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间葚紫

2012-04-29 00:44张梅
南方文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啄食佳人桑葚

张梅

稚气未脱的孩童仰望着树上的桑果子,祈祷着鸠鸟不要啄食过多,那属于初夏的成熟滋味,多了会醉。

陌上有桑,在城之北。陌上有桑,在川之东。陌上有桑,在院之南。

陌上有桑,是家园的象征,桑间葚紫蚕齐老,水面秧青麦半黄,是农耕的写意。古人以桑梓来指代故乡,看到桑树想到父母,“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桑树是通往过去岁月温馨的回忆。古人敬桑,是因为桑乃蚕食之叶,蚕吐丝结茧,丝可成衣。

在我们去之前,这棵桑树无人问津,所以它果实累累。桑树茕茕独立,周围人家已经搬迁,物品悉数带走,剩下杂草葳蕤的院落,石砾散落的土路,桑树没被带走,人去屋空树犹在。这棵桑树早已不需依赖人对它的呵护,远看已经亭亭如盖。春末夏初,正是桑葚成熟时节,它将蓄积的力量给予枝条上的果实。枝条生得低,轻易就能摘到它的果实,红得发紫,紫得发乌。

即使有鸟雀,也啄食不了那么多。再说,现在城里鸟少,看到鸟飞来飞去听到鸟婉转啼叫都是奢侈的事。当然,能吃到直接采自枝上的桑葚也是美好的事,不用担心色素,担心防腐剂,担心是否不够新鲜。

桑葚是文绉绉的叫法,儿时,直接呼之为桑果子。起初是青青的,禁不起诱惑,摘一个放进嘴里,酸得直皱眉头,那酸味在口腔中久久难以散去,得等桑果子红紫时才能品尝到那脆甜可口的滋味。《诗经?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诗句,似乎让人看到稚气未脱的孩童仰望着树上的桑果子,祈祷着鸠鸟不要啄食过多,那属于初夏的成熟滋味,多了会醉。

摘得太多了,无法一时食用。无法一时食用的还有杨梅,吃多了会不知不觉牙齿酸软,吃冬瓜茄子都费劲。梅子留酸软齿牙,我觉得用来形容杨梅极恰当。因此,即使杨梅多了也不贪吃。泡进酒里,成了粉艳红艳的杨梅酒。泡杨梅时,起初用低度酒,发现杨梅半推半就,于是酒味就稍逊一筹,换了五十度的白酒,投以冰糖,杨梅在豪迈的酒气中尽显妩媚。

如法炮制,收获的桑葚也用来泡酒,几百颗桑葚在瓶底,如同海底的珊瑚礁。珊瑚礁不会染红海水,但桑葚会染红白酒,白酒成红酒。桑葚让酒色变红的时间极短,一夜功夫,玻璃瓶中如同春日桃林映朝霞了。

苏东坡说佳茗似佳人,将酡红的酒倒入白瓷小酒盅,“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好酒也似佳人,酒色是佳人浮上面颊的红晕,是对镜缓然抹上的胭脂。桑葚是江南的小令,桑葚酒就是柔媚的昆曲。

古人给布帛染色,大多取自于植物。种蓝成畦,蓝草的朴素气息,是蓝印花布的味道,栀子浸液,染黄布匹,初夏的栀子是棉布的气息,不知有没有一种紫红取自于桑葚?每每吃了桑葚,指尖也红了,紫了,也大红大紫了一会。这灵动的紫鲜活的红染上丝绸,桑叶所喂养的蚕吐出的丝织出的丝绸才能配得上这份娇柔。那么,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经过江南窄长的小巷的女子,也应该有着江南的味道,有着那初夏桑葚的气息,“采桑子”般清新、婉转,诗经般悠远、绵长。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无意中读到有关桑葚的一首诗,桑葚与樱桃、菖蒲,不仅是家园的味道,醉人的味道,也是民间的味道。

猜你喜欢
啄食佳人桑葚
以1例啄趾癖病例的发生谈鸡啄食癖诱因与防治
霞映佳人是云肩
桑葚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用桑葚干解酒,靠谱吗
啄食的母鸡
摘桑葚
啄食的母鸡
又一年桑葚熟了
一曲佳人歌,半世桃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