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丁筱净
“全能”代表马力
□ 本刊记者 丁筱净
约马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国务院参事,曾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采访并不容易,并非她不愿接受采访,相反,她很喜欢和记者打交道。
两次采访,两天的接触,不难发现,马力很受记者欢迎。“两会”河南团新闻联络员杨欣说:“马力是红人,如果不在房间,没有会议,大概就是在楼下咖啡厅接受采访。”
马力在河南大厦(河南代表驻地)时,几乎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3月6日,马力在接受《民生周刊》第一次采访的过程中,不断有其他媒体的记者加入旁听。3月7日的专访从下午1点开始,2点半时,马力要参加河南团的小组讨论。本来很宽裕的时间,因为在场记者的不断提问,而使小组讨论推迟了半个小时。
马力永远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声音洪亮,且话语表述极具逻辑性。每表述一个观点,相关数据就从她口中快速迸出,让在场记者心服口服。最重要的是,记者关注的问题,她基本都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控烟、城镇化、养老、教育公平、医改等各式各样的话题,她都回答得如数家珍。
这和马力的工作经验密不可分。马力现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和国务院参事,曾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常年的调查研究经验,练就了马力事事皆通的独特能力。
“真是个全能代表啊!”“记者见面会”结束后,一些记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关于控烟,马力今年带来了4份议案和建议。
早在2003年,我国政府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8月批准了《公约》,并于2006年1月9日生效,成为中国烟草控制的一个里程碑。
虽然质询得到了“正身”,这两年勇于提出质询的代表却不多。马力的质询在其他代表眼里是“勇气之举”。
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八部委联合的“履约领导小组”,确立工信部为组长。作为《公约》缔约方,我国承诺在2011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办公场所实施100%禁烟。
承诺的期限早已过去,可承诺的结果却迟迟未来。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简直纹丝不动。”说最后四个字的时候,马力情绪激动,一字一顿,用力拍打着面前的桌子。
从2006年至今,全国“两会”一共有1700名代表、委员提出过关于控烟的建议。“哪个领域的建议是这么集中的?”马力反问记者,“光是去年一年,近600名人大代表、30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过立法议案或提案,这么多人提出要公共场所禁烟,但上面却几乎没有任何动作。”
去年年中,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曾表示:“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兼任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工信部党组成员,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控烟。”
和杨功焕等所有控烟专家一样,马力也认为烟草行业的政企合一,是控烟不力的最大症结。
“烟草专卖局和烟草专卖总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生产、销售烟草的人同时又是控制烟草增长的人,这两个目标要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烟草专卖总公司要增加产量、税收、利润,这是他的考核标准;烟草专卖局要减少产量、遏制增值,这也是他的考核标准。烟草局当然是以利润提高为主,产量提高为主,上缴高税收为主。”马力认真分析了我国控烟难的根本所在。
“可政企分开没这么快,因为利字当头。”马力向记者坦言,鉴于症结转变难度大,她也希望从其他方面着手,提升我国的控烟成效。
针对短期内改变不了政企合一的现状,马力建议,应该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代工信部,对卷烟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烟吸进人身体,经过一个大循环再排放出来,我认为这就应该具有食品的性质。因此,应该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督管理。”为此,马力今年提交了《关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卷烟进行监督管理的建议》,以表达呼声。
此外,马力认为,烟草行业的税收政策亟需调整。“我们现在调价、调税的政策是只调高档烟的价和税,可是高档烟的消费者本来就是一群对价格极其不敏感的人,而且他们消费的烟草数量占总额的部分很少,所以几乎没有起到遏制产量、控烟的作用。如果调整中低档烟的税率,第一能够阻挡很大一批新加入的烟民,第二能够阻挡大批青少年烟民。”
马力建议,烟草行业不应该实施从价税收,而应实施从量税收。“不是价高税就高,应该生产、销售越多,上税的比例就越大,这样才能遏制烟草的生产和销售。”
马力和卫生部想到一块去了。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卫生部一直在建议对烟草税进行调整。“虽然烟草税前年调整过一次,但调整的只是高档香烟,对减少烟民数量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现在看来,中低档香烟调税势在必行。”
马力,曾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国务院参事。
今年,马力提交了《关于质询工业信息化部控烟履约不作为的建议》和《关于质询工信部拒绝国内烟包采用有效警示标识的建议》,其中指出了工信部作为履约小组组长,在控烟履约不作为的六大依据。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的建议,“我就想问一问,作为控烟履约小组组长,工信部这六年在控烟上到底做了什么?”
质询一直是人大代表们极少碰触的权力。凤凰网在2010年的“自由谈”专题中这样写道:“一直以来,这项权利就从未被人大代表真正激活。”如果把1954年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质问”也算在内,那么质询制度在中国的宪法和法律中已经存在了58年。
2010年,是质询权“正身”的一年。同年3月9日,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首次在2006年监督法生效后提出,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针对此事,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全国人代会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从未有过质询案。
虽然质询得到了“正身”,这两年勇于提出质询的代表却不多。马力的质询在其他代表眼里是“勇气之举”。河南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代表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用过质询的权力。“当然,她来自中央,质询的底气比我们更足。”
不过,只有当人大代表的质询进入了全国人大的正式会议议程,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质询案”。3月14日,《民生周刊》向马力确认,以上两条质询的建议都没有进入正式会议议程,因此只能算是“询问”。
“不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这两份建议列为了今年的重点议案,将进行重点督办和全程追踪。”马力说,这也算是一种成功。如果有机会,她还会将质询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