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香丹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
网络环境中朝鲜族传播的发展
崔香丹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
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网络传播中朝鲜族传播的发展及特点,朝鲜族共同体发展的新思路。
网络传播;朝鲜族;共同体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媒介的出现,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间距离,使整个地球成为了一个小村落。在这个地球村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再受到地域限制,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传播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因此,网络传播被誉为第四媒体。在网络中的新闻、讨论、上传等形式改变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固定关系,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灵活转换,打破了单方向的传统传播方式,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互动的双方向传播方式。博客、微博、个人网页等一人媒体,使新闻的生产、流通、传播融为一体。新的传播环境给朝鲜族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等社会环境的变化,朝鲜族社会的结构也有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朝鲜族传播媒体已满足不了分布在各地的朝鲜族的需求,通过网络的朝鲜族传播逐渐发达,也形成了新的朝鲜族网络社区。本文探析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朝鲜族传播的发展动态以及特点。
“地球村”(global village)这一词是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麦克卢汉看来,“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类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而电子媒介具有反都市化特点,即“重新村落化”,消解城市的集权,使人的交往方式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任何公路边的小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的国际性。”麦克卢汉觉得这个时候时间和空间的区别变得多余。这种新兴的感知模式将人类带入了一种极其融洽的环境之中,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和文化的差异,把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开创一种新的和谐与和平。
在网络环境中,不分区域和时间,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因此,在网络中形成了有着共同爱好、共同兴趣、相同文化背景等的网络社区 (cyber community)。在这里没有“孤独”,因为可以与自己的爱好、意识相近的对方进行交往、沟通、交流,形成融合的集体或团队。
传统的社区 (communit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在地理上、文化上感到相近性的共同体。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中,地理上的相近性是形成共同体或社区的基本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传播活动空间得以扩大,地理上的相近性再也不是制约人们交流基本条件。间接的交往关系代替了直接关系。BBS、微博、网络新闻等传播方式远远比面对面的交流、报纸、电视传播速度更快、更广。因此,新环境新形势下,形成各个特点的多种网络社区。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人们在网络社区里交换意见及信息,结交朋友。在这里人们共享着信息、关注的事情、爱好等等,从而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中国朝鲜族社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依旧具有着安定的共同体特性。朝鲜族大体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从朝鲜半岛移居到东北3省一带,渐渐形成了民族共同体。解放以后,根据中国的民族政策,1952年成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真正拥有了“朝鲜族”这个名称。朝鲜族在民族优待的政策下,一直延续着本民族的传统、语言、风俗,不仅在地理位置,即在文化、政治方面也形成了较巩固的民族共同体社会。
然而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朝鲜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据调查,国内的朝鲜族向沿海发达地区移居的人数在50-60万左右,海外劳务输出的人数为60万左右,通过国际婚姻者大概在8万人,在200万朝鲜族中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迁徙,可以说,朝鲜族经过历史中的大迁徙,居住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由集居在一个地区逐渐分散在中国国内沿海及海外地区。这种变化主要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导入,产业构造的调整,朝鲜族社会的经济构造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的改制,出现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失业的下岗职工为了谋生,便到上海、广东、深圳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就业。一大批朝鲜族都流向全国各地的经济发达城市,呈现出人口移动的局面。
第二,1992年中韩邦交正常化。2007年韩国政府的海外侨胞政策变化,韩国高收入待遇是朝鲜族纷纷走上赴韩国劳务之路的原因。
第三,改革开放后,外资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丰厚的收入、挑战性的工作、新鲜的西方管理模式等等,朝鲜族大学毕业生也大部分都在外资企业就业。
第四,生育水平急速降低,使朝鲜族人口增长呈现负增长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在东北三省的朝鲜族村落、延边等地的朝鲜族人口比例急剧下降,这也是朝鲜族结构变化的原因之一①。
由于朝鲜族从聚居的东北3省向全中国进行扩散的大面积迁移,朝鲜族各界对朝鲜族社会的逐渐解体倾向产生了忧虑。但是随着朝鲜族在新的聚集地形成了新的集中现象,可以推断朝鲜族新的共同体以不同的形式正在形成。分布在各个国家,各个省份的朝鲜族社会看似正在解体,但是网络把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人们集聚在了一起。人们通过网络的虚拟环境,毫无阻隔的进行交流。新的共同体依靠新的媒介-网络媒体,克服空间的壁垒而形成,网络里共同体的意识被强化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必须共有时间和空间时,才能有效形成纽带和归属感等共同体意识,但是在网络空间里,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所以就凭共同语言、爱好、文化、风俗、价值观,也可以形成共同体意识。
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网络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媒体消费观。移动化、多样化、及时性的特点,越来越吸引着人们。基于内容丰富,传播模式广,见效快的优势,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地位。使得很多的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网络媒体中既有新型的媒体,也有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实行同步发行。特别是纸质媒介网络版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受空间的限制,不管人在哪里,都可以随心所欲的阅读报纸和新闻,方便了读者,也加强了报纸的及时性。
朝鲜族媒体也不例外,不仅出现了很多朝鲜族网站,传统的朝鲜族媒体也不甘示弱,纷纷开通了网络版。
第一,新型朝鲜族网站。
新兴朝鲜族网站可以分为综合网站和专业网站,综合网站是新闻,娱乐,博客,检索等进行多种服务的网站,包括潮歌网、moyiza、gayaha、延边风采、延边通报等等。专业网站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服务的网站,例如,音乐网站、游戏网站、视频网站、文学网站等等。还有交友网站,包括,辽东文学,阿里郎net,朝鲜族文学馆,连友,这些网站产出了多种community集体,扩大了朝鲜族之间的关系网。
第二,传统朝鲜族媒体的网络版。
传统朝鲜族媒体网络版有,延边日报网络版、吉林朝鲜文报网络版、黑龙江朝文报网络版、Internet辽宁新闻②等等。没有了空间的限制,传统朝鲜族媒体,不但确保了原有的读者,还扩大了其影响力,现在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报纸,而是全世界都也已接触到的新闻形式。其中黑龙江朝文报网络版还开通了手机报,强调了移动性和实效性,方便用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SNS的发展,朝鲜族网络媒体也将逐步呈现移动化、高清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改革开放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朝鲜族人分散到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的沿海城市居住,但是朝鲜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受到影响。虽然在物理上的时空中相互远离着,但是通过网络能在想象的空间中相互联系着,进而会形成了新形式的民族共同体。朝鲜族网站是朝鲜族人交流感情、交流文化、传播消息的枢纽,方便全世界的朝鲜族同胞之间的沟通,使朝鲜族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加深彼此的纽带。虽然互相存在于不同的时空间,但是通过朝鲜族这三个字聚集在一起,通过相互的活动,记事,传统饮食,形成相互的共感带,可以在网络中形成新的朝鲜族共同体并且维持下去。
本论文分析试图考察了形成朝鲜族共同体的条件和现象。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重点放在网络媒体的技术特征,朝鲜族成员之间网络交流的实际事例等等,研究朝鲜族网站对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注 释:
①姜栽植.中国朝鲜族社会研究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②崔相哲.中国朝鲜族新闻出版研究 [M].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7.
[1]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 [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
[2]崔相哲.中国朝鲜族新闻出版研究 [M].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7.
[3]Benedict R.O’G.Anderson.?Imagined Communities?,1983.[M]吴睿又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姜栽植.中国朝鲜族社会研究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5]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共同体与社会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态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7]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8]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G127
A
1008-7508(2012)05-0100-03
2012-03-30
崔香丹 (1979~),女,吉林图们人,延边大学新闻专业讲师,现攻读韩国朝鲜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