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中的微电影

2012-04-29 00:44颜格
上海信息化 2012年9期

颜格

当肖央在摄影机前拨动手中吉他、弹出第一个和弦时,他一定没有想到,这部自导自演的《老男孩》即将在中国,掀起一股“微电影”的狂热浪潮。《老男孩》在网络上引起的传播效应,像导火索一般,迅速点燃了微电影发展的燎原之火,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新宠。

2011年5月,演员徐峥拍摄的微电影《一部佳作的诞生》上映。片中,徐峥是一个怀揣电影梦想的文艺青年,本想通过绑架富家女来勒索一笔钱财,却在拍摄勒索视频的过程中过于投入,把勒索视频拍成了一部“佳作”,最后稀里糊涂地放走了被绑架者。在片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你们知道中国电影为什么拍不好吗?就因为总是纠结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而忽略了细节上的审美追求,如果我们的电影不能走进观众的心,我们怎么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呢?”

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如今是一个无时无处不相互联接的C时代:个人电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一个个小屏,分割着我们的视觉和注意力,微电影在各种各样的屏上被点开和播放着,时间碎片化、网络草根化,快餐文化互动、开放、娱乐的体验越来越普及。

究竟什么才是微电影呢?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相较传统电影和电视,微电影的根本特征在于“微”,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概括而言,微电影可谓“四微”当道。

微时间。区别于传统影片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长,微电影的放映时长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多数只有10分钟乃至几分钟。其实微电影这一形式很早就已经出现,2000年左右,英国“十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斥资上亿元人民币,邀请包括贝尔托鲁奇、戈达尔、陈凯歌在内的15位世界知名导演共同拍摄了《十分钟年华老去》这一影片,虽然影片长达150分钟,却是由15位导演每人拍摄的15个10分钟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年华老去”这一主题。陈凯歌导演的《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以一个拆迁的故事,展现了古都北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以算作微电影的“鼻祖”。无独有偶,伍仕贤导演的短片《车四十四》曾获得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奖,但这部只有10分钟的佳作并没有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到2010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横空出世,微电影这一概念才逐渐深入人心。

微容量。时间上的限制使微电影无法讲述过于复杂的故事内容,往往是一个精致的小故事。从编剧角度看,故事无法像传统电影一样有几条线索,也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这决定了微电影很难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主题,但这也使微电影摆脱了许多束缚,在题材上开拓出自己的特色。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往往会成为一篇让人回味许久的散文或小品,《老男孩》这部微电影属于优酷网策划的“11度青春”系列,这部作品集里的微电影从不同角度诠释着导演对于青春的感悟,或欢乐、或惆怅、或追忆、或悲伤,一度受到网民追捧。

微制作。有道是“船小好调头”,时间与篇幅的短小,使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大为降低,上百万元的制作经费已属大投资,数万元一部的作品屡见不鲜。制作周期上也十分灵活,长则数十天,短则几天。这种灵活机动的制作方式,使许多无法实现大银幕梦想的MV和广告片导演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积蓄加入微电影拍摄中,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开始跃跃欲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微电影的创作成为年轻导演向拍摄正式电影过渡的训练。微电影导演金赫曾说:“微电影给导演拍长篇电影前带来一个缓冲期,这是自我考验和自我认识的过程,盲目去拍长篇,夭折的很多。”

微平台。区别于传统影片需要经过广电总局和中影两道审核才可以上院线和出版发行,微电影并不需经过这些步骤,在制作完成之后便可以上传至网络,而微电影的接收终端则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这种制作、上传、接收的快捷,无疑是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微电影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乃至青睐,大量传媒机构及从业者也将自己的创作方向转移到微电影制作上来。

从恶搞电影《无极》的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展到今天专业制作、形式严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电影作品《老男孩》,微电影经历了由萌芽到成长的过程,也出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创作分化。

一部分微电影仍然保持了发展初期的模样,重在“说出你想说的故事”。如姜文执导的10分钟微电影《看球记》,通过“看球”这一简单行为来表现一对父子的朴素感情,作品制作精良,内容十分感人。还有时长4分钟的《温情的牛奶》,讲述一个送奶工在送奶途中帮助一个小女孩的温馨故事,故事普通,制作简单,为草根创作者和普通演员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而另一部分微电影则突出利用了它的“微播出平台”特点,把微电影做成了电影式的广告,利用网络视频的高点击率赚取观众眼球,进而实现广告收益。如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把商业广告和微电影形式进行了巧妙融合,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称为“不是广告的广告”。微电影《闺蜜》则由演员李冰冰讲述自己的“闺蜜”的故事,通过相同主题为其主演的电影新作《雪花密扇》造势,也在网络上引起了收视热潮。

与前一种发展趋向相比,后一种趋向更加注重微电影的收益。商家想在网站上做广告,而网站则将方案做成自制电影,将产品广告植入其中,使得观众不必走进影院掏钱观看,也就相对减少了观众对影片中插入广告的抵触情绪,既赚了名声又赚了收益。这也是目前微电影市场火爆的主要推动力。

继微博、微小说之后,微电影的兴起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中草根与精英的界限,这种界限正如网络作家之于传统作家,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使得拍摄电影不再是少数人拥有的特权。微电影不受时间、周期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根本不需要进影院。观众定位也更准确,微电影可以直达有效受众群,上班族、学生等年轻人是网络视频的重要观众。

虽然是当下时髦的艺术形式,但在喧嚣的商业环境中,微电影的命运轨迹跟此前的网络小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从最初的草根自发创作,到资本的争相进入,真正的个性化作品反而被湮没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挂在显眼位置的往往是那些有着广告支持的产品。微电影只剩下一张电影外壳,更多的还是一笔笔生意。

商业资本的狂热加入,从来不想做赔本买卖,只会借艺术之名,越来越把微电影和广告品牌紧密地捆绑起来,进行一种新型营销。虽然微电影目前看似没有题材选择上的限制,但商业资本并不能让创作者自由发挥。除了那些本身有着话语权的明星导演,新人拍摄微电影很难逃脱对商家言听计从、迎合市场的命运,从而导致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自由。

实际上,各个企业品牌最喜欢那些所谓励志、青春类的题材,这类题材比较容易打动年轻观众,同时又暗中宣传了品牌。《老男孩》算是在这方面操作成功的典范。这部微电影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肖央并不考虑商业化,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怀。但就电影艺术而言,应该包括更多的题材,并不仅仅局限于励志类。微电影只有利用自身长处,多角度地演绎现实生活,探索多种精神空间,才能称得上“艺术”二字。

微电影方兴未艾,其“钱途”或许不可限量,但目前还很少有人为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着想,也没有任何明确的艺术评价标准。对新人而言,它只是一块进入大电影行业的跳板。对视频网站而言,它是一种新型创收模式。对企业品牌而言,它是一种新鲜营销策略。于是,在资本的操纵下,艺术有可能沦为微电影可有可无的点缀,相信这是大多数拍摄者和观众不愿看到的结局,值得引起各方关注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