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亚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在学科课程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得以变革,为学生的学创造多样化的认知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资源的工具。本文结合初中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十种方法。
●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以活泼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生动的视频等,展现出动与静的映衬美,光与影的变幻美,音与画的和谐美,使学生在美中对学习材料、学习过程产生兴趣。例如,在初中物理序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最好不要急于接触教材,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未来月球上的新居民》的动画,并利用网络资源中的视频展示我国“登月工程”的科学之旅,作为新课程的开始,引起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注,进而把学生引入物理殿堂。
● 类比实验,弥补实验不足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恰当的实验可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实验中可依据两事物的相似属性或相关性来设计类比实验。例如,电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实践中也很难设计一个真实的电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压,因此可利用多媒体设计水压形成水流和电压形成电流的两个模拟实验进行类比学习;又如在学习声波、光波(光的传播)时,我们可以模拟水波的形成和传播来类比学习有关声与光的现象。这样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 真实与虚拟相结合,增强实验可视性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实验范围和观察的局限性,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将模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可构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物理学习情境,可增强实验现象的可视性。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时,由于实验的光源强度往往不足,加之学生观察范围有局限,况且有些光线如红外线、X射线等是人眼所看不见的,因此可以先做真实实验,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探究其规律,重现实验过程及现象,对于漫反射特别适用。
● 微观、宏观齐发力,客观展现物质世界
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如分子的热运动,电子的运动,等等;宏观世界是庞然大物,又说不清道不明,如磁场、地磁场的概念,等等。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往往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印象与认识,如果教师应用多媒体可把微观世界放大、宏观世界缩小,展示在学生眼前,许多情景就不言而喻了;复杂情景可图文并茂,还可有声有色,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利于理解知识。再如,在学习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我们可以把地球缩小,再来观察地球上的人的各种运动,这样就不难理解了。
● 动静变化,化解教学难度
在教学中,教师很难将所有的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用语言、文字、板图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却能变动为静、变静为动,动静结合,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也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在真实的实验中,由于电流是无法观察的,就更谈不上观察电流方向的变化,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模拟感应起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将转动的线圈分解成几个静止的状态来观察,或由静止、慢速、连续等几种运动状态来观察体验。
● 多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资源
用于教学的多媒体设备很多,每项媒体技术都有各自的特性,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体呈现教学资源。但我们应注意到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不应该是课本原文的再现或重复,对于一些定义、公式、图表等内容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如实验模拟一些课堂难以实现的核裂变、核聚变等现象;或把物体放大,如物质三态微观模型;或把物理过程加快,如固体之间扩散运动;或将物体变化过程减慢,如热机的工作原理等。这样可把课本描述的一些抽象、微观的概念直观化和形象化,使教学更丰富、更灵活。
● 结合“STS”,促进物理走向社会
“STS”是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的专题。新课标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教材的每章节都配备设置了“STS”专题,而且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增设了“科学世界”栏目,专题栏目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天文地理、社科人文、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顺利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度确实相当大,但借助信息技术就容易得多了。例如,学习第一章《声现象》后,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北京天坛回音壁的科学现象,间接让学生感受建筑师的伟大创造;在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章时,教师可收集展示网上查阅2011年日本发生的核电站泄露事故对人类环境的影响,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物理,物理来自生活,物理服务生活。
● 虚拟实验,创设科学探究情境
新课标十分注重科学探究,设置了许多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大多数不同于实际生活和教学演示,有的是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有的是因物理现象的限制及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无法用真实实验去完成。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其实质就是通过探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真实的情况并不能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而是在理想实验基础上经推理得出的,因为自然界中不受阻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而借用信息技术可虚拟没有阻力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思考,跨越思维障碍,获得真理。
● 开发教学电子游戏,寓学于乐
电子游戏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教育游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结合的产物,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戏软件,具有教育性、知识性、针对性和娱乐性等特点,一个较好的电子教育游戏应集上述特点于一体,方可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力和机械》一章时,可充分展示“科学世界”栏目中介绍的“杭州动物园上演的现代版曹冲称象”故事;再如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就是应用蚂蚁和猴子的对话游戏来呈现的。能够开发电子教育游戏的资源很多,只有结合教学实际,遵循上述“四性”,都能去探索开发。
● 建立教育博客,拓宽学习时空
博客进入教育领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少学生与教师开设了自己的博客,还有许多班级博客,对学生而言,可作为交流的平台;对教师而言,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学生可通过教师博客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在信息化时代,博客已经成为继课件、资料库、网络课程、知识包、QQ群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新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发挥着独特的教学效用。随着微博的兴起,师生、生生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但成熟的应用方式尚待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非常广泛,还远不止文中所述,只要勇于创新,力求实效,都将带来显而易见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