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孩子不是问题,学会如何爱孩子才是问题之所在。那种带有残缺、缺少理性的爱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是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即属于此列。其实质是一种“非爱行为”———即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掠夺。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爱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孩子;爱;名义;伤害
世上很少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操劳之余,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初听起来,该为家长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所感动。但是,理性思考,却觉得这种爱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这种爱带有残缺,缺少理性,它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更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其不良后果如下:
(1)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从表面上看“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是对孩子需求的一种满足,而且这种满足还是无条件、不计任何代价的。实质上,过度的满足恰恰就是一种剥夺,因为它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丧失了锻炼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孩子很难离开父母这根拐棍。
儿童时代是处于刚刚面世又无法独立处世的时期,是正规教育的预备阶段,对儿童,做家长的应该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关怀,爱对于孩子身体、精神、健康心灵和情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可是爱一旦过度也会成为一种伤害。尤其是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更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和父母一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
家长的责任不仅要“养”孩子,还要“教”孩子。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仅仅是爱的“一度空间”,真正的爱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教孩子学会生存,具备生活、学习、自我服务等技能,教给孩子在实际锻炼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与能力等等都是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衡量是否爱孩子,不仅看为孩子做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多少,看为孩子成长搭建了什么样的平台。我们必须在照顾和放手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成人必须学会为爱放手,不要打着爱孩子的幌子,在做伤害孩子的事。
(2)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与剥夺相伴随的是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助长。比如自立、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知体贴关爱他人等等。许多做父母的沉迷于盲目宠爱,认为孩子小,处处不放心,帮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孰不知这种痴情的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心理,甚至成为滋生四体不勤的祸根。
据上海队宝山区对500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低年级27%学生不会洗脸,37%的不会穿衣服,30%的不会扫地,97%的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学生57%的不洗碗,60%的不整理房间;高年级学生63%的不会烧饭。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与孩子的依赖心理有直接的关联,因为在成人过度关照下,在无微不至爱的包围下,他们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习惯了被人关照,习惯了接受他人的服务,甚至在他们看来,家长或他人一切为我服务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学会有智慧的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那种“承包一切”的爱,虽然充分表达了父母们的慈心善意,但缺少智慧,并不值得提倡。
所以,为了能让孩子尽快学会独立,留点空间,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关爱自己吧!
(4)催逼。之所以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催逼,是因为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可要努力,可要争口气呀,否则,你怎么对得起我呢?”在父母看来,我付出这么多,而且是全都为了你!你必须要回报,而且回报必须要与我的付出相称,如果不相称,父母就觉得委屈,就会心理不平衡,抱怨就会随之而来。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有的孩子甚至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如果学习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就对不起父母的心血,就是罪人”。有的父母把这种对孩子的压力扩大到极致,甚至这样对孩子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咱家今后就靠你了。我操碎了心,全都是为了你,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我们可真的没希望了。”这实质上是一种压力转移。家长将全家的重担与希望转嫁到一个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稚嫩的肩膀担负如此重负,其实质就是催逼。孩子天天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整天被内疚感、负罪感和焦虑感缠绕着,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精神折磨;是一种在高物质利益的满足、高期待回报背后的一种变相折磨;是一种物质上的优待,精神上的催逼和虐待。应当说,儿童的成长应当有压力,因为压力有时能够产生动力,进而挖掘潜力;压力也会增强孩子情感的共感性,使孩子能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加深孩子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孩子体味到做父母的不易,加深对父母的沟通与理解。但压力应当维持在一个适度水平上,如果压力过大,超出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度,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一种行为叫“非爱行为”———即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掠夺。这种行为多在最亲近的人之间发生。像“为了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为了你,我才怎样怎样;自从有了你,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累老了,一切都牺牲掉了。”等等,诸如此类都属于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一种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强制性控制,以爱的名义让别人按照他的意愿去做。“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就属于“非爱掠夺”,爱的背后是孩子心灵沉重的翅膀和无形的枷锁。
无疑,孩子是家庭最大的希望工程,承载着家庭未来的希望。父母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为孩子操劳也是应当的。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但这种爱应该是理智的,不要“爱”得太盲目,不要“爱”的太露骨,不要“爱”得“水深火热”,不要爱得“无微不至”,更不能以“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为借口,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作者简介:
高波,男,1966年生,山东安丘人,教育学硕士,现任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