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个性

2012-04-29 18:12叶彩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母语个性化教材

叶彩珍

“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孙绍振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语文课堂教学长久以来的一个垢病。高耗低效常常占据着我们的语文课堂,结果也使我们的母语教学经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当我们语文老师还在感叹,“这种鉴赏方法已经讲了好多遍了,学生还是不懂”的时候,更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是这种鉴赏方法不可行还是老师讲授的方法不可行,为什么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个知识点、这篇文章学生理应相当熟悉的时候,学生却往往一问三不知。这个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个性体现在哪里呢?很明显主要还是在教学上。

什么是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凭借自身独特的教学素质、人格魅力,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地创设课堂氛围,最优化地组合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才华和发掘学生聪明才智,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发展语文学科的个性,就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

一、教材研读个性化

“教师越是能够自主地解释教材和客观地评价教材,学生学习教材就会越自觉,从教材中获得的就会越多。”每一位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学识的教师,他对教材的理解必然带有其个性特征。教师对教材自主地解释和客观地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纳。因为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惟教材是尊,教师的教学很自然地便充满激情。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容易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自主地解释和评价教材,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个性化处理教材可以有几种方式。

1.还原教材,充分发掘

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蕴含的丰富教学价值,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还原就是把教材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它所反映的实际事物,通过还原,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使知识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活灵活现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以选修教材《语言文字运用》一册为例,还原该册所编辑的各类语言知识,其实就是“美丽的母语”和“母语保护”两个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寻找母语的美丽”和“保护我们的母语文化”为话题,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确实把“告诉式”的教学方式变为“参与式”。

2.联系整合,合理拓展

合理拓展的方式可以有几下几种,①由课文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拓展②由课文向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拓展③由课文阅读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④由节选语段向原作全文拓展⑤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实现拓展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中拓展。

3.读出文本,读出自己

中学语文课堂怎么教?钱梦龙老师说“反求诸己”。自己怎么学就怎么教。“反求诸己”要求教师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经验和发现,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带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钻研教材的过程,是教师先行经历和知识体验生成过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困惑和发现、教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对学生的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意味着教师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资格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首席指导作用。教师有了对文本深入的阅读,上课时就容易理解学生的自我感悟和有个性的独创理解。所以,语文教师不允许照本宣科,满足于教学参考书的辅助,甚至养成依赖教学参考书的坏习惯。否则,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可能只是把它从“一种白话(作者的)再翻成另一种白话(教师的)而已。”

二、课堂教学个性化

课堂教学个性化,既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造多样的教学情境,体现丰富的教学个性,又指学生在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引导下,发展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1.把教师的个性转化为教育资源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于漪、魏书生等老师就是以他们优秀的范例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地。李镇西老师也认为“只有个性才能发展个性,没有教师的个性谈不上学生的个性。”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点,并把它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在教学中张扬个性的手段。人文素养高者,可在教书与育人结合方面形成特长;能说善演者,可在课堂教学的艺术领域形成优势;长于理论思考者,可在思维训练方面发挥强项;善于组织活动者,可在活动教学方面探寻新路;知识面广者,不妨在跨学科实验方面来点大手笔。

2.把学生的个性转化为教育资源

教师之于学生,是伯乐之于马,玉人之于璞。语文教师要像米开朗基罗赋予静止的石头以生命一样,让学生的个性才能显露出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学生的个性转化为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善于朗读的学生,教学中让其有感情的朗读,把这种朗读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静听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善于思考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在理解作品难点的关键时刻,让其多多发表见解,借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产生个性化的认识;善于表演的学生,在情景剧的课堂表演中,让其充分表现,让学生在其表演中更加理解作品内涵。

3.为学生展示个性创设有利平台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供展现学生个性的活动平台,提供语文运用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教师不能仅以自己的眼光去修剪学生的个性,要允许并提倡各种个性的展示。

概而言之,语文教学个性就是学生个性和教师个性两者优化的展现,正如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样,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师学生都能自觉地为彰显语文个性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母语个性化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母语
教材精读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母语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