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思路探讨

2012-04-29 00:44杨青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

杨青松

摘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也需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好各种技术手段,来加强和深化管理水平。本文尝试提供一种思路,通过教学装备维护过程来不断完善有关数据,以建立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资源的基础数据面,横向扩展的同时,纵向各级教育局也可以建立区一级甚至市一级教育技术装备资源的动态数据库,从而全面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均衡化

目前,有关普通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实践的讨论很多,不过大多是集中在如何装备、怎样装备、怎样使学校装备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等这些层面。我国的教育技术装备大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信息化却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课题。笔者多年从事教学装备采购管理,摸索了一些经验,现尝试对一种思路进行探讨。

●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核心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的发展应首当其冲。虽然各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基本面各不相同,但主要应在四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重点是理科实验室,难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室,薄弱点是劳技实践室和艺术室,空白点是装备管理。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就是装备管理的数据化。

笔者管理教育装备采购工作十多年,在各种装备采购的过程中,发现学校的选择大多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或者说现阶段的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摸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所以,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的运用效能,以及这些装备能够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的价值缺乏有效的管理。这是由于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学所决定的。每所学校都有专人管理教学装备的采购和维护,但是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往往要快于学校对于新技术的熟练应用和普及。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发展的趋势,完全做不到具有前瞻性地引入新技术装备。而有能力的学校往往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能对技术装备的实际效能有所了解。而这些过程,没有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也就谈不上管理数据化。对于上级管理部门来讲,有关装备管理信息数据的收集是一个繁重而又严重滞后的工作。周而复始,也就难以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信息化。

●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难点

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要实现装备添置科学化,在没有一个大平台支撑的情况下,就要求学校变成信息产品采购的专家,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掌握各种技术装备的发展和更新,这样并不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即使是教育局教育装备管理部门,也无法承担所有教育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管理工作。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学校和教育局作为装备的使用方,对生产厂家提出装备使用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厂家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组织研发和生产有效的教育技术装备。这属于社会化分工的合理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装备是适合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的,哪些装备的质量和效果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使用方和管理层又是怎样得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数据呢?

常规的做法是来自有关部门的质量评测。而有效的参考依据则更多来自一线教师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是宝贵的,但也是离散的、个性化的,而非集中的、数据化的。这也就是无法实现教育技术装备均衡化的核心难点。

● 建立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平台

我们常说要全面提高装备管理水平,一般来讲,除了常规的技术手段外,还需要人力资源的配合,即设立装备管理员,由班级专人负责填写书面报修单,送达学校装备室,然后安排人员利用课后或晚上及时检修,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这样一来,给教师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同时,也要求教师对一件专业上并没有技术保障的事情负责。这是很难保证管理效果的,人的个体差异造成管理效果的不均衡,从而使得这种管理方式实际上已经失效。

也有人建议将学生发动起来,参与到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中,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扩展学生的技术视野,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但是对于一种管理手段的运用,我们需要全面的衡量利弊,综合考量才能正确取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纲所要求的各科文化知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实非常重视。但是,这并不能忽视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我们现在的教学实际是,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较重,我们不能按照个别学生的能力情况来设定一种可以普遍推广采用的管理方法。况且,我们并不是没有更好的节省人力资源的办法。

我们已经在市场上见到有教育技术装备维护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首先解决的是学校装备维护报修的功能。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向平台反馈报修信息,而维护机构(专业或者第三方机构)的维护过程也在平台上实时反映。深圳市有些区已经率先采用了这样的平台,报修和服务结果都能够在平台上得到反映和记录。我认为这个平台还能够做得更多,如对某种装备的维护记录经过统计和加工,就可以得出这种装备的质量数据,从而为以后的这类装备采购提供了一部分依据。同时,如果先将学校的全部装备纳入这样一个平台,就已经实现了一种装备管理的信息化,在建立基础数据的前提下,针对维护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就可以得出所需的各种管理数据,也就实现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科学化。

我们进一步大胆设想,利用装备使用和维护平台的实际数据,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基础数据,在此之上,开展数据挖掘工作,形成校一级,甚至区一级、市一级的管理数据链,打造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平台,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同时,真实有效的装备质量和效能信息,也为教育均衡化提供了技术装备的基础。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目的是围绕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装备,延长装备生命周期,杜绝安全隐患。这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围绕管理信息化的操作要与教师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不要变成额外的工作负担。否则由于责权利的分割造成信息的流通不畅,管理层不能及时得到信息,而使用者又得不到装备的支撑保障。只有将管理信息化和装备维护信息化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数据来自使用维护过程,是真实有效的,同时又不需要教师负担额外的责任。管理层和使用者各取所需,完美统一,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水利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的防护墙?
法律为信息化护航
医院会计信息化 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