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竹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①
夏 竹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学记》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提出的启发引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在提倡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正需要《学记》中朴素而中肯的教育思想来引导中学语文教学。
《学记》;教育思想;语文教学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用短小精辟的语言概括了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原则、方法等进行了拓展。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而这篇作品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所提出的朴素的教育思想仍对我们今天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循着先人的思想足迹,应用他们朴素的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当下的教学现状,力图让中学语文教学散发出新的活力。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意思是说,与其给人一筐鱼解一时之饥,不如教给人钓鱼的方法。教学也是如此,比起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1](P74)这句话对语文教学而言最具启发性,因为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较大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对某一问题或作品的解读也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很难用精确和唯一的答案去应付学生理解的多样性。《学记》中灵活教学的观点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让自己的观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尽情挥洒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去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本质和真谛。例如在讲初中一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老师不宜将作品所反映的内涵和个人的理解过多地强加于学生,变成冗长的道德说教,而应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文章的内涵,鼓励并允许他们有多元化的解读,然后再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这一点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先生的思想接近,即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观念强加行为,他也同样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而非控制他们的思维:“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2](P358)
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不要让他们进行强制性学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学生作业中出现错别字或者不能背诵课文中的句子,有的语文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便想办法惩罚学生,比如抄写课文,或者放学后单独留下直至其背诵准确为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强制学生学习,让他们达到教学大纲对学生所应掌握内容的基本要求。或许这些老师认为,通过反复的抄写,学生一定会对词、句有更深刻的印象,下次再考查时他们就可以顺利过关。殊不知这样的抄写只是机械地重复,并没有使学生用心去思考为何写错,这些知识也只能成为短时记忆,而非长时记忆储存在他们的脑海中,时间久了他们仍然会忘记那些词句,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点。更严重的是,学生即便通过强制性学习记住了语文课本中的字句,但与真正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是存在较大的距离,往往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可见,如果学习变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惩罚而不是鼓励,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只有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自觉地钻研和把握知识的内涵,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和育人初衷。
此外,不要在学生还未思考之前就告诉他们结论或答案,也就是“开而弗达”所说的启发而不包办的原则。一堂愉快生动的语文课需要师生之间融洽的互动,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语文教学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追寻一个标准答案,“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语文课本或具体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常态,没有必要千篇一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道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P415)这是中外教育史上“教学相长”思想的首次提出,这对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知识结构大有裨益。
《学记》中“教”和“学”互为辩证的关系,“教”和“学”并不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其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担负了“教”和“学”的双重任务。教师要想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坚持学习,坚持从各方面完善自己。而学生,常常在无意间已经成为了“老师”,他们有时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新颖而不失道理的观点,从而给老师的“教”以新的启发;而且他们或深或浅的提问更是让老师从另一个侧面重新审视自己。有的中学语文老师因回答不出学生对某些基础知识的提问而敷衍学生说:“这个很简单嘛,还需要讲吗,自己回去查。”或者遇到一些较难的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方式,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是,不仅打击了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的积极性,教师的自我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不耻下问”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耳濡目染,为什么当自己走上了教师岗位,却因那可笑的自尊心而放下了前进的脚步呢?正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点,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不够全面,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加潜心地研究,正是通过教学感到了困惑所以才能更严格要求自己,唯有谦虚和努力,才能使自己进步。教师如果想给学生一碗水,那么教师至少自己得拥有一桶水,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想要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那么自身必须具备优良的教学水平和广阔的知识面。如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依靠勤奋学习来弥补。如果老师在面对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时,首先要诚恳地向学生说明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但课后会查阅相关资料,等下次与学生见面时为他们做详细的解答。这样就实现了《学记》中所谓“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不仅教师为了解决学生的提问而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且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满意的回答。
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一个人如果学会了什么事情,要想使他记住,要想鼓励他前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他教给别人。”[4](P156)教师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又对自我进行反思,加倍努力学习以改进教学,而“教”和“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早在孔子时就已问世,而《学记》对其做出了更详细的补充:“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5](P78)
因为每个人生而不同,故在个性、思维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也会不一样。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艺术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展现的,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把握他们每个人的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补救他们不足的同时发展他们的长处。特别是对待语文成绩暂时相对落后的学生时,如何有效地采取措施使他们在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而学生认知风格的形成、能力水平的发挥离不开学习动机的作用。每个孩子都渴望自信与优秀,但如果教师、家长没有给予其正确的引导鼓励,总是一味地打击成绩落后的孩子,那么他们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就处于消极的状态。应该首先告诉他们,语文成绩的好坏并不等同于语文能力的高低。或许他们当中有的活泼好动极具表演天赋,有的胸中有墨擅长自我创作,有的聪明灵巧常有奇思妙想……而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他们,多给他们自我展示与锻炼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参加课本剧表演、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找回自信,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语文学习中。
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因势利导,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发挥自己特长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同时也鼓励他们弥补自己的缺点,唯有这样,才能“长善而救其失”,促进他们语文学习的全面进步。
语文学科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它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或陶冶文化情操的教育,更是关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古代“文以载道”的说法充分体现了道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当今社会,青少年道德缺失走上犯罪的问题备受关注,这无疑也是在向社会、学校、家庭敲警钟。如何完善教育让孩子不误入歧途,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学记》中提到教学成功的经验之一是“禁于未发”,即在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对他们有正确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多种途径地渗透德育教育: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分析优秀作品的内涵,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作者用真挚朴素的语言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可让同学们描述他们眼中最难忘的父亲的背影,巧妙地融入了亲情这个主题的教学;二是在语文课外互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如开展“感恩生命”的主题演讲比赛;“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比赛等等;三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孩子们爱去模仿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甚至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他们学会运用他们的心灵以前,就学会了模仿。所谓‘榜样’,我的意思是兼活的榜样和书本上的榜样,事实上活的榜样更重要,因为它们所产生的印象更强烈。”[6](P168)而教师就是学生身旁的活榜样,教师的思想、行为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7](P81)能“使人继其志”的教师一定是富有人格魅力的,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模仿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个人的素质与修养。
[1]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Dewey,J.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58.
[3]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Locke,J.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5]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G632
A
1007-9882(2012)01-0161-02
2011-10-18
夏竹(1988-),女,重庆市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田丽华]