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互联网前行的伟大力量

2012-04-29 00:44邹德萍张意轩
上海信息化 2012年9期
关键词:凯利凯文用户

邹德萍 张意轩

17年前,中国电信开通两个接入Internet节点,网景 Netscape上市,打开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种种奇妙想象,也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随后,日益丰富和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让中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互联网当之无愧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且必然,但若将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量,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驱动力量——需求。

人们真正认识和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互联网却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不断创造着奇迹。互联网的历史,不仅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更是一部不断发现、挖掘和满足人类社会信息需求的历史。

在这个充满革新气息的领域,从来不缺少踌躇满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也不缺少古怪新奇的创意和产品。然而,真正生存下来,并最终壮大成器的却是凤毛麟角。从门户时代的雅虎、新浪,到搜索时代的谷歌、百度,再到社交时代的人人、开心和微博,成功者的身影不断印证着同一个道理:只有那些深刻洞察和真实把握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拥有足够的生命力。

对话:中国互联网四问

一个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掌舵人——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一个是被誉为“预言帝”的《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他1994年出版的《失控》一书中提到的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概念在今天均已实现。

日前,围绕中国互联网的困惑与未来,在一场名为“失控与控制,探索互联网的本质”的对话中,马化腾与凯文·凯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一问:互联网存在垄断吗?互联网诞生以来,不管是微软,谷歌还是Facebook,都持续面临垄断的指责。而我国的腾讯、百度等同样站在反垄断舆论的风口浪尖。2012年4月,奇虎360诉腾讯的反垄断案在广州开庭审理。该案并未当庭宣判,关于互联网的垄断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如何看待互联网的垄断?凯文·凯利认为,在工业化时代,垄断的确应当反对。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的垄断是基于免费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用户对于垄断现象没有抱怨,对此不高兴的是那些垄断公司的竞争对手。马化腾表示,市场份额大并不是垄断的充分条件,关键是要关注有没有滥用在市场份额方面的优势。这种垄断不会长久,因为互联网更多的是阶段性服务的形态,例如国外有了Facebook之后,就没有人指责MSN,跟不上形势的自然会消亡。

二问:如何处理隐私与个性服务的矛盾?从互联网上不知道对方是一条狗,到如今的不仅知道对方是条狗,还能知道长什么样子。近年来社交网站飞速发展,很多个性化服务都需要收集个人隐私。那么,个人隐私与个性化服务的冲突该如何处理?

面对这个问题,凯文·凯利很乐观,“隐私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冲突。想要这种个性化服务就必须要有一些透明度。网民在两者之间可以有一个程度的选择。”马化腾则直言,很多人的心态是很想看别人的隐私,不想自己的隐私给别人看。调和隐私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明晰规则,界定参与这个服务的回报。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策略,能够逐渐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三问:下一个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在哪里?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是在1990年代中期后第一轮创业潮中崛起的“三座大山”,但新生力量乏力引人担忧。下一个腾讯,下一个百度,下一个阿里巴巴在哪里?中国互联网能迎来自己的颠覆性力量吗?

在凯文·凯利看来,一些颠覆性的公司是从行业外部突然出现的。打败做电脑的IBM的是做软件的微软,而微软又是被做搜索的谷歌打败,谷歌被做社交网站的Facebook打败。下一个腾讯肯定在腾讯的业务行业。马化腾认为,颠覆性力量一定不是来自同一个产业,一定会从大家不注意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解决用户很大的需求。

四问:科技让人变得肤浅了吗?速阅读、浅阅读、链接的快速跳转、有事找搜索……有人说互联网让人越变越傻,科技让人肤浅化。在人性和科技大规模融合的未来,我们的人性会被互联网以何种方式、何种强度改变?

凯文·凯利认为,互联网的好处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科技越来越复杂,同时也越来越生态,越来越有机。互联网一直在改进我们的人性,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使我们的活动更加多元化。马化腾则表示,科技让人们能够从比较传统僵化的社会生产组织中释放出来,让每个个体摆脱很多层级、减少损耗,从而使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能力的进化加快。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节奏是秒级的,带来的危害性令人忧虑。网络任何一个单点的故障,都会导致生活停顿。

问答:人与人信息交互的力量

人们很少注意到,每天的对话、思考中充满了无数次一问一答。一问一答的背后,是人与人信息交互的强大力量。如何打造高质量的问题与答案,使智慧的交互和传递更为有效?这正是寓意“你知道吗”的社交化问答网站“知乎网”的逻辑起点。

知乎网的原型——美国的Quora网站是硅谷的新星,被很多美国专家预言“将撼动搜索引擎的地位”。与传统的问答网站不同,Quora网站可以经过社交圈帮你找到回答你问题的专家,从而提供更高质量、更可信的答案。知乎网能否同样基于一问一答打造中国版的信息库?在知乎网CEO周源眼里,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人们真实的需求;而问与答,本就是我们本能的需求。

问:你如何看待知乎的原型——Quora网站,是什么机缘让你和你的团队决定做一个类似的问答网站?

周源:Quora毫无疑问是我们的老师。这个产品把信息的机制和信息的流动做得非常好。推特把产品的形态定义为“Follow”(关注)的关系——人是可以被“Follow”(关注)的。而对于Quora这个产品,每个问题都是可以被“Follow”(关注)的,整个世界因此立体起来了。我第一次上Quora时非常吃惊,发现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不了的问题,可以在Quora上得到很好的解答。很多问题都是公司的CEO或者当事人回答,让我眼前一亮。当时我们的团队正是一群求知欲望非常强的人,是重度的信息使用者,需要从别人那里分享经验、见解,因此这个产品非常打动我们。于是,我们开始思索怎么能把一个类似的网站在中国做得更好,服务中国本地的用户。

问:你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如何看待其中的坎坷?

周源:我更愿意把那些看作是“经历”而非“坎坷”。知乎网已经是我第二次创业。创业的确很艰难,但我认为只要很有热情,是可以坚持下去的。有几点非常重要:一是创业要解决很真实的需求,去寻找用户真正的需求到底在哪里。二是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不要走捷径,最重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三是一件持久的事需要一个团队而非一个人来完成——创业的团队很重要。

问:刚刚决定做知乎网的时候,您的团队并没有直接写代码,而是去研究人、问题、话题之间的逻辑。这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吗?

周源:是的。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弄清用户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我第一次创业时曾预设了用户需求,做一个搜索数据分析的产品。但是,后来我们发现那个需求只是在国外环境下有效,在国内并不是特别成熟。结果越走越远。这是方向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开始做知乎网的时候反复问自己:解决的需求是不是真实而普遍存在的?到今天,我们确认了这一点。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这个需求只能在你生活的小圈子里得到满足,接触不到那些真正能专业地回答你的问题的、具有真知灼见的人。而“知乎”恰恰能给你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高质量的回答。

其实,这种类似的自我叩问涉及网站创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没有停止:人和人之间提问和回答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怎么把这个东西还原到互联网上?问题形成后,如何推送给感兴趣或者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知乎用户?如何让优质的内容浮起,劣质的内容下沉?知乎本身同样在不停地问答中前进。

问:知乎网一直强调问题和答案的高质量。作为一个曾经做过记者的CEO,你觉得什么样的问题算是好问题?知乎又能提供怎样的“高质量”答案?

周源:我认为,好的问题有三点要求:一是体现了非常真实的好奇心。体现了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信息需要;二是问题的表述一定要清晰,不能太过宽泛或者太过具体;三是好问题也需要不断打磨。知乎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把编辑问题的权限开放给所有用户。好比此刻你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没有听懂,旁边的另外一个人听到了我们的对话,他就会解释你的意思,重新表达问题,我就听懂了。

至于答案的问题,我认为:知识本身可分成事实类的知识和会话型的知识。事实类知识网站像维基百科,它可以很客观准确地解释一个名词,比如“什么是苹果”。知乎的优势则是,信息量比一般的词条大很多。比如现在问:“苹果如何吃对身体最好?”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个生活在北方的人和一个生活在南方的人,他们的吃法可能完全不一样。把这两个比较主观的答案混合在一起,这个答案就会显得更客观。不断地有新的懂得如何吃苹果的人来回答,这个答案就逐渐丰富起来了。

思考:变革更好适应人类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微软无疑是全球IT领域的主宰者。然而,在飞速前进的时代面前,这家公司并未在变化了的用户需求,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年轻消费者需求面前做出快速反应,从而被新兴的谷歌等互联网巨头抛在了身后。

近几年,苹果公司的“i“系列产品风靡全球。从iTouch、iPhone到iPad,苹果重新定义了一个又一个传统产品的概念。苹果的成功要素很多,但不可否认,其便利、简洁、时尚的操控界面所带来的人性化用户体验,是其中关键一点。苹果发展了触摸屏,使人机交互的工具从鼠标和键盘回归手指,流畅、灵活又符合自然本能,正迎合了人们渴求便捷的内在欲望。

用户需求至上,这句话已经成为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口号,却未必能成为现实操作的遵循。市场风云变幻,用户需求微妙难测。如何准确找到未来市场的兴奋点,是无论网络巨头,还是创业新军都必需面对的课题。尤其我国在这方面还受到某些政策层面的制约,也包括一些法律法规的滞后和空白,虽然已有信息产业的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但距离世界行业巨头还有巨大鸿沟,我们不可能永远在IT行业做“末端”,或者长期为人打工,许多能人志士在现今越来越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还能否静下心、稳住神、沉住气专心于新技术研发,恐怕是我国IT产业整体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用户需求的把握,离不开对未来产业趋势的洞察。从最早军事用途的局域网到覆盖全球的因特网,从Web1.0到2.0,互联网将向何处去?近日,美国《连线》杂志主编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预言网络社区、云计算等概念的凯文·凯利,给出了他的六个“关键词”:屏幕、交互、分享、流动、获取、产生。随处可见的触摸屏,更加体贴的人机交互,无所不在的信息分享,前所未有的信息洪流,个性化的、一对一的信息产品生产和消费模式,这就是网络观察家眼中的未来互联网。凯文·凯利的说法当然不是标准答案,对于未来,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用户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特定的用户需求,必然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下一个”互联网产品,一定与科技前沿的发展、市场生态系统的演变密切相关。

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更基于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应该说,对信息获取、发布、分享、交流的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互联网为满足这一本能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更简单、更快捷、更时尚、更美观、更便宜……这样的“更”还可以列上很多,它体现出人们对信息产品无止境的追求。诚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可以被引导,更可能被制造。然而,“引导”和“制造”的背后,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一定是对人性的契合而非相反。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2个月里,人类拍摄了历史上10%的照片。这得益于电子照相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站对照片分享的引导。有人也许要问:真的需要拍摄这么多照片吗?这些照片有什么用?答案在于,这些照片的背后承载着人们沟通情感、分享体验、寻找亲情、友情的社交本能。技术产品的意义,不过在于为这些需求提供了一种温情脉脉的时尚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满足用户需求未必是“大而全”,也有可能是“小而特”。观察者很早便注意到,传统经济模式中的“二八定律”在网络时代并不适用。网上图书、网上音乐的销售中,数量众多却又鲜有人问津的“冷门”产品,加在一起却能创造惊人的利润,这就是著名的“长尾理论”。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为什么“大象”林立的互联网世界却能屡屡上演“小蚂蚁”翻盘的好戏:那些曾因用户数量过小、过于分散而被传统产业忽视的需求,却能在网络时代得以实现;那些曾被异化的虚拟世界里的经济,却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无数个经济实体的平台。

归根到底,技术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都万变不离其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发现、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也是进一步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永不停息的技术创新努力不仅将使生活更加美好,而且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同样也是推动互联网等不断前行的巨大力量。

猜你喜欢
凯利凯文用户
会飞的机器人
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凯文·杜兰特 危险关系
关注用户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关注用户
用戏剧的方式教历史
交朋友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