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野下的福建科技战略导向研究*

2012-04-21 11:40:13张明火
海峡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福建科技经济

张明火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野下的福建科技战略导向研究*

张明火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未来五年,福建科技发展战略导向必须有效服务于“加快转变、跨越发展”这一主线,在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和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等领域和环节彰显作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

科技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福建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与核心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顺应世界竞争格局新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特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本质上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发展方式转变,从外向拉动型向内外联合拉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物质化”向“人本化”发展方式转变,从倾斜型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从效率优先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方式转变,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这八个方面的转变,从根本上讲,必须“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石和动力,它通过不断调整消费预期、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来引领全社会需求结构转变;通过促进要素新组合、增加替代性要素和促进要素流动来推动要素结构转变;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效率和丰富技术形态来改变产业发展生命周期、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2 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急迫性

2.1 经济发展已迈入新阶段

“十一五”期间,福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656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949.5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从18646元增加到33051元,已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3000美元的社会发展临界线。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理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意味着工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新起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信号,也标志着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由单纯的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知识创造与应用创新驱动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这就要更多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而驱动经济的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增长。

2.2 产业结构演化亟待跃升

《2011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32.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12.6∶49.2∶38.2调整到2011年的9.2∶52.7∶38.1。但相比于美国(目前约为1:20:79)和日本(目前约为1:29:70)等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化历程与发展趋势,显示了福建产业结构仍处于经济结构演化的较低层次。福建虽已出台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但确保方案有效落实的关键核心仍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此,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实现重点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塑造和产业集群的壮大发展,有效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全省上下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

2.3 引领未来急需新增长点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产业演变过程中,新旧产业发生替换,进行新陈代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新兴产业行业,就是新经济增长点。然而,回顾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是保证新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福建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要确保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势头,谋求后危机时代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选择好、培养好、发展好新经济增长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及长远利益。

3 科技创新驱动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

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和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期间,福建科技发展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机遇,把“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密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奋斗目标,体现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惠及民生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把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和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等作为重要战略导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支撑和引领福建经济社会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

3.1 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根本前提,是有效抵御国际市场风险、保持福建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抓手。“十二五”时期,福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内在动力不足、扩大需求存在较大制约、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等问题,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依然繁重。福建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核心是提升重点产业的科技含量,根本途径是实现产业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获取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因此,全省科技创新必须紧紧抓住“驱动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要素,紧紧围绕3大主导产业、6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10大产业链等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一是通过作用于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管理要素和市场需求要素等关键环节,让科技创新并入我省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二是通过组织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推进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力争在一些关键性、共性、基础性、公益性的重大产业技术和配套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三是通过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强化三次产业的协调性,有效服务于“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需求。

3.2 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带动能力强,就业机会多、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完全可能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福建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危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支撑和引领福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关系到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它能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有效突破当前我省资源约束,激发我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要坚持“规划先行,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发展策略,以国际战略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充分考虑我省关键技术、制造成本、资源禀赋、产业体系、人才、市场需求等支撑要素的实际,将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二要通过科技重大项目的超前部署,选择若干最有基础、最有条件,达到了产业化突破“临界点”的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储备,把产学研三个环节有效串联起来,实现深度结合,不断激发和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三要加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通过非均衡的产业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大胆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空间集中,努力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抢夺经济科技的制高点,实现新一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

3.3 发展民生科技,促进全社会和谐进步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并向更高层次跃升的关键阶段,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发展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和省情的要求,把民生科技做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服务社会进步、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做民生科技不能居于“庙堂之高”,必须走向“江湖之远”,大力发展利民惠民科技,让科技创新惠及人民群众,以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成效提升科技工作显示度。这是新时期科技事业的重要使命,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工作。首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科技重大问题的解决作为科技工作的目标和责任,把服务经济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科技问题要重点关注,利民惠民的重大民生科技项目要优先安排,进一步贴近民生、惠及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其次,发展民生科技必须高度关注技术转移和扩散,民生科技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适用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要及时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治理、人口健康、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成熟适用技术大力推广,让更广泛的人群更便捷、廉价、快速、充分地享受科技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3.4 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参与全球竞争的决定因素,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经过“十一五”的加快建设,我省的区域创新体系格局逐步形成,并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此,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对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要把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加强创新基地(海西研发高地)建设,抓紧构建以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型企业为支撑点,产学研用紧密协作的形式多样的创新组织为创新链,各类科技园区、创新型试点(示范)城市、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等为带动面的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大科技、大协作、大开放”的创新格局,建设“战略导向明确、主体作用突出、要素流动顺畅、交流合作活跃、统筹协调有力、创新绩效显著”的区域创新体系,促使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任振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0-11.

[2]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2011.

[3] 福建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R]. 2006.

[4] 福建省科技厅.福建区域创新体系[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

[5] 中国科学院.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关于中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011GXQ4D055)“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010R0001)“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福建科技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那个梦
巴蜀史志(2021年2期)2021-09-10 13:17:04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4
科技在线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