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路径

2012-04-29 00:44吴林红
新闻世界 2012年9期
关键词:新闻奖典型受众

吴林红

【摘要】面对新闻传播大环境的深刻变革,人物典型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本文试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究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新变化,从报道理念革新、报道手法转换、运作模式变化三个方面,对人物典型报道的转型路径作一轮廓式的勾勒。

【关键词】典型报道转型路径媒体融合整合报道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传统新闻报道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人物典型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痛苦的转型。如今,这场转型正在进行,出路尚不完全明朗,“典型报道难”依然是新闻界的一个共识。

作为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可以看作我国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的“风向标”。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物典型报道都占有重要比重。这些人物典型报道构成了一个流动的人物画廊,折射了人物典型报道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迁。本文试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究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新变化,以此对人物典型报道的转型路径作一轮廓式的勾勒。

报道理念革新

1、从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

我国典型报道滥觞于上个世纪40年代,新闻性弱是传统人物典型报道的一大软肋,特别是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问题。“主题先行”、“合理想象”、“陈年旧事”等,削弱了人物典型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物典型报道转型的核心在于回归新闻本位,遵循新闻规律。正如著名学者丁柏铨指出,“按新闻内在规律办事(在新闻形成和新闻传播两个层面上严格遵循新闻规律),确保典型报道进入受众心智并最终实现其价值,这正是典型报道发挥其作用的最关键之处。”①

在第二十届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楚天都市报》两组系列报道《大学生结梯救人》、《信义兄弟接力送薪》分别荣获一等奖。这两组典型报道之所以获得成功,“秘诀”就在于打破“主题先行”模式,而是“事件先行”,以事实、事件的面孔吸引读者,随事件的冲击波“冲”入读者视野,然后才抓住人物美德的亮点,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②

2、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作为“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形成了以传者(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为中心、以传者意志为转移的传播定势。传统人物典型报道往往从政治需要出发,是“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闻传播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过渡。只有把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动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和报道典型,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让人物典型报道真正深入人心。

带着强烈的受众意识进入采写状态,深入探究人物典型的内心世界,是许多人物典型报道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上海《文汇报》首席记者江胜信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一文采写体会中说道:“写凡人英雄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动笔的时候把自己当作读者而非记者就行,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读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在表达主观情绪和进行评价议论的时候,要先往后退一退,用读者的视角,让自己的心理循序渐进,情感逐渐累积。”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心灵相通,才能打动读者。

3、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传统人物典型报道一大缺陷就是高、大、全,把英雄抬上“神坛”,让公众仰视,敬而远之。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价值重估,社会对人物典型的要求不再是“道德完人”,人为拔高的道德标杆逐渐回归正常。

据《人民日报》2007年5月9日报道,一项关于“我心目中的英雄”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认为,平凡人也可以是英雄,六成多的人则希望自己能成为英雄。在和平年代,日常生活中有着闪光点的人,都可认为是时代的英雄。这一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

一些优秀人物典型报道不再回避英雄“缺点”,而是予以恰当处理,使英雄更可亲、可敬、可信。比如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其中写道:“只有完美的神,没有完美的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如果说任长霞也有她的不足和缺陷,那无疑是一种英雄的残缺,残缺的美丽,美丽的崇高!”英雄人性化的一面,在许多人物典型报道中都得到了有意强化。

报道手法转换

1、典型选择: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人物典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载体。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典型体现社会主流价值标准。当今时代,先进人物不再是政治或道德的一把尺子量到底,而是有了更为多样的衡量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主流价值的包容性。

新时期,我国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优秀人物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8年11月13日,一篇小人物的典型报道登上了《兵团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对象吴兰玉是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钢铁厂的职工家属,她用9年时间捡废品卖钱来偿还5.5万元借款。“吴兰玉老人还不能完全称得上一个楷模式的人物,她只是恪守诚信这一传统道德的普通群众,她的感人之处在于此,突出特点也在于此,所以,我写她不能求全,不能求完美,只能展现她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面。”⑤这篇报道一举夺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自立自强的贫困学生、爱心助学的山村教师、做人厚道的农民工等“小人物”,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断涌现,极大拓展了新时期人物典型报道的领域。

2、报道层次: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有人将一些不好的人物典型报道概括为“雕像式”、 “画像式”、“神像式”、“蜡像式”四种面目。一言以蔽之,这些报道都是平面化的,缺乏人性的深度,没有精神的升华,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典型是类的样本”,同时必须是“这一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还原典型”是一个重要的报道手法。比如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写《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眼见到王顺友,感觉他就像深山里一块未曾面世的石头,没有任何当下社会见惯了的概念烙印,真实得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望着他,我第一次失去了固有的思维方向”。面对着这个一年有330天独自行走的、没有任何修饰的、原生态的人物,“要了解他、懂得他、走进他心灵的唯一办法,就是走进他的邮路。因为邮路就是他的生活,邮路就是他的心!”⑥

只有深入发掘人物典型的时代意义,立体呈现人物典型的精神风采,才能实现人物典型报道的真正突破。走近孟二冬教授系列报道,是《光明日报》近年来组织的最有影响、力度最大、形式多样的重大报道。这一系列报道采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报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向读者呈现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为学之德、为师之德、为人之德、为志之德,展示出孟二冬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彰显了当代知识分子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目前人物典型走向深度报道,主要有实录性典型报道、传记性典型报道、解释性典型报道、调查性典型报道等四种类型,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3、报道框架:模式化转向特色化

多年来,人们对人物典型报道总结出一套“常用公式”:先进=“奉献牺牲”+“亏待家人”+“几十年如一日”+“最后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模式化的结果就是死板僵化,导致读者“审美疲劳”。

近年来,一批优秀典型报道打破传统模式,以特色风格见长,一时好评如潮。以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为例,这篇通讯4个小标题都是人物的直接引语:“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退伍时,带不走一身军装,但雪山已把我炼成一块钢”。如此带有血性、富含哲理的话语,令人怦然心动。

再如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在文法运用上打破了平铺直叙的老套,更多地选择了跳跃的结构、跳跃的思路和跳跃的文词。“当今时代,是一个合着强劲节拍前进的时代。当今的人们,是喜欢大跨度激发兴趣和热情的人们。文字与文法的跳跃,视野与思维的跳跃,知识点与兴奋点的跳跃,都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时代性的偏好。这种偏好,还由于人们的网络阅读、交叉阅读、忙里偷闲式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强了。”⑦

从叙述方式到逻辑结构,从个性语言到时尚笔法,获奖的人物典型报道越来越有特色,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中国新闻界执著探索的丰硕成果。

运作模式变化

1、从单一媒体转向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如彭兰教授指出,“从总体上看,报道便不再是单媒体、单平台、单落点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⑧一个典型在多类媒体上同时出现、相互配合、整体联动,可以形成立体整合传播之势,实现媒体融合和全媒体时代的整体效果。

2004年,从全国重大典型许振超的集中报道开始,典型报道的运作模式有了新的突破。时任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强调,典型报道首先要考虑新闻规律和受众的接受规律,据此对新闻信息资源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这一新的运作模式,本质上就是媒介融合下的整合传播。报纸与广播、电视、网络等整体联动,使人物典型在报纸上有文图、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特别是网络上有全部信息的总汇,容易达到“铺天盖地”的传播效果。

2、从封闭运行转向开放互动

新闻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互动交流。传统人物典型报道习惯以传者为中心,封闭性强、互动性差,虽然有社会反响的笼统报道,但受众参与程度比较低。新形势下,创新人物典型报道必须注重人物典型、新闻报道与广大受众的全面互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深刻指出,新闻宣传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从全国重大典型许振超、袁隆平、任长霞等报道实践来看,全方位互动对于形成舆论冲击波、扩大典型影响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这种开放互动包括媒体与受众、媒体与媒体、新闻与非新闻互动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从《人民日报》对任长霞典型的宣传报道来看,既有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也有评论文章,还有读者的文章,任长霞丈夫的文章,网友的感言摘登,诗人的赞美诗等等,全面互动集聚强大声势,使任长霞事迹很快家喻户晓。

3、从经验主义转向科学策划

传统人物典型报道运作,多数采取经验主义办法,按照传统套路来操作:宣传部门确定典型—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按照指令同步宣传—领导机关命名表彰—有关部门号召学习—组织报告扩大影响—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等。这一套路曾有不俗的表现,但任何模式一旦形成,不再创新突破,就很难再现辉煌。要打破这一困境,关键在于发挥各个媒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策划催生“金点子”,以有效执行带来好效果。要对人物典型报道进行系统谋划,研究制定最佳报道方案,按照科学规律分步实施,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传播效果。比如,《大学生结梯救人》、《信义兄弟接力送薪》两组系列报道,都是《楚天都市报》举全报之力精心策划的结果。试想,如果不是富有战略眼光的科学策划,这两个典型即使不被埋没,也不会产生多大社会影响,更不会摘得中国新闻奖的桂冠。

重大典型报道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宣传指令,不能没有章法地零敲碎打,也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天津日报专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重中之重工作室”,以工作室的机制专事思想政治工作和重大典型报道,实践证明非常有效。调查研究、人物选取、组织策划、深入采访、集中推出、媒体互动、跟踪报道……重大典型报道要探索优化流程控制,实施精细管理,真正确保典型过得硬、报道打得响、社会影响大。

当然,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还在路上,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将在实践中创造更多新鲜经验,值得我们从理论上全面总结、深入提炼,以此推动人物典型报道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参考文献

①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新华出版社,1999

②张征,《从新闻性、事件性看典型报道传播效果变化——〈楚天都市报〉几篇人物报道案例启示》,《中国记者》2010(12)

③李良荣:《宣传学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④江胜信,《真心感悟真情——谈集体采访中地方记者的作为》,《新闻实践》,2010(1)

⑤王遐,《写出小人物的大境界——〈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采写感悟》,《中国记者》,2010(3)

⑥张严平,《最震撼的一条路——采访四川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札记》,《中国记者》,2005(7)

⑦人民日报记者冯春梅在“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长江韬奋奖获奖作者经验交流研讨班上”的发言《典型人物写作:发掘核心价值激昂时代旋律——创作通讯〈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的一些收获》

⑧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青年记者》,2009(2)

(作者:安徽日报社首席记者)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新闻奖典型受众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