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道,师从孔子

2012-04-29 00:44嘉西
中华家教 2012年9期
关键词:六艺智育基本技能

嘉西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他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他教育时间最长,所办学校规模最大,招收学生人数最多,成就最为卓著,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被尊为“至圣先师”。其教育理念和实践,今天看来仍然很有参考价值。

因材施教,学乐结合

大洋网版主钟葵:在春秋以前,入学读书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孔子打破常规,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孔门弟子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面对品类如此复杂的学生,孔子因材施教,一改当时官学的“禁”、“敬”这两种体罚和威胁的教育方法。

家教专家赵忠心:虽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但我们的教育向来只是强调共性,不太重视孩子的个性,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就成不了材。只有承认、不尊重学生个性才是把人当人,否则就是不人道。不承认、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按照统一规格“加工”成同样的机器零件,那是对人才的扼杀。好比盖房子,有的木材可以作梁。有的可以作柱、作檩、作椽,梁、柱、檩、椽盖房子都是需要的。同样的道理,社会要求的人才也是多规格、多层次的。

网络作家恒非:孔子说:“游于艺”,大家注意这个“游”字,意味着:在学习“六艺”的时候,大家要像游玩一样快乐哦!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什么“学海无涯苦做舟”—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这通通不是孔子的观点。孔子说,学习是快乐的,你感到学习苦,就是没有“志于道”,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要学啦!

德以育人,学行结合

《重庆日报》专刊部主任曾宪国:孔子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更可贵的是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为德育来服务和促进。所以他说:“君子怀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他说:“行存余九则以学文。”把道德教育和实践放在了知识教育之前。

历史教师邓夏生:孔子认为智育和技能并重。他使用经过整理的六种古代文献“六经”作教材,还开设了实践性很强的、准备从政的“士”应该具备的“六艺”。“六经”主要传授古代文化典籍先王遗文,侧重在文化理论水平的提高;“六艺”主要培养一个士从政的基本技能,侧重于实践和训练。通过“六经”和“六艺”,他把那个时代已有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传授给弟子了。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龙麟: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一词和成语“举一反三”的由来,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是培养质疑精神、走向创新的必经之路。

温家宝总理对于启发式教育思想非常重视。他曾说:启发式教育是孔子的发明,不是苏格拉底的发明。

孔子常常运用讨论、诘问、比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要求学生。这些方法的合理运用,使他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又避免了简单、抽象地告诉学生答案的弊病。

责编:肖云

猜你喜欢
六艺智育基本技能
陋室听歌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经典体系的重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