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占荣
(沭阳县中医院,江苏 沭阳 223600)
慢性肾衰竭(CRF)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等成为主要病因,病情发现时已是晚期。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去除可逆诱发因素,一般治疗,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对症治疗及处理并发症,晚期采用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费用昂贵,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我科采用补脾益肾,活血化湿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9-2011年在我科门诊或住院就诊CRF患者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2~55岁,病程3个月~2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高血压肾病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糖尿病肾病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0例,2组在性别、年龄、肾功能异常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1]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及分期按照1992年6月安徽黄山会议纪要。参照美国肾脏基金会K/DOQI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KD)标准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低盐、低蛋白饮食,服用叶酸、琥珀酸亚铁、钙剂、降压、纠酸药物,金水宝胶囊,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芪、当归、制附子、山茱萸、茯苓、丹参、益母草、车前子、猪苓、泽泻、牛膝、赤芍等。每剂水煎250 mL,早晚分服。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显效Scr降低≥20%;有效:Scr降低≥10%~19%;稳定:Scr无增加或降低≤10%;无效:Scr增加。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组临床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比较(±s)
益肾利湿汤方取黄芪、当归、制附子、山茱萸、牛膝益气温阳补肾,茯苓、猪苓、车前子、益母草利湿化浊,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络,全方紧扣慢性肾脏病病机关键,补脾肾不留邪,泻瘀浊不伤正,标本同治。从治疗结果看,本方能很好降低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延缓病情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减少蛋白尿、促进蛋白合成及造血、纠正蛋白及脂代谢紊乱、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附子具有扩张血管、抗缺血、抗炎等功能;丹参可扩张血管、改善肾血流、抑制肾纤维化、促进组织修复;泽泻、猪苓有利尿、免疫调节、抗炎作用。诸药合用,可改善肾脏血流,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减轻肾纤维化,调节免疫,减轻肾损害。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