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
【摘要】本文选取了BBS、博客、微博、SNS四个典型的新媒体,从组织形式、内容、信息筛选和商业化尝试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试对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作一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筛选商业化
本文将新媒体以组织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BBS(专题式消息发布、沟通平台),博客BLOG(离散式内容提供平台),微博(离散式消息广播)和社交网络SNS(基于关系或内容的分享平台),对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新媒体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
一、论坛
BBS的中文译名为电子布告栏系统,国内通常称之为论坛,它起源于1978年,在1991前后传入中国,在1996年前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1、BBS的关系组织形式
BBS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基于单个或多个话题的,且消息发布者(楼主)和消息回复者(跟贴者)的关系平等。通常在一个BBS频道中,有一个突出的话题供参与者讨论,当然,也有基于社交关系的,例如以天大求实BBS、水木社区等以高校校内学生群体为主体的组织形式。但这些BBS内部往往有板块细分,将参与者划分到不同的话题中去,加以重新组织。所以笔者认为,这类组织形式也可以划归为基于话题的组织形式。
2、BBS的内容模式
BBS由于其论坛版面的局限性,往往只能拥有一批特定的用户,因此这些用户关注的话题就会成为这个BBS上所发布的主要内容。这使得BBS的核心用户的用户粘性非常高,并且由于长期对同一话题进行不断的深入讨论,使在这一领域出现意见领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基于特定话题的论坛的外延性很小,在发展新用户方面,往往力不从心。而综合性社区,又很难做到专精,用户粘性不够,这是BBS这种形式的两难之处。
3、BBS的信息筛选形式
在信息筛选方面,BBS提供了一种讨论式的自然筛选方法。对于在某一主题之下发表的帖子,如果参与讨论者众多,帖子就会出现在较为靠前的页面上,便于别人浏览,如无人讨论,帖子就会自然下沉。这种优胜劣汰的方式也有其优点与缺点,优点在于其选择了自然选择这一形式,缺点在于其手段——回帖这一方式,对于信息传播和浅阅读来说过于繁复,需要通过键盘键入的方式进行操作,有些帖子可能内容很好,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而参与讨论者相对较少,就使得相对有价值的信息湮没,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4、BBS的商业化尝试
BBS是新媒体技术中商业化较早的,很多商家建立了客户论坛,作为商家和客户沟通的渠道。还有一些BBS社区在聚集了人气之后,以相关话题的广告收入为基础,以社区作为平台,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开设实体店销售论坛相关的产品,不失为新媒体商业化的一种尝试。
二、博客
博客的构想起源于1998年,2000年开始传入中国,发展迅速,但业绩平平。2004年木子美事件通过博客迅速走红,让中国民众认识到了博客这一新媒体的爆发力。
1、博客的组织形式
博客的关系是基于个人的,是一种消息发布平台。在这一点上,博客与传统平面媒体最为相似。博主充当了传统媒体中的编辑角色,负责组织和筛选内容,而听众类似于传统媒体中的读者,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消息。
2、博客的内容模式
博客的内容五花八门,同一博客运营商下的博客也包罗万象。以新浪博客为例,就有娱乐、体育、文化、女性、IT等数十个大类。而个体博客往往根据偏好专注于某一个具体分类,如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的博客,主要是宏观经济定性半定量的分析;著名独立科技博客月光博客,主要关注互联网和IT技术等领域。博客这一组织形式,很好地把内容的全面和内容的专精组合在了一起。
3、博客的信息筛选形式
在信息的筛选方面,博客本身是不对消息的传播进行筛选的,即博主发布什么信息,读者阅读什么信息。但是由于RSS技术(简易信息聚合技术)的发展,使得读者可以在一个软件终端上订阅来自不同博客的信息,使得信息筛选渠道更为碎片化、私人化,满足了个人的信息阅读需求。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发展,flipboard类的信息聚合软件的出现,使得用户在信息选择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排版体验,让博客内容的订阅更近似于传统平面媒体。
但是博客也有其局限性,在微博的冲击下,博客的地位岌岌可危。首先,博客多以较长的文字形式出现,而对长文字的阅读需求主要集中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身上,受众群有限;其次,博客RSS源添加方式不够便利,影响了核心使用群之外的拓展;另外,博客的博主和读者之间的互动相对于博主发布的内容,处在较次要的位置,相当多的知名博主关闭了博客的评论功能,这不符合平等交流和沟通这一发展方向。
4、博客的商业化尝试
在商业化方面,博客也是较早的用于商业信息发布的。由于博客这一形式比较正规,商家多建立博客用于正规信息的发布,和其本身的网站有一定的重叠。而在收费方面,博客由于可以从RSS源订阅,网站本身很容易处于边缘化地位,广告的效果较小,所以,除了核心用户还在坚守博客之外,博客正逐步被微博所代替。
三、微博
微博起源于2006年,最初仅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随着Twitter的出现,用户可以使用包括手机发送短信等的数百种手段更新自己的信息,带来了微博的迅速发展。2009年,互联网巨头纷纷挺进微博行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微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微博的组织形式
微博的组织形式基于一对多的开放式广播关系,是一种较BBS、BLOG、SNS更为开放的消息发布平台。在微博中消息查看是自由的,关注可以是单方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微博粉丝的多少同时也成为评价一个人社交水平的重要参数。
2、微博的内容模式
微博的内容与博客一样,包罗万象,且更为随意。微博每条信息不超过140个字,一条微博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这种快阅读的方式迎合了现代生活节奏快捷的特征,但同时也造成了阅读习惯上的改烃,不细究信息背后的内部逻辑,只考虑表面所传达出的意思。
3、微博的信息筛选形式
从信息的筛选方式上来看,读者可以自主订阅所关注的微博,在这一点上和RSS订阅博客内容很相似;但是在信息的传播模式上看,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远快于其他形式,转发功能使得关注度高的信息被迅速推送至几乎每一个用户的订阅当中。在转发过程中,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添加自己的观点,使得草根阶层和意见领袖的观点交融在一起,极大推动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4、微博的商业化尝试
从商业化方面来看,由于微博的内容较为随意,更容易聚集人气,厂商建立自己的微博之后,往往通过转发笑话等方式聚集人气,以很小的成本达到了很好的营销作用。当聚集起一定量的粉丝之后,可以通过做活动等方式提高厂商的知名度。在产品出现危机,需要进行危机公关时,微博又是一个很好的和用户沟通的手段。从微博运营商本身来看,由于现阶段用户基数大,可以通过和厂商合作,广告投放或是利用微博聚集起来的人气提供流量进入互联网其他领域的方式进行盈利。
四、社交网络
SNS是Social Network Sites的缩写,起源于六度分隔理论,期望以线上的低成本建立弱关系从而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率,进而不断演化,出现了Facebook:以线上的低成本复制线下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以低成本进行管理,提高效率。
1、SNS的组织形式
SNS的组织形式主要基于关系,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强关系挖掘出弱关系,并通过不断分享的内容加强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形成一张以个体为中心,逐渐展开的社交关系树状图。在SNS当中,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SNS是一种必须互相关注的微博,它提供一对多的广播功能,但只能对和你建立关系的好友提供。组织形式上的不同,也是它和其他平面新媒体的主要不同。而从这种组织形式上来讲,除了有先发优势的Facebook之外,各家网站往往都找准了一个切入点进行关系的组织和架构。如人人网选择了校内学生,开心网选择白领,linkedin面向商业客户等,以关系架构的差异性来吸引用户。
另有一种特殊的SNS,组织形式基于内容,主要代表是豆瓣,在提供了大量的图书、电影、音乐资料库吸引人气之后,进一步以内容挖掘有共同喜好的用户,进而提供出版、书籍等内容服务,是SNS的另一种有趣尝试。
2、SNS的内容模式和信息筛选
基于关系的SNS的内容模式与其组织形式相比,并不是它的核心。在SNS当中,内容是非常离散的,SNS中很少出现如微博中一般的意见领袖,每个人发布或是转发的内容多是其自身的状态和生活,或是自己的关注点。信息的筛选也完全基于这个组织关系图,当发现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中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可以选择转发,然后在这整个关系网络中逐级递减。
3、SNS的商业化尝试
在商业化方面,很多企业选用适合自己用户群的社交网络平台并建立自己的主页,转发或原创客户群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起到了和微博同样的作用。对于社交网站本身来说,根据关系图和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数据挖掘,并对特定兴趣的用户提供精准的特定广告投放,是其未来的主要盈利手段。(见表1)
四种新媒体各有不同,但是总体上来看,它们却显示出了逐步同一化的特征。BBS推出了好友和博客,博客也集成了好友关注功能,微博推出了轻博客希望博客用户往微博转移,而SNS集成了@这种微博的传统消息体系之后,又推出了小站来对抗轻博客,企图撬动博客市场。如此看来,基于同一技术的新媒体将会在保持原有优势特点的同时,逐步开发其他功能,取长补短,最终形成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越来越同一化的“多媒体”。□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