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俭
顾名思义,“电子书包”,就是用数码电脑技术取代纸介课本,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一种产品。用“朝阳产业”来形容电子书包产业,怎么都是恰如其分的。
首先,政策的高度关注、强力扶植,是在教学多媒体化大潮下的一种顺水推舟。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第一次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规划》指出,要通过电子书包及配套资源数字化工程提高教学资源重复使用率,推动节能减排,形成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易于学生使用、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的数字教学出版体系,推动电子书包的发展。
其次,全国目前有37.4万所中小学校,在校生达3.2亿,这其间所蕴含的潜力之大,只能以百亿、千亿计之。
再者,当前多个城市已然敢当率先吃螃蟹者,电子书包教学迈出稍显稚嫩的第一步,随后马上将要进入奔跑式前进时代。放眼全国,陕西去年10月起20所中小学试点电子书包;宁波5所学校开始试用;上海成立首个电子书包项目企业联盟,构建个性化课堂;佛山3所重点高中学生试点应用电子书包……
市场潜力堪称巨大,星星之火正势不可挡地蔓延开来。然而,电子书包全国开花的局势就那么触手可及了吗?全国化推广还存在哪些瓶颈?作为相关产业各环节,如何形成合力,早日冲破瓶颈,分享该产业的全国化千亿级蛋糕?无不值得深思。
减负,是电子书包的重要使命之一。传统的书包装上教材、作业、课内外读物、教学辅导书,外加学习字典等,小学生的书包平均重量为3.5公斤,初中生的书包平均重量达到5.5公斤。而电子书包将课本、教辅、学具用品数字化,其重量不超过1公斤。
然而,一个值得业界人士深省的问题出现了,前文提及的几个先行试点的城市中,有好几个学校学生反而惊呼“书包变重”了。究其因,“电子书包”揣上了,传统书包却也还背在背上。为什么呢?
“目前,电子出版物比较少,和电子书包配套的教材和软件都不完善,如果大范围推行电子书包,这是最大障碍。”实践在一线的教师们一语道破。这一困境,在文科方面相对还好,而数、物、化等讲求逻辑推理的理科,课件资源更少,很难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需要实验论证的物理、化学科目,对虚拟学具的依赖程度极大,寻找既合适又成熟的课件,目前还不那么容易。
有瓶颈,就有商机。电子书包配套教材和软件的开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有实力的生产商当放手一试。当然,国家在这一方面也已有所关注。据悉,新闻出版总署鼓励传统出版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优先许可其申请网络出版资质。明年还将筛选确定一批转型示范企业,多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将数字出版列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数字出版项目进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作为精明的生产商来说,与出版社强强联手,共享电子书包配套教材这块蛋糕,何乐而不为。
无庸讳言,如果电子书包不置身于校际网络的广阔背景,其先进设备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浪费。作为网络运营商,应积极介入进来,联结校际网络,让各所学校跨距离互享名师资源和教学成果,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商机。校际间的网络系统建设,既节省了学校的投资成本,又增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整体提高学校乃至国家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基于校与校之间的强大资源库,校内的电教室、图书馆等,电子书包不只是替代了传统的沉重书包,更成为一种连接无垠知识海洋的移动云终端。
“书包”换了,而老师还是那些老师。行业观察者罗小君认为,如果老师们继续固守原有知识结构,不进行自我升级换代的话,电子书包在做大做广的过程中就遇到了现实障碍,更遑论全国推广、一统江山了。
首先,作为电子书包的应用方,校方不能只偏重多媒体硬件的引进,对教师网络应用知识的培训应该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把整个教师队伍全面改造为多媒体时代的新型人才;其次,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毕竟不是一个有着完美规范的成熟过程,面对这一新鲜事物,作为教师个人,也必须拥有饱满的探索热情,充分的创新精神。一开始,要愿意花费成倍的备课时间,根据上课需要,自己上网搜集教学资源,自己挑选编辑拓展阅读材料,自己整合课件。规范,恰恰就是在这群队伍的摸索中成型;再次,地方教育部门应担当重任,组织促进辖区各学校之间的专业交流,让各学校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共享的专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尽早促成经验体系的达成,应用规范的制定。
总之,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城市到乡镇,进而再到全国,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笔者在此剖析展示出当前种种问题,不是对电子书包这一千亿级的巨大产业缺乏信心,恰恰相反,是热切期盼整个产业的上下游精诚合作,以问题为商机,全面发力,最终迎来该产业的喷薄万里、冉冉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