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到头,落地有声

2012-12-21 01:09:48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温总理公平正义流水

流水到头,落地有声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语出西汉黄石公所著《素书》正道章。3月14日,在一年一度的“两会”记者见面会上,善于引经据典的温家宝总理,借用此言表达他在任期内最后一年对工作的态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9年前,温总理刚刚上任时,借用清末林则徐的一句诗,开启了他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十年历程。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三月的北京,注定是世界瞩目的舞台。

历时10余天,备受国民关注的2012年全国“两会”在完成了全部议程后,胜利闭幕了。

一样的“两会”,不一样的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这一刻,报告内容通过声音、视频和文字,传遍神州大地、五湖四海。人们所关注的,除了过去一年的得与失,还有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我们的政府将要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答案应该是“民生”。从政府工作报告里,从“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里,我们极易捕捉到诸多民生信息,“民生”依然是整个报告的主题和核心词汇,篇幅最多、论述最充分,也最真实感人。

何为民生?《左传·宣公十二年》首次提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孙中山先生的定义是: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而温总理对民生的阐述是: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一个国家建设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民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中国经济腾跃式发展,国家实力已有显著提升,民族自豪感也跃然而生。但古往今来,任何文明的发展,必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少许的“副作用”,中国也不能例外。民生改善与日俱增,但是城乡收入差距、通货膨胀、社会保障、弱势救助等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正在努力改善中。“两会”之所以颇受百姓关注,或是说“两会”重视民生,或是说我们对建设社会公平正义有所期待。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今天,我们再读古人的名句,仍能体会到深刻的现实意义。世事无绝对的公平正义,但社会的稳定却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极大的关联。“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一如既往坚持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的巨大动力源。

让百姓备感自豪与幸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以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在平凡、平素、直白的语言中,回应了会前老百姓热切的期盼和关注的民生热点,民生已经成为最大的政治。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再三强调民生问题,恰恰体现了执政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本届人大和政协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明年,新的面孔将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于是,“挥别”成为一个未被提及但又绕不开的词汇。

令人振奋的是,代表和委员们,并没有因为这是“最后一班岗”而有所懈怠。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少建议和提案令人温暖,令人感动,令人惊喜。

因为他们一直坚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两会”的民生,都将会“流水到头,落地有声”!

猜你喜欢
温总理公平正义流水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流水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6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2
流水有心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2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
视野(2015年6期)2015-10-13 00:43:11
遵循法治 促进公平正义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39
落红只逐东流水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8
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引用的古诗文释义
我见到了温总理
河南电力(2011年3期)2011-04-09 09: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