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力
多数语文教学都是以“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句解释”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将原本灵性的文本支解的支离破碎,让人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模式肯定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倡导和实施语文课的教学个性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矛盾的关键。
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的一种教学风格。目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的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何个性化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学生个性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这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有些学生识记能力强,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好,有些学生注意力持久而有些学生想象力丰富等等。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顺应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实施教学个性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但是,我们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传统应试教育还广泛的存在。这种教学过分强调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必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采用 “讲授法”或者又叫“满堂灌”式,教师只凭主观意愿,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硬性灌输知识,这种状态,完全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扼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解放,发展,培养学生多样的优良的独特的个性,必须重视和倡导教师的教学个性。
二、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如何处理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的培养?的关系主要由以下三点开始。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内容。由于受教育观念的制约,长久以来我们的教材在内容上首先考虑是政治性,思想性,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个体差异被忽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补充,拓展,延伸,超越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师个性又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力的凭借。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包括:①还原。还原教材就是把教材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它所反映的实际事物,通过还原,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使知识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活灵活现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②补充。教材因为受书面形式的限制,总是简练的,概括的,它存在“空隙”和“短路”,“言虽尽,意未犹”,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推理思维的空间,这是进行个性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推测,想象,填补,描叙。③质疑和超越。质疑包括对教材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这既是培养个性的要求,也是教材本身不断完善的要求。超越是使用教材的最终归宿,它意味着学生借助教材这块跳板,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2.对教学方法的选用,明显地表现出独特的创造性精神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最能体现教学个性的环节之一,也是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做到:①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篇目,不同体裁,不同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②符合学生接受的可能性,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③符合教师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来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必须符合教师的特点,也必须符合教师的年龄,性别,学识,风格,兴趣,爱好,阅历等等。所谓“我以我法上讲台”就是教学个性的最好体现。
3.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独特个性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着学生优良个性的形成,教师应该从自身健康的人格来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使这种影响达到最优化,教师应努力培养独特人格魅力。
所谓魅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使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激励追求的感染力,它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的影响使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这种个性魅力与教学环节最优化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教学个性,教师的魅力在外表现为风度,谈吐,举手头足,言传身教等方面,在内则体现在教学思想,德识才学上,一旦教师独特的魅力形成,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打上独特的个人印记,富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使学生不自觉的模仿和学习,增加学习的动力,带来思维的启迪体现,甚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使自己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正直,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举止,言谈,作风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等,才能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仪表,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效仿学习,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优良个性。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锤炼独特的教学个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独特性,灵活性,多样性,时代性的原则,使教学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