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中三角起飞的关键是尊重企业家,对企业家有吸引力,留得住企业家,在优质软环境中出思想,出感情,出项目,出生产力,出效率。
为治理沙尘暴发源地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问题,他和国内百位企业家深入茫茫沙漠,自发形成“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筹集亿元资金,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他领导的北京首创集团(以下简称首创),在全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5位(国家统计局排名),业务涉及房地产、金融等六大领域,旗下拥有上市公司6家,基金2家以及多家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
他就是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在武汉如火的夏季,刘晓光在美丽的东湖之畔接受了《支点》记者的专访。
民企与金融
《支点》: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火电、核电、电网等能源领域,您认为民间资本真的能进入吗?
刘晓光:《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上规定,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商贸流通领域、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
然而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由几家企业主导的局面,有的领域,技术门槛高,有的领域审批环节太多手续太复杂等等,很多因素成为民企进入的障碍。
《支点》:如此说来,那该政策的出台,是否有实际意义?
刘晓光:新36条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尤其对一些实力雄厚的民企来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虽然目前对某些领域来说,民企真正介入还有难度,但这个政策为民间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是很好的事!
《支点》: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纷纷开始转型做投资了,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刘晓光:很可怕!17世纪荷兰出现的郁金香事件,教训很惨痛!当年,从投资家到普通百姓,一窝蜂地都去投资郁金香,巨大的资本诱惑让人们丧失了理智,泡沫一破灭,多少人沦为穷光蛋!最后,连政府都无能为力。如果实业家都跑去玩金融了,没有好好发展实业,一旦金融出现危机,实业也没有了,到那个时候,必然会淘汰一批这样的企业。民企可以进入金融业,但实业是基础和重要支撑。
《支点》:您认为金融资本怎样才能为实体经济服务?
刘晓光:第一,要坚持市场化。第二,坚持创新。第三,应该允许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打破某些领域的垄断局面。
中三角起飞关键是尊重企业家
《支点》:您对武汉的印象如何?
刘晓光:我最早在1998年来过武汉,当时的印象是“很遗憾”:那么漂亮的长江,整个城市感觉很差。去年再次来武汉,感觉不错了。看了武汉的高速公路、机场,看了武汉的城市建设,觉得武汉在起飞。
《支点》:您如何评价湖北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湖北要加快发展,应突破哪些障碍?
刘晓光:听说“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这句话写进湖北省党代会文件了。几年前佛山市党代会文件的核心词是“修路、绿化、抓项目”。这实质是讲投资的软、硬环境。
中三角起飞的关键是尊重企业家,对企业家有吸引力,留得住企业家,在优质软环境中出思想,出感情,出项目,出生产力,出效率。影响企业家创业的因素不是优惠政策、特权,而是自由、平等产权保护以及产业政策。还有现代政府的优质环境延续。
其实,武汉有很好的基础,产业背景、交通背景、贸易背景,包括科技含量等都很好。但是,我对武汉的感觉是,它跟其他的沿海开放城市的步伐和速度相比,还是慢了。
如果要加速发展,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超越的概念。这个概念应体现在思想观念和软环境的优化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体制改革上。如果继续按部就班地去发展,改革速度会很慢。在竞争的过程中要想加速,或者比别人有所突破,应该在观念、软硬环境和体制上进行突破。
武汉离长三角和珠三角最近,我觉得应该放下架子,努力向发展快的省市学习。正如当年的深圳一样,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去想办法营造好环境,吸引这些要素的聚集。我觉得湖北也面临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