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工业精神”

2012-04-29 00:44陈润
支点 2012年9期
关键词:德意志典范欧洲

陈润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风驰电掣,势不可挡。然而,2012年的寒冬令GDP增速的放缓,让高速列车上的乘客忧心忡忡,不知路在何方。此时此刻,作为经济快速复兴的典范,德国无疑是最值得中国尊敬和学习的标杆。

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之前,在先后崛起的欧洲诸强面前,欧洲中部讲德语的大片地区仍是一盘散沙,动乱时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和平时又是大国博弈的棋盘。如果你能理解德意志几个世纪所经受的屈辱和离乱,就能明白民族主义狂热何以在这片土地经久不息,“铁血战车”成为愈合伤口最好的止痛药。

仅凭武力还不够。正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德国曾先后两次挑起世界大战,每次都在失败后迅速衰败萧条,可总能在短时间内再度复兴,此后长期身居经济强国之列,原因何在?“工业精神”是长盛不衰的基因。

德国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但发轫之初就确立了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1866年西门子公司制造出人类第一台发电机,此后几十年间有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家电等创新发明都有这家公司的卓越贡献,德国逐步以“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率先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德国工业成为超越欧洲列强的第二大引擎。

正是在工业飞速发展的18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宣告崛起。在此前后,化工巨头拜耳、巴斯夫和爱克发异军突起,奔驰公司崭露头角,西门子称雄欧美,德国商业繁荣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称奇。经过短短42年的发展,德国人口增长到6500万,煤炭和钢铁产量均为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到1920年代,拜耳、奔驰、西门子等企业成为德国战后复兴的支柱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守信严谨、精益求精、遵守纪律、崇尚科学和创新的“工业精神”已深植于这些企业的文化和员工内心,这个被古典音乐和科学理性浸润的民族,将再次迎来繁华盛世。

德国无疑是1920年代后半期经济复兴的典范,自1925年至1929年的短短四年间,德国国民收入平均上涨24%,工人工资平均增加29%,1928年更是被称为“魏玛黄金年代”。在此后的二战以及历次经济危机之后,德国的经济复原力反复震撼世人的内心,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洲经济萎靡不振,唯独德国一枝独秀,2010年德国GDP增长3.6%,位居七大工业强国之首,这种经济转型的奇迹与德国的“工业精神”密不可分。

曾几何时,“德国制造”就像如今的“中国制造”一样,是廉价、劣质、低附加值的代名词,但博大精深的手工业文化使德国企业尊重规律,精益求精,能以长远眼光专注于最初的经营目标,即便最艰难的关头仍不放弃。

今天,作为德国高附加值制造的典范,奔驰、宝马、奥迪等德系车的价格都是同类产品的5到10倍,其品牌无疑是“工业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谨务实,对品质有着宗教崇拜般的信仰和追求,但又不会呆板、守旧,在面临困难时总能通过创新找到巧妙的突围方式。

猜你喜欢
德意志典范欧洲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一般型三维簇的三典范映射
尊老爱幼的好典范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