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罗楠楠,王南竹,田秀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33)
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是一种无痛性、无创的将药物通过靶器官作用到病变部位的方法,20世纪以来,在临床上已得到广为应用。超声电导透射的药物有多种,在妇科领域,应用透射的药物来源广泛,但以中药型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最为显著,因此,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方法是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显著发展。近来,我们用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将观察治疗前后各种临床指标进行对比,来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1年1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妇科患者71例,年龄21~50岁,其中<45岁50例;病程3 d~5年,其中1周~3月30例,4~12月11例,>1年30例。盆腔炎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子宫腺肌症10例。
1.2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多为下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腰骶部坠胀,性交不适,周期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妇科双合诊:子宫增大,活动性差,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呈条索状改变、骶韧带增厚、触痛或可触及包块,边缘欠清晰、活动受限。彩超提示:子宫增大、附件增厚或附件包块、盆腔积液等,所有病例均可排除结核性盆腔炎。
1.3 使用仪器 采用北京诺亚同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声电导仪、专用中药型超声电导凝胶贴片(妇炎型)。
1.4 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将专用中药型贴片先接入治疗仪的发射头内,再将贴片同治疗发射头一起固定在患者下腹部两侧,选中低频超声波频率20 kHz,启动治疗键,治疗时间30 min,治疗结束后撤去超声电导仪的治疗头,保留含药贴片2~4 h,维持自然渗透,每日治疗1次,5 d为1疗程,每个病例均治疗1个疗程以上。本组病例治疗1疗程55例,2疗程12例,3疗程4例。
1.5 疗效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妇科双合诊检查子宫活动性良好、无压痛,双侧附件无压痛、增厚及包块;显效:自觉症状已明显减轻,妇科双合诊检查子宫活动性尚可,症状及压痛明显减轻,包块或增厚缩小>1/2;有效:自觉症状减轻,妇科双合诊检查症状及压痛减轻,包块,增厚缩小≤1/2;无效: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皆无明显改变。
71例病人在治疗前均已了解病史、已行盆腔检查及复查B超,将治疗后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不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治疗3~4次自觉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治疗1疗程自觉症状消失者59例,占83.1%,总有效率达98.6%,见表1。
表1 71例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结果 例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这些疾病在患者盆腔内可形成包块,使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不孕、性交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治疗方法有多种,临床上西医多采用大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用药时间长,或出现耐药性,临床疗效不够满意;或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也不一定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而我们所应用的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方法是一种药物渗透的新方法,以超声波为主要动力,将激光微孔,电致空,超声空化等现代高科技术综合应用,产生促进药物透皮的叠加作用,给药速度快,在深部组织和脏器的药物浓度比口服和静脉投药法的浓度较高[1-2]。这种方法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组织,实现了靶位精确治疗。这种给药方法具有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减少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等优点[3],达到无针注射的效果,而且有使药物在病变部位维持较长时间药效、延缓代谢时间的优点。
专用中药型超声电导凝胶贴片(妇炎型)是由三棱、莪术、贯众、三七粉、丹参、红花、夏枯草、川牛膝、龙骨、黄芪、益母草、白术、枳壳、当归、白芷、丁香、木香等多味中药按比例调制而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让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疗效观察,可以肯定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仪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效果,尤其治疗盆腔炎及子宫内膜炎症。对消炎止痛的效果明显,71例病人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分患者治疗3~4次,腹痛明显减轻,65例(占91.5%)患者治疗10次后,腹痛症状完全消失。附件包块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B超提示包块消失45例(63.4%)。盆腔炎患者45例,有效率达100%,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有效率96.2%,与抗生素、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相比,减少了临床应用抗生素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操作简单、疗程短、见效快,治疗无痛苦,病人易于接受。
[1]Grabois,Martin.Manage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05(3):29-41.
[2]Becker B M,Helfrich S,Baker et al.Ultrasound with topical anesthetic rapidly decreases pain of intravenous sticks[J].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05(12):289-295.
[3]Barbara Cagnie,Elke Vinck,Steven Rimbaut,et al.Phonophoresis Versus Topical Application of Ketoprofen:Comparison Between Tissus and Plasma Levels[J].Phys Ther,2003,83(8):70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