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欢欢
(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葫芦岛 121013)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制约因素
任欢欢
(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葫芦岛 121013)
自主学习在引入外语教学后得到了外语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国内受到很多制约。本文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制约因素。制约内因:学习者对语言的认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对教师和学校的依赖;制约外因:教师教学方法与角色、学校的教学导向与设施以及社会文化。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制约因素
自主学习在引入到外语教学后得到了外语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大学生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大学英语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生的这一转移,意味着教师必须深化学习者主体研究,把握学习者认知心理规律,创造促进性环境,从而实现学习者自主。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本文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讨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制约因素,为今后英语自主学习的个体和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自主学习源于教育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由Hole于1981年引入到语言教学领域,他把“学习者自主”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内容进度,选择方法技巧,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随后,Little(1991)对自主学习有了新的界定,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一种决策和一种独立行动的能力”。Benson(2001)把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政治概念来描述,提出了自主学习是“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此控制包括三个层面:对学习管理的控制,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和对学习内容的控制。庞维国 (2001)把实现自主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归纳为四“学”,即基于一定心理发展水平的“能学”;基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想学”;基于一定学习策略的“会学”;基于意志控制的“坚持学”。尽管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是笔者认为人们对自主学习的理解普遍涵盖了以下特征: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能动性、递进性、自控性、高效性、反思性。教师需要把握好自主学习的这些特征,确保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行之有效地进行。
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错误理解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长期应试教育,学生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持有片面的认识。他们认为英语语言仅仅是语法加词汇,英语学习是对词汇量和语法的简单积累。学生习惯采取重读写,轻听说,或重形式、重知识、轻意义和运用的学习策略。事实上,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随着语言交际理论的日益兴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才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这不但体现在读写上,更体现在听说上。学生只有注重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面试和工作场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Gardner和Lamber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区有着真正的或某种特殊的兴趣,希望能用目的语与社区成员进行交流,最后参与或完全融入目的语社区。后者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或能够阅读目的语国家的新信息和文献资料等而学习某种外语。显然,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属于工具性动机,他们迫于升学、毕业、工作的压力而学习英语,而不是为了融入英语文化而学习。如果真的给学生以选择权,很多学生不会选择学英语。工具型动机带有极强的功利色彩,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能产生长期的学习效果。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有效学习策略的使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同辈,都没有提供学生者学习策略,来解决学生在即时学习情景中遇到的问题。O’Malley和Chamot(1990)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对学习过程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及评估;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关;社会情感策略的目的在于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学生对潜在的学习策略种类了解甚少,他们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策略来更好地学习。学生缺乏策略还体现在学习计划性和自我监控度低,很少或甚至不向教师和同伴求助,极少与同伴合作,使用互联网学习的频度较低等。学习策略知识的缺乏限制了学习者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最终制约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十分严重。在学生眼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是毋庸置疑和理所应当的事情。事实上,教师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要独立,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正如,Littlewood(1996)把自主学习分为前摄自主学习和后摄自主学习,即前者是指学生独立地参与学习各环节的决策,后者指学生只在教师指导下行使自主权。学生的自主权要在教师指导和不指导的情况下都要发挥作用。另外,学生不要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存有依赖心理,学校是创造学生学习环境的场所,它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只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摆脱对教师和学校的依赖,他们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实现,不然本末倒置,失去自主学习的意义。
教师传统的说教方法限制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虽然自主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但是仍然有些老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不足。即便认识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学方向的转变。事实上,一些教师尝试了某种程度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成功的可供传授的自主教学经验十分有限。教师不能很好地达到自主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限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师只是瞄住期末成绩,或者四六级考试,而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对学业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或者对学习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认可。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这种新的评价方式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甚至在某些课堂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学生的个体发展出现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在教师角色上,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权威的象征,是知识,分数,方法的权威,或者认为教师的权威性是传统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保证。这种教师角色的定位抑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问,思考与质疑,进而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英语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必须承担新的角色,如学习激发者、促进者、合作者、资源提供者、顾问等。如果教师不更正自己的角色,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将会受到限制。
学校是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利,同样也会限制学习者自主性。
首先,学校为了节省教学成本,把大学英语教学的班型设置为大课堂。大课堂授课影响了个性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不能从学生差异着手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小课堂里,尽管没有真实的交际环境,但是英语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设法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大课堂使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行适当评价或反馈,迫使教师只能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另外,学校给予教师的教师自主空间很小。外语教师在教学自主方面的困境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困境一样由来已久。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大量的人力,财力投于“备考”之中,或者为了追求丰厚的科研成果,学校重学术,轻教学,使得教师很难将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到底。教育管理者还用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科层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丧失创造性。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外语教师在教学各环节自主空间很小,限制了教师赋予学生更多权利。
再有,学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贫乏。有限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学习环境周围没有配备较为普及的网络教学资源中心、图书馆的馆藏量和相关书籍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课室的现代化程度较低。虽然这些条件并非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然而它们的存在会对个体学习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习者自主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会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自主学习的进程。中国文化在下面几个方面制约了中国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中国社会文化重权威、轻个性。在社会中,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念强,缺乏平等、民主的氛围。由于这种交往方式注入了学校行政权力话语,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坦诚的、探讨式的教师讨论很难产生。
中国社会文化重经验、轻创新。由于不注重追求个性的自由与发展,社会很容易缺乏个人奋斗、创新的精神,不敢迎接挑战。学生在处理学习问题时,如果不能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很容易挫败。
中国社会文化重记忆、轻交流。中国文化的中庸思维方式倾向听天由命,不愿也不善于自我表现和人际交往,性格内敛,这使学生不愿“站出来”,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或提出问题。
中国社会文化重结果、轻过程。中国文化中实用主义、功利思想严重。社会与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重考试,轻能力。在这种影响下,学生很难注重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本文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改变学习者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认识,增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丰富学习者学习策略,使学生摆脱对教师和学校的依赖来解决内因,并且通过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与角色,优化学校的教学导向与基础设施,摆脱社会文化的束缚来解决外因,进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1]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1981.
[2]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M].Dublin:Authentik,1991.
[3]Benson,P.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of learner autonomy[A].In P.Benson and P.Voller(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Longman, 1997.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1(5):78-83.
[5]Gardner,R.W.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 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6]O’Malley,J.M.&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5-30.
[7]Littlewood W.Autonom y: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24(4):427-435.
H319
A
1008-7508(2012)05-0049-03
2012-03-28
任欢欢 (1983~),女,辽宁葫芦岛人,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外语自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