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德 郑爱文
王建德,2000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现任控江中学人力资源兼科研室主任、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学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他先后辅导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IOI)获“八金、三银、二铜”,编写出版了28本计算机教育专著,辅导学生获国际奖牌数、著述的学术层次和专业影响在全国中学教师中实属罕见。他曾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十佳大众科学奖、连续四届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殊荣。
小郑老师:王老师,您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人称“江湖郎中”,这说明您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对个中问题极具洞察力。对于一些教师来讲,如何从“菜鸟”修炼成为个中高手,您能否给开一剂良方?
王建德:我无法为所有信息科技教师“开一剂良方”,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对象和教育环境不一样,教学风格也不一样。教学在很多方面是属于原生态的东西,体现出教师的个性,“教无定法”。这里,仅介绍一些自己的做法,或者说本人“菜鸟”修炼的历程,但愿能对他人有所启示。
从心理素质开始发现超常学生
怎样发现那些具有优异的先天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是竞赛取胜的首要因素。习惯上是通过大面积筛选,层层测试选拔,最后遴选出算法基础扎实、编程技能娴熟、解题能力突出的尖子。这是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选拔策略。而我对学生的选拔却另辟新径,在培训活动中考查、从心理素质开始发现。一开始不搞选拔,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加到培训活动中来。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编程语言和汇编环境;第二阶段是数据结构、基础算法;第三阶段是人工智能搜索、图论、组合数学、统筹规划、计算几何等。
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难度的加大以及学生学习意志和能力间的差异,部分学生相继在某阶段学习中被自然淘汰。对于继续接受培训的学生,我不仅通过分段测试的成绩考核其能力,而且还注意从他们提出的每一个算法见解、编写的每一个程序、平日里的精神状态与思维表现以及环境压力下的心理变化中去洞察其隐藏着的超常潜质。
把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培训活动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我是从下述五个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的。
(1)激发学生主动追求自身思维品质的优化。来我这儿学习的中学生,尤其是优秀生或高中生已普遍具有积极从事独立的智力活动的倾向,对于认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不少学生之所以热衷于培训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在第一节课上总是结合获奖选手成才的经历,向学生指出优秀思维品质的主要特征。每次在我讲授时,学生都情绪振奋,表现出极大兴趣。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变学生思维品质的无意识追求为有意识的主动行为。
(2)多鼓励,在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上下功夫。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信息越多,自信心就越强。记得当初有一位女学生在NOI中得了一个三等奖,回家后哭了几天,私下对母亲说今后再也不碰计算机了。为了帮助她树立信心,我强求她重做NOI的试题。仔细测试后鼓励她说:“你不能小看自己呀,你的分数已接近国家集训队的水平。你热爱计算机,有潜力学好计算机,但不能一遇挫折就忍痛割爱。用这种精神状态做事,任何事也不会成功。”这位学生听后很受鼓舞,钻研的劲头更足了,第二年NOI的成绩上升为二等奖。但在当年的国家组队赛上再次失利。我还是热情地鼓励她:“这次你比往年进步了。只要你对竞赛现场和题型的适应性再提高一步,你一定会成功!”帮助她确定成功的自我意向、坚定信心。她不断努力,在以后两年的NOI上一跃而为第二名和第一名,并在IOI上获金牌,成为当时首位在NOI和IOI夺魁的女选手。
(3)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念。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理想与品德是一致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非智力因素中具有导向功能的因素,也是学习动机和兴趣中具有长远目标和长期效应的动机成分。因此,我在培训中注意指导学生认可和选择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并帮助其建立相应的价值体系,让学生把学习与个人前途、四化需要、事业追求联系起来,争取将勇敢、顽强、正直等社会价值内化为学生个人品质,使其与学习的兴趣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钻研信息学知识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保持持久的发展。
教师要在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就要力避形式化,使德育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心智水平相结合,与教师的身体力行相结合。一位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从国外寄回两张照片,一张记载她在贫民窟修补失业者家门时的劳动场景,一张是冲刷厕所时的留影。她说类似这样的活动,学校每学期都搞。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麻省理工这所培养“达官显贵”和一流学者的学府尚且注意教育学生慈善助人、热爱劳动,那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培养合格公民素质的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更应该被重视,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4)努力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愉快、喜悦、满足等情感最主要的基础是美感,丑陋使人厌恶,平淡使人乏味,美丽的东西才受人喜欢。有时,学生在研究某个试题后脱口而出:“这个问题真漂亮!”我听了特别高兴。不为别的,也不管其评价是否正确,对于一个刚涉入算法研究的学生能评价程序设计问题并大胆冠以“漂亮”二字,对于我来说,真比直接听到“我爱计算机”更让人为之动情。因为这里包含着由对计算机的一般爱好上升到对程序设计美的追求,审美意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程序设计的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美,它以自身特有的魁力吸引了我们的不少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活动中能经常不失根本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东西作为审美对象,因人制宜地展示程序之美,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算法和编程的实践中经过审美体验树立审美理想,逐步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我编写出版的所有著作,就是从这个立意出发,围绕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程序美,吸引读者步步深入,使他们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
(5)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有一种移情效应,也就是把他们本人的感情看作是算法与编程方法本身的东西,给算法与编程方法蒙上了丰富的情感色彩。而这种移情在教学心理上的出现,就往往与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表现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表现的对计算机的钟情、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自如的艺术化教学都将化为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激励,增强着他们的兴趣。因此,我很注意对自身计算机修养、教学艺术提出从严要求。
现在社会上家教成风。对于教师有偿家教的是与非,我既不妄加评论,也不参与家教,从未与一个学生建立知识与金钱之间的买卖关系。对每一个学生授予知识、教与做人、付与爱心,克尽教师的本分,但从不图任何经济上的回报。但愿将来有学生想起我时,能由衷地说一句“这个人的人品还不错”,或者说“他曾为我的成才做了一点好事”,那我就心满意足了。记得十年前,出国学生的家长提出要为我们办五十周岁寿宴,被我谢绝了,因为我不想影响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前几天,我意外地收到学生从海外寄来的“礼品”:两个杯子和几件休闲装,恭贺我六十大寿。学生的天赋和勤奋造就了属于自己的今天和明天。而我只不过在他们的中学时代尽了一个做教师的本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一晃过去15年了,但这些早年的学生至今还念及师生情,真使我感动。于是我们夫妻俩穿上了“情侣衫”,接受了学生“一杯子盛情,一辈子幸福”的祝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学生参与
信息学培训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它的任务是探索未知。在这一探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处于辅导地位。当然在培训初期,还得搞传统的授课制,因为学生在没有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前,是很难有所发现的。但是我上课时尽可能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讲解式为指导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基础课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把课堂教学变为设疑、质疑、思疑、析疑、解疑的综合思维训练过程;不是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仅教知识还教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理猜想、进行逆向思维,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例如概念、公式、算法都要讲清内涵和外延,对相近、相关、相对的概念进行比较,在训练方法上训练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概括记忆,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形成概括简略的知识结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在课堂上我还积极展示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弄清最起码的解题思路,以增强其思维品质。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以后,我便大胆放手,发扬民主,把本来属于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做所有能做好的事情。我在活动中主要起指导和监控作用,防止学生过分计较非本质的东西,并善于发掘学生思维中闪光的因素。有时遇到学生提出某些见解时即便事先知道,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在与学生交谈中,注意不轻易作终极判定而作适当点拨,使之成为学生活动进程的催化剂。一味强调学生应听我的,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丧失主动的存储器,这样做就不科学了,失去了培训活动的积极意义。
随着培训活动的深入,学生中心地位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教师地位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求的降低。恰恰相反,由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动中,我除了向学生补充主要知识外,主要是在组织、评价、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
(1)导超前式自学。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离不开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怎样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因此,我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对优秀学生提出了超前式自学的要求。超前学习是优秀生常见的学习方式,他们中间不少人自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一直是在超前学习中走过来的,许多在全国或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读初中时就表现出异常敏捷的思维和编程能力,培训班里也常常吃不饱。有鉴于此,我单独为他们制定了超前自学的计划,另开小灶,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又挖掘了他们的潜质。其中一些学生在初三时便在NOI获奖。
超前学习的好处在于,使优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深,能通过知识的拓延达到知识的巩固,能站在更高的层次来俯视现有竞赛题中的某些知识,使做题速度和自信心处于最佳的相互促进状态中。总之,能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更大范围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超前自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在下述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采取有效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学会怎样思考、怎样探索未知和发现真理;
◇积极向学生补充各种课外知识,推荐优秀读物,热心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有实施的基础和可能性;
◇积累历届国际、国内信息学竞赛和大学ACM竞赛的资料,编写题解、了解竞赛动向,并创作与竞赛要求接轨的试题,对学生的题解给于客观评价,肯定正确、指出不足、纠正错误;
◇处理好长远目标、当前需要和学生实际的关系,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
(2)用“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题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的方式组织培训活动。问题是算法的核心。算法设计的思维活动表现为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以及自身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思维过程,并且按照程序语言规则准确地将之描述出来。我在组织培训活动时,采取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题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的方式,倡导学生自学,突出培训活动是知识的探索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处于“愤”和“悱”的境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其思维品质。当然,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应有较准确的认识,以使提出的问题适宜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培训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将问题外延,主动考虑相近、相关、相对的问题,自觉地去实践、探索创新。这样做的结果,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又可帮助学生通过事物间的联系拓宽知识面。大量的实践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过程中对各种信息的概括和解题后的信息保持能力成正比。例如,一个推理过程A→B→C……→G→H。有能力的学生解题中善于紧缩思维,他们可直接由“A”看到“H”,仅在分析一种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到一串相关相似的现象,把每个题目认作一类题目的代表,并按特定的方式解题。他们自觉地探索各类问题中隐藏着的普遍规律,对题型的逻辑模式和推理概要都能留下深刻印象,长久保持;缺乏能力的学生在从“A”到“H”的推理过程中则要走过相当“漫长”的路程,解题后的概括难以胜任,只能得到一些孤立的现象,并试图用同样的努力去记住所有的、非本质的东西。一般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是按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个层次——一般性解决。它力求通过对问题的已知、未知及整体结构,进行概括的思考,以明确解题的大体方向;
第二个层次——功能性解决。它主要是明确应该采取哪一种算法解题;
第三个层次——特殊性解决。它主要是明确算法的具体流程和程序语言的描述。
一般性解决、功能性解决为特殊性解决提供了方向和策略,是一般理论知识作用于具体试题的结果。算法和编程技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分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尽管形式不一,但是它们都蕴含着一些共同算法思想,遵循着一些重要的编程原则和基本的思维方法,虽然学生不断有所接触,但要吃透精神、融汇贯通、灵活运用却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因此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我要求他们突出全局观念,从大处着眼,优先考虑高位层次,不局限于具体的技巧及应用,防止把“宝”押在一两个“窍门”上,钻牛角尖。在竞赛中,一些学生之所以将简单的东西看作复杂,就是因为他的基础不扎实,而基础是最重要的。培训活动以算法知识和编程技术为中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算法构造和程序设计所依据的知识技能是解题过程中正确进行推理和编程的基础。算法知识和编程技术的拥有量、抽象水平及其应用的灵活性是一个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因素。因此在培训活动中必须循序渐进,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既不满足学生水平的现状,更不能脱离学生目前能力的实际。
对培训活动的安排,我主要采用“双轨复式”。所谓“双轨”是指内容上沿着两条线:一是算法和编程知识,二是相关试题。我将近年来国际国内竞赛的试题按算法分类,并对每一种算法配备了精典试题及其解析,在抽象算法与具体编程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所谓“复式”是指某些内容、特别重要的或较复杂的算法,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学生就能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必须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水平把同一内容分成深度、广度不同的若干片断,一步步地螺旋式上升,最后达到较好掌握。把握住节奏十分重要,一个阶段一个中心,问题过难过易都不能出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过难使他们丧失信心,过易则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这就需要及时从学生中间获取反馈信息、调整安排。
小郑老师:在千军万马追竞赛的当下,取消奥赛保送是否为理性行为?
王建德:我认为政府取消奥赛保送是理性的行为。
首先,政府不应该在什么样的学生可报送大学的问题上制定划一的政策,不应该越俎代庖本属大学的自主权。其次,竞赛具有竞争性,获得以往保送资格的学生少之又少。信息学竞赛的内容基本与信息科技课程脱节,而各地的培训活动又不健全。如果全国数万学生为保送大学的功利目标而趋之若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挤这个独木桥,社会成本太高。因此,不应该树立这个最终使大多数人失败的教育目标。
这几年,国内外大学对信息学竞赛的获奖学生特别青睐,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大学学习成绩和就业后的工作经历相当成功,说明程序设计的培训活动顺应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信息科技课程从培养全体公民基本素质(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的需要出发,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现有应用软件;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传统,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得过少。我们将来面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的结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数学课程需要反映计算机的计算、检索、记忆、决策的原理和机制,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使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渗入到中学数学教育里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现代数学的支撑,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必然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因此算法和程序设计知识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未来教改的趋势。而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适应这个发展趋势。确实,学生要学会使用别人创造的应用软件,但有些应用软件要娴熟使用,需要有一定的算法和编程知识。应用软件的功能是有限的,而程序设计的“脑功能”是无限的。多学一点算法和程序设计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长远目标,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关键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要解放思想,破除头脑中的一些思维定势和畏难情绪,将培训活动中的教学内容浅显化后引入教材、下放至课堂。其实新的东西不一定难,只是陌生而已。一旦熟悉和掌握了,恐怕比目前传统的初等数学知识还要简单有趣,还要有用。
小郑老师:在当下这个浮躁的年代,您是怎样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在您的经历当中,有没有特别之处促使您热爱并享受当下的事业和生活?
王建德:2002年,我调到控江中学,担任科研兼人力资源室主任。当时,我已经辅导学生获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七金、二银、三铜”,编著了15本学术专著。但是我想,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纪录将来肯定有人超越。现在不妨来个“角色转移”,为年轻人的成长做一些铺垫工作。十年来,我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热心扶持校内骨干教师,使学校新增了3名特级教师和近10余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将学校编制压缩至国家规定员额的同时引进了7名博士和20余位硕士生,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制度,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让年轻人也享有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的平等机会。当然,十年来我也未放弃过学术研究和教学,先后出版论著13本,辅导兄弟学校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获“一金一银”;校内一学生被教育部、全国科协命名为“明日小小科学家”,一学生在国际工程技术大赛获二等奖,10余人在全国奥林匹克信息学分区联赛获一等奖。原单位的工作重心是辅导学生竞赛,而现在单位的主要工作是行政,辅导学生的时间仅是每周一次的选修课,学术研究或社会讲座是在工作之余。要取得同样的学术成绩,个人需付出双倍的精力和时间。
台湾有一名网络作家叫柯景腾,俗称“九把刀”,40余岁出版了40多篇文学作品,我的著述量远不如他。我俩有学科和年龄的差异。“九把刀”为母亲筹集医疗费含辛茹苦,两年之内连续出版了十几本小说。我没有他那种旺盛的精力。文学创作属于经验型和发散性的,而理科写作严谨抽象,来不得半点的含糊和差错,否则就成为粗制滥造。但有一点我俩是相通的,那就是他所说的“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对于我来说,这种“战斗”并非争名夺利,而是一种努力好学、恬静而丰富的生活状态。如果谈“战斗”目标,无非就是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明师”:一个将明明白白的文化知识明明白白地教给学生的明白之师;一个以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获取学生信任和尊敬的明辨之师;一个立志以今天的教育促进明天的科技、发展后天的经济,立志让明天的学生胜过今天之我的明天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