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些年来一直被很多人认为处在一个“高原期”、“瓶颈期”,其原因就在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在这种平平淡淡的日子里,高调出现的TPACK很难不引起注意。国内外更有学者已将TPACK奉为“近25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领域里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美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领域的最新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就更有必要了解一下TPACK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200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hler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信息技术远没有给教育带来人们预想中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成功整合所需的知识。这种知识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根据他们的研究,教师若想在教学中成功地使用技术,必须把三种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这必备的“三元素知识”就是技术知识(用两个英文单词首字母TK表示)、教学法知识(PK)、学科内容知识(CK),而它们之间的交集就构成了新的知识。其中,三者的交集就是TP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由于这四个辅音字母无法连读,于是便在其中加入了一个不影响词意的“And”,就成了TPACK(读作“T-Pack”)。
TPACK首先是作为一种理念和理论被重视的,而目前国内非常有限的研究也基本是集中在对概念的阐述和国外研究的介绍上,几乎没有针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本土研究。在这个背景下,TPACK对国内教师的影响注定首先要体现在理念上,尽管如此,我依然相信,TPACK的提出有其积极的意义。
首先,TPACK是从教师角度提出的,它强调的是在整合中教师所需的知识,这一主体的回归对不少教师有一定的纠偏作用。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课程整合更多地被导向了“以学生为中心”。诸如,提倡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要从“支持教师的教”向“支持学生的学”转变;提倡“课件”向“学件”的转变;提倡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等。尽管在这些理念中也强调了教师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过分倾向学生而忽视、甚至排斥教师作用的现象。TPACK这一理念明确强调了教师所需的知识,对整合中过于强调学生中心的观点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其次,TPACK强调了教师在整合中所需的知识是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知识三者的整合。而以往我们大多强调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知识,从早先片面强调技术知识本身的学习到后来在教师培训中大量出现的将技术与教学法结合,试图教给教师某种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通用教学设计策略来解决各学科的问题,脱离了具体学科的应用情境。而这是TPACK明确反对的。
尽管TPACK对教师的整合理念有相当的冲击作用,但如果它只停留在理念上,而不能对具体的课程整合实践给予指导,那么,它最终也只能成为学术论文上的一堆名词、概念,以及在实践中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已,无法对国内课程整合的发展产生长久的影响。因此,TPACK必须走出象牙塔,走向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国外学者已经做出了不少可贵的探索。例如,美国编撰了源于真实课堂案例的TPACK手册,美国学者Harris和Hofer针对具体学科的活动类型,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并建设了相应的在线资源等,都是TPACK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
TPACK是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不仅取决于它的理论深度,更取决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这个意义上,TPACK的未来不应只是一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