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施张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需要理论支撑的实践课,如何让中学学生理解好一个抽象、深奥的概念?在理解好理论的前提下去实践操作,是不是更有意义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如何让学生能浅而易懂的接受这些理论知识,比喻教学方法固然不可少。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比喻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走进校园已有数年载,这些年来,专业的计算机教师都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有付出就有收获,不难发现,计算机教师己成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本人工作十年来,在借鉴别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着自己的个人见解,使自己不断成长,摸索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此,本人认为“比喻”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不可缺少。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运用“比喻”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属于新兴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但会使直观生动的计算机知识变得抽象、呆板,更会使学生听课时感到被动乏味,这样给教、学两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准是有限的,而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以学生现有的水平是无法理解的,比如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硬盘分区等,在他们听来都是空洞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这些知识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呢。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就必须探讨与之适应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如何巧妙运用“比喻”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软件则不是,它是一种程序,是电脑的灵魂。打个比喻:硬件就好比我们的身体(包括血液和骨骼等各种人体构成),软件就好比我们大脑中复杂的思想。如果没有“硬件”,人体就不存在,“软件”更不用说;那没有“软件”呢?那这人最多也就是一个植物人——没有思想。这样一比输,学生对硬件和软件就有了初步认识,教师顺水推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硬件,软件不复存在。没有软件,电脑充其量只是个裸机。再比如硬盘分区,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什么是分区,通过把硬盘比喻成一个大房间,人们根据需要和使用功能把这大房间分隔成几个小房间,每个房间发挥不同的功能,这种分隔硬盘的方法我们就叫做分区。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是不是更容易点了呢?再比如讲到“回收站”时,学生会问,“回收站”是干什么用的呢?回收站里的东西可以还原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打一个比喻,“回收站”就好比一个垃圾箱,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呢?是回收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如果我们发现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误扔到垃圾箱了,我们还可以找回我们所需的东西,如果垃圾箱被清空了,那我们只能长叹一声了。言下之意,“回收站”只是临时存放被删除的文件,需要时可以找回,一旦“回收站”清空,文件就被真正删除了。学生可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建“文件夹”呢?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文件夹”就相当于我们每位学生的书包,书包里有文具盒,有书本等等,如果我们需要找某样东西,只要找到书包,再继续寻找,是不是很快就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呢?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是不是浅而易懂呢!
三、“比喻”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一些概念和术语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陌生,有时还很抽象、很深奥,如果采用类比喻的方法,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通过比喻教学,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某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以便他们能进一步掌握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原理来分析、解决某些相关的问题。
1.比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电脑课还是比较感兴趣,没有像语数外那样考试压力,也没有大量作业要做,老师也比较友好,上电脑课就是玩玩而已,多轻松啊!这是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心理定位。在这样状态下,如果教师还是使用死教条的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教师讲得是滔滔不绝,之乎者也,学生听得是云里雾里,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天书,学生渐渐就会失去了兴趣。
2.比喻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气氛活跃与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也是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绪反应,随机应变的穿插一些生动活泼的比喻,可以将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悦。学生精神状态好,积极性就高,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课堂,没有时间开小差,课堂效益当然就提高了。
《学论》中说:“君子之教,喻也。”,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作为教师,更该明白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妙用比喻,巧用比喻,多用比喻是今后我们值得研究的长期课题。希望我们所有同仁共同努力,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学生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比喻法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浙江省,沈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