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2012-04-29 21:17:45徐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通信技术局域网计算机网络

徐辉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知识经济的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化、网络通讯的普及化已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互联网)把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前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在Internet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社会网络,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文环境,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有力助手。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Internet互联网、Intranet(局域网)、学习方式的变革

自1946年美国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以来,在最初10年计算机和通信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到了1945年,Transceiver(收发器)终端被制造出来,人们使用该终端通过电话线将数据传输到远处的计算机上。至此,计算机开始与通信相结合,并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互联(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是指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功能就是资源共享,具体表现为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Internet(互联网、因特网),计算机网络互联,它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量不同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庞大的信息系统。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网上信息交流;二是网上信息获取;三是网上资源共享。互联网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优势显而易见。

(1)学习过程的灵活性与开放性。①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电脑能够连接到网络,就可以上网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行安排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进度,从而使学习更加灵活、积极和有效。②互联网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学生共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在线合作完成某一活动或任务。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益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同时扮演“教”与“学”的角色,提供了平等的沟通机会。

(2)学习过程的非线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互联网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超级链接功能。通常人们使用的“文本”,如课本、教辅材料等,是按照章节、页码顺序自然展开,学生只能按照线性方式一页一页往下学。而超文本的特征在于非线性,它模仿人脑的思维,用网络结构组织、管理信息。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由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操作便捷有益于学生的学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几乎涵盖了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搜索、查询功能,那么利用网上“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搜搜”就有可能便捷地找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二、计算机网络互联(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1.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从单一、被动的传统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这种变革不仅包括承认和尊重不同的学习者由于知识背景、经验积累、能力倾向、个性风格的不同而形成的个性化学习风格和不同的学习方式,还包括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并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1)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控制和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自觉、独立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定义中有三个要点:即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调节、修正和控制。

(2)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个体组织在一起,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享资源、相互促进,并最终完成目标,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习得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协作学习需要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强调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共同促进。

(3)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指在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状态下,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与远程教育体系中的学习支持系统双向交互且获得及时反馈的一种学习活动。远程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教育规模,提供了多种层次的学习机会,有益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化社会。

2.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网上数据库、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等;学习工具主要包括:新闻组(Newsgroup)、讨论组(Discussiongroup)电子公告牌(BBS)、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协议(FTP)、语音聊天(QQ)、网络寻呼机(ICQ)、博客(Blog)、远程访问(Telnet)等。

(1)基于网络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课程是通过在互联网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来表现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两部分。网络课程是遵循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学生自学—协商讨论—评价反馈—总结—练习巩固”模式设计的开放性系统。学习者,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阅读和理解课程内容,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网络通信功能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对知识重新建构,形成最终成果供教师评阅,并获取反馈信息。

(2)基于网络课件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课件是基于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能在Internet(互联网)或Intranet(局域网)上发布的教学辅助课件。网络课件一般是网页型的,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动态性,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又可以实现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3)基于网络工具学习方式的变革。①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浏览相关网站,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知识和信息。②课后,师生、同学之间可以通过Newsgroup、BBS、QQ、E—mail、Blog等网络工具自主上传、选择专题进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③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导航的设计与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求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的设计、学习网站的开发、网络学习环境和工具的开发按照教学规律、教学策略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好指导作用,尽量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迷航”。

(4)互联网上的远程学习。①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进行远程学习,实现“一点对多点”的远程交互式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语言交流和信息交互,实现可视化效果。在这种交互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工具,指导异地的学生学习,还可以将参考资料存放于信息服务器上供学生调用。同时,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向教师咨询、求助,以获得解答或信息反馈并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②利用互联网的点播功能进行远程学习。学生采用视频点播或网上浏览的方式随时调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助于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案例

以专题讨论“家乡变化”为例,来说明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构建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评析文章的能力。

(2)教学准备:准备相素材,如家乡变化录像、图片、资料等。

(3)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播放录像——改革开放带给家乡的变化与发展。②提出假设,角色扮演。你看到的变化有哪些?你的感受如何?③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分小组交流讨论。④以小组为单元,形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各小组开始构建文章,教师监控。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通过控制平台观察学生的进展,了解他们的进度,获得讲评的第一手资料。⑤发布展示,交流点评。教师随机从不同小组挑出文章组织学生评议并阐明理由,鼓励学生提出相反意见,展开讨论。⑥总结。

(4)作业:课后各小组间相互浏览、交流、讨论、点评,并修改“家乡变化”这篇文章,巩固学习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到与家乡变化的相关资料,实现了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交流与协作,相互促进并最终完成任务,体现了互联网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四、正视互联网的“双刃剑”作用

(1)切忌盲目依赖网络。在信息时代,当人们遇到需要写论文、报告、演讲辞、先进事迹等,首先想到是“网络下载”——只要动手而不要动脑,长此以往人必将产生惰性,失去个性和创新。因此,我们提倡学生要积极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运用网络要适度。

(2)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互联网虽然提供了资源共享、便捷的服务,但是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黑客、信息超载、计算机病毒、盗取国家或别人机密的行为等。一方面,由于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在查阅时要谨慎选择,防止不健康的内容和思想的毒害;另一方面,学习者要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分辨事物的能力,防范各种危险因素。

(3)网络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网络游戏成瘾。因此,要求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行动起来趋利避害,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同时尽可能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张家全,网络与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张剑平,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

[4]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通信技术局域网计算机网络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电子制作(2019年16期)2019-09-27 09:35:04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08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7:58
基于802.1Q协议的虚拟局域网技术研究与实现
电子制作(2017年17期)2017-12-18 06:40:48
局域网性能的优化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论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10:25
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
IODN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