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
问题学生是指在师长眼里有着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且屡教不改的学生。问题学生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教育转化工作的艰巨性。而智能机器人教育是一项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科技活动项目,涉猎多学科内容,如物理、逻辑、机械、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它能够使学生在看似玩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
智能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普及开展,对问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价值观的重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智能机器人教育的特色及现状
1.智能机器人教育的特色
(1)动手操作性强、思维性强,符合学生认知、探索知识的特点和求知欲望。
(2)充分体现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学会解决问题,体会实验成功和失败的感受。
(3)课程以不同的主题引领学生设计与制作,在每个机器人活动中,都会完成一个实际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智能机器人教育的发展现状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将“人工智能初步”、“简易机器人制作”的模块列入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中;同时,国内外每年举办各类机器人比赛,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机器人活动,普及科技教育。目前,我国学校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校本课程或者兴趣小组等,参与的学生也大多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
● 智能机器人教育在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中的作用
问题学生虽然厌学情绪较重,但他们聪明,动手能力较强,如果正确引导,利用学生贪玩、喜动手的特点,开展智能机器人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引导,提高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便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又会促使他们感受到以往难以感受的成功喜悦,从而树立信心,使得问题学生在各方面的面貌都有所改变。
1.培养问题学生对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体验科学知识的奇妙,从而使活动的过程成为一种自觉和乐趣,变被动的接收知识为主动寻觅知识,变“让我学”成“我要学”。同时,智能机器人活动富有挑战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把对智能机器人探索的兴趣慢慢扩展到对其他知识的探索。
2.培养问题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计算机文化”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思维方式以及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集中体现的智能机器人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协作能力和科技探索能力,使学生的体会和感悟通过智能机器人的搭建、编程等活动体现出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3.构建问题学生学习知识的良性循环
智能机器人活动包含的知识非常广泛,要想让机器人提高智能,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从策划、设计到制作、调试等一系列的过程均由自己完成,其中获得的成就感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对新知识的渴望,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同时,这个过程也正是他们组建知识的过程;新组建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促使学生去探索和建立更复杂的知识体系,如此反复形成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良性循环。
4.提高问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智能机器人教育注重对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合作制作机器人的教学方法,让问题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实现“做中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合作创新意识。
5.重塑问题学生的价值观
智能机器人活动的开展可以逐步改善问题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改进其学习态度,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从而把学生从网吧、网络游戏中吸引出来,逐步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强化教育效果,使问题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在问题学生中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的相关措施
1.明确指导思想
为了在问题学生中更好地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应制定明确的指导思想:丰富问题学生学习生活,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激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学习信心。作为指导教师应适当地设置合理的情境和任务,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使之融入到想象的海洋中,探寻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去实现。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准备是指机器人活动场所的布置、机器人采购等。机器人教学所需硬件是比较昂贵的,没有资金的支持,这门强调操作的课程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各级教育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资金的保证。
3.强化师资培养
机器人教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发展历史较短,技术含量较高,因而机器人教学的师资目前非常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组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各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4.凸显主题类课程设计
主题类课程就是按照某一主题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加入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来解决主题情境中预设任务的课程。例如,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科学教育培养目标,紧扣青少年心理特征选题,可以创设“机器人运动会”主题课程和“游戏类”主题课程。
5.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正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机器人比赛是学生的比赛,学生只有亲手去设计制作,才会完全了解它的特性,调试时才能如鱼得水,出现故障时也能很快找到原因。因此,机器人兴趣小组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方式,教师只辅以适当指导。
6.坚持课堂教学快乐原则
问题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因此,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机器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成功,每一点进步,每一个创意,都应给予肯定,随时让学生有成功的自豪感。例如,为了让学生能想得到、做得到、实现得了,教师可采用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当学生感到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组织学生针对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再对自己的程序进行调试,教师适当参与,经过共同努力,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都会有成就感。
综上所述,智能机器人活动既补充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又为问题学生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但目前为止,也仅仅做到活动的开展和取得一定的比赛成绩。至于智能机器人活动在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变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教育活动的模式等,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进行不断探索、总结和提升,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变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