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英汉语动词之异同中看语言的发展

2012-04-18 09:16朱蓓
企业导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异同语言发展

朱蓓

【摘要】本文希望通过从动词这一种词性比较它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以及语言发展对其影响,给学习英语的人们带来帮助。

【关键词】动词;异同;发展;语言

一、前言

动词,不难理解,就是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词。然而由于英语和汉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林林总总的异同给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带来了不少困惑。由于语言的本质特性,语言的流动性决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不同语系的各种语言不断地融合,不同语言之间以及同一种语言的本身不断地分崩离析使这个语言的大千世界绚丽多彩、充满活力。

二、英汉动词不同的表现形式

1.英汉动词的数。英语和汉语在动词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英语动词有数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说到数,我们马上会想到名词,特别是表示物体的名词,(单数或复数)看得见,摸得着。但英语中动词也有数的形式。这使学习者,特别是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感到困惑。如He gets up at six everyday.他每天六点起床。这里的动词“get”后就在了“s”,而汉语动词“起”就没有任何变化。

有英语学者这样解释这个问题:在一般现在时的情况下,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要加s,这时是表示动作不止发生一次,是复数动作。he eats a cake应该译为,他(通常)吃一块蛋糕。或者,他们吃蛋糕。所以they eat cakes。(这里主语是复数而且名词加了“s”所以动词就不加“s”了。(根据worldenglishcn)这种解释很有趣,但非正解。我们如果看看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就可以看出英语动词的数的变化与其地理、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语言学家研究并将世界语言分为七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等语族。印度语族包括梵语、印地语、巴利语等。伊朗语族包括波斯语、阿富汗语等。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波罗的海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印欧语系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系。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印欧语系各语言都是屈折语;广泛利用词缀和词干元音音变来表达语法意义;名词和大部分形容词有格、性和数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和语体的变化,主语和动词在变化中互相呼应。而汉语里虚词多,语序固定,缺乏形式变化,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没有时、数、态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英语中遇到的一般现在时中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要加“s”的变化应追根溯源起语言的起源。但对于我们一般的语言学习者则应着眼于实际运用,把它看成是一种规则,一种习惯即可。

2.时间(time)不等于时态(tense)。对于说汉语的学习者来说英语动词时态的变化又是一大难题。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母语习惯而忽略或干扰了他们的学习。在他们看来,句子有了明确表达时间的词语,句子就算完成了。而在英语中不仅仅只有明确的时间词语,有时没有明确的时间词语,只是通过动词形式上的变化来表示时间的变化。例:

He will come tomorrow.他明天来。

He will come.他会来。(他将来)

以上两句英语和汉语在语言表达上只有一点点差异,中国人还可以接受。但接下来的变化就会使他们困惑了。例:

He would come tomorrow.他明天来。

He is coming tomorrow.他明天来。

He was coming tomorrow.他明天来。

汉语都是“明天来”,而英语的“would come”、“is coming”、“was coming”却非简单的表示明天的意思。如would come 和was coming有时在引用别人的话时的表现形式。有时是在说话以前的任何时间说的话,也就是现在在说过去的事的表现形式。is coming和was coming除了明天来的意思外,还含有正在来的路上的意思。如果是汉语来说上面的句子就得加上一些词语。

第一句:别人说他明天来,或者我说过他明天来。第二句:他明天来,现在正在路上呢。第三句:别人说他明天来,正在来的路上呢,或者我说过他明天来,正在来的路上呢。由此可见汉语的时间“明天”不等于英语的时间。英语往往用动词的时态变化来表示具体的时间。

3.“不是动词”的动词(非谓语动词)。汉语中的动词都是做谓语的。一个句子中有时会同时用到多个动词,它们或并列或排比,但语法功能都是谓语。如:他早上起床后通常都会刷牙、洗脸、化化妆然后出门。(句中划线的动词都是谓语)。而英语中的动词却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被称之为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说它们不是动词是因为它们可以充当名词、副词、形容词;可以做主语、定语、状语、宾语。而这些词性和语法功能身为动词在汉语里就无法做到。如上例句的英文译文可这样说:After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he would brush his teeeth,wash face make up,then go out.(句中动词brush,wash,make,go做谓语,而getting却是状语。说它不是动词却表示一个动作。故称之为“不是动词”的动词。)

三、语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语言的出现对动词的冲击

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科技发展,技术革命使得生活节奏加快,同时与时代共存的语言也加快了它的发展速度。网络语言的出现使语言日新月异。电视、报纸等传媒更是推波助澜,使人们对语言的变化更是难以适应。比如:这些年常见于各种场合的一个动词“构建”就是一个人为创造的新词。“构建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在这个词出现之前,我们这样说“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构建”这个词实际上是把“构成、建设”这两个意义基本相同的动词合成为一个动词。但丰富了这个动词的含义。这样的创造有利于语言发展。这样的创造生命力是长久的,可持续的。但有些发明创造就显得是在标新立异,故而短命,甚至是有害的。如早前出现过的网络词语“汗”及现在流行的“雷”“萌”等,以及由“不给力”而造出的网络英语新词“ungeiliable”。比如:“汗”本来是名词但被网络语言当作动词,用来表达害怕、恐惧、拒绝等情绪。如A:我今天一顿饭吃了八个大包子。B:我汗!(意思是:不会吧?太可怕了)。再比如“ungeiliable”(不给力)这个词就更加离奇。这个词集英语和汉语拼音为一体。英文表示“不、不行、不能或否定”的前缀“un-”和表示“能力”的后缀“able”加上汉语拼音的“geili(给力)”一起组成了这个中西合璧的新词。我们得佩服人类的想象力。这些词语均偏离了它们文学的本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但这些词语的流行只能是为了满足一部分年轻人,确切地说是满足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而造出的词语。而传媒的某些人也在使用这些词语,我们只能理解为媚俗。这样的冲击只是平静的水面上的一点涟漪,散去之后水面依然平静,什么也不会留下。

参 考 文 献

[1]汤忠卫,汤文菲.英语动词分类手册.新华出版社,1998(1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6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125

[4]蒋坚松.英语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25

[5]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4

猜你喜欢
异同语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