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2012-04-18 10:41方福德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五心医者社科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北京 100005)

高等医学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接受了全程医学教育后,大部分受教育者会去当医生,小部分则去从事科研或别的工作。由于当医生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故在其接受医学教育之前,必须先学习必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做好知识储备,为学习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学习阶段就是医学预科阶段。这也是医学教育中有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人命关天啊!所以,培养一个医生不仅花时间(年限长),还有极严格的要求——严进严出,精英教育,实在不容易。这是就医学教育的特点而言。

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首先是为本国民众服务,为本国培养优秀的医生和医学专家。这里有一个如何符合国情民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问题需要解决好。我国的国情是什么?在现阶段,基本上来说就是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缺乏,“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尚“缺医少药”。由此及其他原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也不可小觑。对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如何适应国情民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或理念?笔者认为,概而括之,我国以培养医生为主的医学教育应办成“五高”、“五心”模式。“五高”即高门槛、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高觉悟。 “五心”即有爱心、有耐心、有同情心、有善心、有怜悯心。通过“五高”教育,使医学生在业务能力上得到连续性、综合性和职业化培养和锤炼,成为学问过硬、医术高超的一专多能医生。通过“五心”教育,使医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格上得到良好塑造,成为民众贴心的医生,真正体现“医者仁术”、“医者仁心”的精神境界。

如何才能让我国的医学教育做到“五高”、“五心”呢?策略、途径和方法可能有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笔者之见,我们应尊重医学教育规律,脚踏实地,从学制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与质量控制体系及管理体制等等方面进行改革,舍此别无他途。

纵观世界先进国家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基于卫生体系需求的医学教育的理念渐成共识。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医生,就培养什么样的医生。毫无疑问,具有“五高”、“五心”的医生就是民众和社会需要的医生。当然,在培养中国医生和医学专家的过程中,也不排除借鉴外国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体制和做法,尽量吸取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为我所用。

为了配合医学教育改革,本刊一直以来重视对国内外该领域动态和进展的关切,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得到了读者热烈的响应。本期我们又约请中南大学医学院陶立坚院长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社科系张新庆教授分别就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和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等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的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五心医者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独“数”一帜,五心并至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社区治理——鄠邑区推行“五心工作法”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