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增长迅猛面临转型压力

2012-04-29 00:44崔晓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12年9期
关键词: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崔晓玲

多份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信托业的信托资产规模每年以约一万亿元的增长不断刷新纪录,2012年6月末达到5.54万亿元,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公募基金行业,直迫保险业资产规模,有望成为中国金融行业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组成部门。

信托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重要价值:它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其灵活性也让信托公司成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基地;同时信托公司满足了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创造了巨额的财产性收益。

但是,信托行业隐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目前,我国信托业务增长过度依赖于放贷,缺乏健康、可持续的财富管理模式,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正在降低对传统“银信合作业务”的依赖,提升产品创造能力,转型成为名副其实的财富管理公司。

发展迅猛

《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中国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再创新高,达到5.54万亿元,相当于中国十分之_的经济产出,有望赶超我国保险业6.8万亿元的资产规模。

除急剧扩张的规模外,中国信托行业利润也非常可观,去年中国66个信托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近一半。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信托全行业合计为居民带来超过2,400亿元的投资性收益,在平安信托受访的700名客户中,75%的投资者平均获得了9%以上的年平均收益。

这证明了信托业在中国发挥的独特作用,即把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运营结合起来。在中国,富有的个人缺少投资渠道。通常,信托公司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发放贷款,并把贷款打包成债务产品提供给投资者。

风险发酵

然而,在快速崛起的信托业背后,潜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信托本应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而如今在诸多利益的共同作用下,颇有“受人之托,代为融资”的成分。将功能集中在“贷款替代”上的信托,充满了风险并且有违立法初衷。

2010年年初,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随后连续5次加息,并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资金变得愈发紧张。

这为信托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业内人士称,在银根持续收紧的情况下,很多从银行不能正常获得资金的企业便将融资的渠道转向了信托。这一点在房地产信托市场表现地尤为突出。

《法制周末》的文章称,在信贷政策偏紧的条件下,资产管理能力的短板不易暴露,而一旦宏观经济政策放松,货币政策宽松,信托公司业务极可能急剧萎缩。

英国《金融时报》也认为,信托行业的增长幅度可能最终将令人担忧。因为信托业尚未出现违约,投资者往往认为,这些都是风险极低的产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人们的这种印象正遭到挑战。

尽管信托行业风险正在显现,但仍有激励措施可防止违约发生。信托牌照很难取得,且在违约情况下会面临被吊销的风险,这应该会鼓励股东插手干预。

毕马威表示,信托公司的放贷结构可能帮助它们隔离损失。信托公司发放贷款时,往往立刻拥有抵押资产的所有权,只有在债务清偿以后才会返还产权。

“银信合作”新模式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信托公司都有过给银行打工的经历,依靠银信理财积累了最初的资本。而如今,信托公司正在逐步摆脱对银行的依赖,自主创新财富管理模式。

在8月9日举行的中国信托业高峰论坛上,平安信托董事长童恺表示,“要建立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盈利模式。”

相对于其他信托公司而言,平安信托在通道类银信合作业务中抽身较早。而通道类银信合作则继续一路狂奔,在2010年6月底超过了2万亿元。在银信合作中,商业银行因其客户群大,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信托公司有时一不小心就成了银行为规避金融监管、放大“影子信贷”的通道。

监管层多次下文限制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的发展,到今年上半年底,银信合作余额已回落至1.77万亿元,占信托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的31.95%。

目前,随着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与直销渠道的日益扩张,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竞争主要体现为对高净值客户的争夺。《报告》指出,信托公司和私人银行,已成为中国高端财富管理服务最主要的两大提供商。合作主要体现为共同研发产品,以及私人银行代销信托产品。私人银行依托其母体有庞大的客户基础,而信托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灵活性。

童恺亦指出产品制造能力是信托公司的最大优势,“银行最大的优势是其客户群以及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我们的最大优势在于产品制造能力,我们可以做现金、信贷、股权投资等等。”

《报告》指出,投资类银信合作业务,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部分中小银行资产管理能力较弱,可以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各种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权益类资产等。银信合作需要“去信贷化”,信托公司未来要靠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吸引银行理财资金。如果信托公司靠自主资产管理能力吸引到银行作为客户,管理银行理财资金,这样的银信合作不仅不应该受到限制,还应该受到鼓励。

回归财富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信托业制度红利必将减弱,增长随之放缓。未来,信托业会受到来自券商、基金、银行等行业创新业务的挤压。信托业将踏上转型之路,信托产品龙蛇混杂的情况或将得到改善。

自2007年《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信托业正加速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

走上正轨的信托业以其灵活性着实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从基建信托到艺术信托,从养老信托到林业信托,但凡社会各方需求资金的领域,都可见到信托业务的身影。

童恺表示,目前高端财富管理需求在不断增长,潜力很大,市场上能够为客户带来好的投资收益的产品还非常少。而信托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拥有独一无二的灵活性,这也为实现信托公司差异化竞争提供了很多机会。

《报告》也认为,信托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可供选择的方向包括:专业的私人财富管理信托公司,专业的金融信托服务机构,以投资管理为主的专业信托公司,综合性的信托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

猜你喜欢
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信托业协会:应逐步解除刚兑魔咒
让与担保和信托
从不同视角解读信托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
关注我国信托金融
信托业:最后一次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