学生个人,因此必然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信息是表达者和接受者双方要交流的内容。学生的评点是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信息的解释、赏析、评判和论证,并间杂着评点者的抒情、言志行为,其最终目的是说服。个人感受、认识为预期的受众所接受是评点者的最高期望,因此,学生在文学评点活动中交流的信息是意见性信息。接受者是评点这一交际活动的主体之一,是信息所要到达的客方,这里主要是教师及其他同学。因此学生在评点时要充分考虑表达的效果,并且也会受到接受者,尤其是教师的影响。学生的评点语言是其评点活动的话语实践,是对评点者、评点对象、受众同时产生影响的话语形式,作为评点者的学生总是试图说服受众、寻求共鸣。劝说,正是学生进行评点实践的心理基点。
二、学生评点的特征
1.针对性
文学评点指向文学作品,是围绕文学作品进行的评析、判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需要学生学会以文本为本,从文本出发,揣测作者之心。
2.简缩性
文学评点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圈点,其整个交际过程都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托,文学作品是评点的对象,也为评点活动提供重要的语境信息,因此评点语言可以很简省,可以以缩略而不是展开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评点可以只是一时情感的冲击,是瞬间灵感的爆发。
3.独特性
评点是评点者个人对文本的主观见解,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对文本进行补充,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挖掘文本之下冰山的八分之七,而这种挖掘和补充是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的,是学生独特气质的展现,是或许不同于作者之心的读者之心。
4.论理性
学生对文本的评点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运用一定知识进行分析论证,达到注解、释疑、指导、说服的目的。主观的分析评论,是文学评点的主旨、灵魂。因此论理性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是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和话语具有非理性的色彩,更关注情节给自己带来的感官刺激,较少地深思文本背后的信息。因此,要特别注意学生理论能力的训练,思维深度的挖掘。
5.文学性
评点作为文学批评的特例,在形式上、风格上都有一定特殊性,它可能更灵活自由,可能表达并不完整,然而它毕竟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托,毕竟是语文课堂的进行方式,因此又要具有文学语言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文学性。
三、学生评点能力的训练与培育
以“评点”促进阅读、促进表达,学生的阅读将不止于情节所带来的诉诸直觉的来去匆匆的快感,而是借助反复吟咏、思考、鉴赏而悟得的字里行间的韵味,那是含英咀华的愉悦。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育。
1.让学生成为赏析文本的主角
文学评点的翘楚当数金圣叹,金圣叹的评点之所以绚烂多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评点的热情和执著为他的评点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哭庙案发,金圣叹行将就死时,尤感叹:“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何如?”金圣叹的文学评点表现出一种挑战的姿态。他以评点为乐,恣意放言、遣怀娱情,他的评点不仅是解释,更是抒发。其评点表现出一种与传统文学评点不同的气象,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有的读者甚至是为了其评点而品读文学作品,如:“自从金圣叹改编的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其余各种版本,几乎绝迹。”周作人说:“小说的批第一自然要算金圣叹。……我读《水浒》,本文与批同样的留意,如吃白木耳,和汤同咽才好,《西厢》亦然,王祈山出来时尤其有相声之妙。”这时的金评更多融入了创作主体的因素,不仅仅以内涵阐释为目的,也不再是文学作品的附庸,俨然是评点者的再创造。
学生乐于表达的动力就是源于这种主体意识、创作意识。
叶圣陶认为一种能力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形成的。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从接触语文课程之初,学生就开始由浅入深地学习赏析文本,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发现学生还难以独立地赏析文本。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以为,归根结底还是教师未能真正放开牵着学生的那双手,课堂并未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他们习惯那双手的搀扶,没有独立的阅读,没有心灵的融入,自然就没有苦苦思索后的豁然开朗,没有深契我心、击节慨叹的审美愉悦。“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教育的对象是人,课堂的主体也应是这些有独立审美能力的人,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审美是无法复制的,我们要构建的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释放热情,诉说生命。
评点这一阅读图式正是一个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将话语权交到学生手中,使他对课堂负有责任,对文本享有权威,用自己的头脑与文本碰撞,在评点中自然而然地表达。感兴趣才会愿意思考,切实思考了才有话可说,说出来了才能磨炼、提高。王力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应考虑试着作眉批,在书的天头上加自己的评论。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的时候,总会有些意见的。所以,最好在书眉,又叫天头,即书上边空的地方作些眉批。试试看,我觉得这本书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合适,都可以加上评论。……自己做眉批,可以帮你读书,帮你把书的内容吸收进去。……把记笔记和书评结合在一起,把书评写在笔记里边,这样很方便。笔记本一方面把重要的记下来,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我不同意书里的讲法……可表示我的意思,把笔记眉批并为一个东西。……如果你作了笔记,又作了眉批以后,读书报告就很好写了。”徐特立、叶圣陶也极力倡导评点的阅读图式,陈寅恪、钱钟书更是身体力行,一以贯之。
我们主张的“评点”的阅读图式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契合的,在形式上为新课标的践行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只有“让出”课堂,才能实现每一个生命的真正“在场”,才能实现思维与情感的浸润、语言与文本的复活、心灵与心灵的交汇,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
2.让语文训练的方法具体可行
然而让每一个生命在场又谈何容易,高涨的表达热情、高雅的精神情调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维护,很多时候并非学生吝啬于在语文上花费时间,而是因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和积累性使得学生感觉语文学习不具备可操作性,少学一篇文章或多学一篇文章并不会有差异,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缺乏学习的成就感而丧失语文学习的动力,因此,有时我们要让“悟”的语文切实可“行”。
(1)教学生学会“质疑”。一个出色的评点者必须对语言有着灵敏而准确的感悟能力,而语感的形成首先是产生疑问。朱熹说:“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读书始读未知是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当学生渐渐有疑,渐渐疑于当疑处,也就渐渐窥到评点的门径了。
(2)教学生学会揣度作者之心。质疑是学问之始,但若没有解疑的方法,便只能久居学问之始。从词语到句子乃至语篇,正是我们探寻作者之心,解疑除惑的依据。
在评点《西厢记》时,金圣叹指出:“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于其间,斯真天下之至乐也。”曲折含蓄是文章之美,是阅读之乐,也正是解疑之艰难所在。我们要探寻的正是那参差变化的峰岭,那错落有致的村桥背后的洞天福地,那千回万转气象之中作者的用意、动因。因此,学生的评点其实是奇妙的再创作过程,它需要学生补足。虽说补足的过程是个性绽放的过程,不同视角会带来不同的解读,但毕竟还有迹可循,文本始终是评点的依托。
例如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完整、清楚。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认为谈话双方必须相互合作、共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交际才能顺利进行,这个原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要包含达成交际目的所需的信息,同时又不提供超出需要的信息;质的准则,即所说的话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不说缺乏依据的话;关系准则,即谈话的信息要有关联,切合交际目的;方式准则,即表达的内容必须清晰、简洁,不晦涩、不啰唆。但我们在阅读文本时会发现,作者及其笔下的人物并不总是遵循这些交际原则,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质疑进而推测作者之心,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与话语字面意义不同的另外一种意义,即会话含义。
如《雷雨》中的这段对话:
鲁侍萍:什么,孩子。
鲁四凤:(抽咽)我,——我跟他现在已经(大哭)
鲁侍萍:怎么,你说你——(讲不下去)
周萍:(拉起四凤的手)四凤!怎么,真的,
你——
鲁四凤:(哭)嗯。
这里三人都没有将四凤怀孕这一信息表达出来,违背了量的准则,然而作者正是要通过量的缺失来体现三者心情。
又如《茶馆》中的片段:
小妞:妈妈!我还饿!
王利发:唉!出去吧!
乡妇:走吧,乖!
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
乡妇:乖!(哭,携小妞下)
乡妇对于小妞的问话未作正面回答,既未提供交谈所需的充足的信息量,又与小妞的问话毫无关系,同时违反了量的准则和关系准则,作者恰是用这种有意的不合作来传达丰富的会话含义,表现乡妇无法诉说的哀痛和悲愤。
再如《祝福》中祥林嫂反反复复的“我真傻,真的”,显然违反了方式准则,重复、啰唆,作者故意违背交际的原则就是要控诉社会对祥林嫂的迫害。
这些会话含义都需要学生依据文本补足、品析,这正是评点的魅力所在。如张志公在《要重视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中说:“特别值得提一提……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过去的一些文章选本叫做‘评点本,那个‘点有两个意思,除了指在文句的旁边点点圈圈而外,还指在最关键的地方说上一句以至三个字、两个字,有的就是一个字:‘妙。这一个字就引起读者的注意:‘妙在何处?于是,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噢,果然很妙!至于怎么个妙法,有时虽然不怎么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涵泳体味。”
3.让学生评点的成就成功展现
学生有所领悟时自然会产生表达的冲动,当表达得到赞同必然会热情高涨,激荡着被理解的兴奋,一旦他们思考的成果遭遇否定,就很容易心理失落、兴趣降低。因此,教师要尽量多地给予学生展示成果、收获同情的机会,让学生的魅力在课堂上绽放。然而这种赞同不应流于表面,不是无原则地一味认同,它是根植于语言的深层挖掘和积极实践中的,是根植于深度的思考和切实的感悟中的,是根植于诗意的浸润和审美的启迪中的,语文的学习是“以心契心,以言传言”的互动,是灵魂与灵魂的人文交流。
这里所说的人文是指学生通过评点的训练所形成的对交际对象的人文关照。如前所述,评点是一种交际行为,“劝说”是它的心理基点,评点者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接受者的认同。在语文课堂这一特殊的交际背景下,学生作为评点者要得到师长和同学的认同,必须对自己的评点语言进行充分打磨。
四、评点时语言的注意点
谭学纯说:“表达和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互为因果,各自通过对方确证自身的价值:修辞信息通过表达者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者,转化为语言行为,外显为物态化的语言材料,然后作用于接受者;接受者以给定的话语材料为对象,遵循一定的言语交际原则,调动自己的知识库存,以自己对于表达者输出的修辞信息的理解,证明交际效果的相对优化。由此可见,所谓最佳交际效果,在表达者那里,只具有可能性;在接受者那里,才具有现实性。”
评点的内容或许精彩,但评点者的表达既可能引起读者的“认同性”接受反应,又可能引起“拒斥性”的接受反应。学生在评点时要体现出较强的自觉性,充分考虑到自己表达的效果,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性,把握语境因素,重视对接受者的关照,针对接受者的特点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即对语言要素进行选择和组织,这是决定评点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
因此,评点者在对语言手段进行加工时要使其更加明白晓畅,更加亲切自然,更具审美性。
1.力求简明
(1)篇幅短小。过多的信息量可能会将受众掩埋于话语之中,增加了接受的难度,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语言应该尽量简练。
(2)清晰流畅,突出逻辑。口语词的普遍存在会使评点明白易懂,清晰的条理和酣畅的气势可以使受众只要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就可以获得信息,因此表达时从词句到结构都应该显示出明白流畅的特点。
2.强化感染力
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受感情的驱使做出决定。很多时候看似在逻辑理性的驱动下做出的选择,其实是先被打动,在感情上形成认同,然后才寻找证据验证其选择的正确性。人们是因情而被说服的,情感的沟通可以在主客双方之间架一座桥梁,是达到劝说目的的有效手段。表达内容上选择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使受众获得归属感,抬高听者身份,使听者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都可以于无形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还可以通过具体情境、意象的设置,激起受众情感的回应。表达形式上可以大量使用口语词汇,驱除书面语体产生的疏离感,产生亲切感。这些手段都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使表达更易接受。
3.重视审美
语言在简练、亲切的基础上,还要呈现出审美特性,使接受者在阅读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评点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如诗文的引用、意象的铺排等,注意词语的选择,如恰当使用表情词汇等,注意句式的变化,如整散交错的句式排列,这样可以使评点形式更丰富,打破受众的审美定势,产生一种新奇感。
语言表达并非孤立的,它涉及表达冲动的产生、语言要素的积累、交际语境的判断、接受心理的揣摩、交际信息的组织等。评点这一阅读图式将通过评点意识的形成,人文气氛的熏陶,使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得以成长。
参考文献:
[1]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金圣叹.金圣叹文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7.
[3]何心.水浒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周作人.书房一角[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王力.王力文集(第二十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6]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7]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张志公.张志公语文自选集(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谭学纯.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