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和谐”音符奏出数学课堂的最强音

2012-04-29 00:44:03丁美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机智因数音符

丁美霞

新课标的修订、新课改的深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在这样的课堂上,精彩在智慧中碰撞,灵性在思维中闪现!但是,在师生共融的课堂中,在这种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和谐”音符。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们,此时是置之不理还是顺势利导,显然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何让“不和谐”音符奏出“课堂乐章”的最强音呢?笔者摘录几个案例与大家共享!

“老师,薛××把您用的尺敲断了!”

一位教师上组内教研课《公因数和公倍数》,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老师。师生问好后一位学生忽然举手报告:“老师,薛××把您用的尺敲断了!”此时所有学生的目光聚集在讲台上的断尺上。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这时你也许会说:“我们课后再说,现在还是进入正题——开始上课。”谁料这位老师从容不迫地拿起断尺,说:“孩子们,这把尺是学校的财产,跟我们自己的物品不同,我们可以使用公共财产,但不能去破坏它。其实,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像断尺一样,一部分是自己私有的,一部分是大家公有的。”老师接着说,“你能分别写出6和10的所有因数吗?”学生板演与操练后,教师又开始提问:“找一找哪些是6和10公有的因数,哪些是它们独有的因数。”

……

案例点击:

对于课堂中突然出现的教学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生成新的教学步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在这个案例中,一个“意外事件”被这位机智的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小报告”出乎教师意料之外,却带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以此为切入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教学在生成中顺利地走下去。对学生们而言,很好地理解了公有的因数和独有的因数;对教师而言,不但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秀出了教师的精彩。教学机智,是一种临场的智慧,更是一种智慧的才艺!要想成为一个机智的数学教师,那就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挑战每天的课堂,通过适时的对话因势利导,把握课堂的脉搏,让突发事件变“废”为“宝”!

“老师,这一题不好算!”

这是一节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活动课,课上有这样一题:学校将组织六年级的优秀学生(老师10人,学生30人)去动物园参观。每张成人票15元,儿童票半价,请你算算要准备多少元钱买票。

默读题目后,—个孩子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这一题不好算!”其他几个反应快的学生也叫了起来:“老师的题目出错了!”教者笑而不语,学生的声音渐渐平息。有学生恍然大悟,随即欣喜地在本子上写起来,再神采飞扬地举手。

生1:我就把15元转化成150角来算,算到最后得3750角化成375元。

教师点评:把新知识转化为学过的知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

生2:我们可以把30个学生换成15个老师去买票,这样可以看做一共买25张成人票,要准备:25×15=375(元)。

生3:我把30个学生看成30个老师,先求出30张成人票的价钱,然后再除以2就得到30张儿童票的价钱是30×15÷2=225,再加上原来10个老师的150元,也是375元。

……

案例点击:

布贝尔认为:“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对新知的学习都是以旧知为基础,当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就发出了“老师,这一题不好算”的声音。对于15除以2等于多少,如果只是简单地告知,从学习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体验与理解,对于计算结果的认识肯定是肤浅且容易忘记的,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依然会无所适从。当学生在计算中碰到余数时,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对新知识进行解释与应用了,就得出“这题不好算”的思维惯性。该案例中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早有预谋”,当学生说“这一题不好算”,他不予“理睬”,而是用一言不发冷却着学生的“质疑”,用但笑不语的沉默启发着学生的心灵冲击,使他们对自己的结论重新思考,真正达到了师生、生生间的共识与共悟、共享与共进的美好境界。

“老师,他回答错了。”

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一课,在巩固练习环节有这样一题:用“7的乘法口诀”编几道除法算式。前面3个学生顺利地说出了几道除法算式,这时第4个学生说:2÷7。他刚说完,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他回答错了。”第4位学生顿时垂头丧气,这时教师说:“同学们,他出的这道题水平高,不过要等到我们进入高年级才会做呢!很了不起哦。(第4个同学笑了,其他同学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他)谁能把‘2÷7这个算式的‘2换掉,变成一道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第4个(急忙举手):把2换成35!

……

师:除了换掉“2”,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在“2”的后面添“8”,就是28÷7=4。

生:还可以在“2”的前面添数字“4”,就是42÷7=6。

……

案例点击:

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会倾听,“听懂”学生的发言;需要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需要教师“舍得花时间”,让他们自己“拨乱反正”,让探索焕发生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关注学生、欣赏学生,那么学生将会发现学习活动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一种愉快的享受。在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用赞赏的话语帮“回答错了的学生”找回自信;用“谁能把‘2÷7这个算式的‘2换掉,变成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除法算式”让生生之间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充满睿智、放飞思维的场所。正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去信任、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才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课堂上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巧妙应对,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让“不和谐”音符奏出“课堂乐章”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机智因数音符
借助因数巧妙拆分
因数是11的巧算
机智闯关
“积”和“因数”的关系
一串快乐的音符
春天的音符
机智的斑马线
学生天地(2019年12期)2019-04-22 03:24:22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音符(两首)
读写算(上)(2016年9期)2016-02-27 08:44:58
机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